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噬菌体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及鉴定MUC1抗原的模拟表位。方法利用纯化获得的BC2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通过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及氨基酸分析,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经3轮筛选,获得了30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鉴定结果表明:4个噬菌体展示肽克隆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所得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模拟MUC1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2.
MUC1抗原的表位预测及模拟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清浩  王祥卫  金燕  张立新 《重庆医学》2005,34(5):686-688,693
目的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从噬菌体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及鉴定MUC1抗原的模拟位.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UC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溶剂可及性及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MUC1的抗原表位.利用纯化获得的BC2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结果MUC1存在有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10,24-54,65-77,84-91,108-134,140-156,159-174,179-196,199-210,220-233,237-265,270-299,316-337,351-362,369-396,411-420,445-502.经3轮筛选,获得了30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 4个噬菌体展示肽克隆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MUC1结构和功能、选择表达新型MUC1分子奠定了基础.所得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模拟MUC1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保护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位,探讨其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抗体IgC作配体筛选噬菌体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过程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单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检测;用混和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3次,攻击感染45d后剖杀冲虫,计算虫数及肝卵数。结果 经三轮筛选,特异性噬菌体得到富集,挑取11个噬菌体克隆经Dot-ELISA鉴定,均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免疫血清呈特异性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混和噬体克隆免疫小鼠的减虫率为18.79%,减卵率为38.00%。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位,这些表位能诱导对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4.
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UC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溶剂可及性及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MUC1的抗原表位.结果MUC1存在有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10,24-54,65-77,84-91,108-134,140-156,159-174,179-196,199-210,220-233,237-265,270-299,316-337,351-362,369-396,411-420,445-502.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MUC1结构和功能、构建MUC1突变体和选择表达新型MUC1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旋毛虫抗原模拟表位抗原的筛选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旋毛虫抗原模拟表位的抗原性及其序列。方法 利用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Ts-Ig)筛选噬菌体12肽库,以旋毛虫幼虫抗原(TsA)为对照,通过ELISA鉴定筛选所获抗原模拟表位(T1-T6)的抗原性,同时检测这些模拟抗原的DNA序列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 T1-T6灵敏性及特异性与TsA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T3,T6与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高于TsA(P<0.05),T6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亦高于TsA(P<0.05)。T1-T6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同源性,其末端三个氨基酸残基均相同,依次为:苯丙氨酸(F),天冬酰胺(N),脯氨酸(P)。结论 筛选噬菌体12肽库获得的旋毛虫抗原模拟表位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旋毛虫病诊断抗原,而F,N,P三个氨基酸残基可能与其较好的抗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MUC1抗原的模拟表位,构建MUC1模拟表位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生物淘洗、基因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比较,筛选出模拟表位,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1b( ),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抗原性.结果筛选到的模拟表位与MUC1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较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蛋白在BL21(DE3)plysS中得到诱导表达,纯化的目的蛋白在SDS-PAGE上呈现特异的单一条带,Western印迹也检测到目的蛋白特异条带.结论筛选到了MUC1的模拟表位,成功表达和纯化了MUC1模拟表位蛋白,为研究其在肿瘤疫苗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噬菌体12肽库中筛选华支睾吸虫模拟抗原表位。方法应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亲和筛选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IgG,经过3轮的淘筛,随机挑取蓝色噬菌斑进行扩增,以ELISA检测其免疫活性,挑选免疫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及免疫学鉴定。结果8个阳性克隆测得6个DNA序列,Western-bloting显示6个单克隆噬菌体均可与华支睾吸虫患者血清反应,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有3个克隆可被华支睾吸虫患者血清识别。结论应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可以获得华支睾吸虫模拟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噬菌体7肽库中筛选泡球蚴Em18抗原模拟表位,为研究和开发新的包虫病诊断抗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纯化后的rEm18-GST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rEm18-GST的多克隆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Em18多克隆抗体IgG,以之作为靶分子,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经过5轮的淘筛过程,随机挑取9个蓝色噬菌斑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并与Em18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经5轮筛选后,阳性克隆得到富集,9个噬菌体克隆的氨基酸序列与Em18无同源性.结论:所得肽段可能是Em18抗原模拟表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噬菌体肽库筛选胃癌相关抗原模拟表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噬菌体递呈随机肽库筛选技术,进行胃癌相关抗原MG7Ag模拟表位的研究,方法 应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小鼠腹水中纯化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G7Ab,细胞ELISA方法检测其活性,以MG7mAb作为筛选分子,生物淘洗噬菌体递呈随机7肽库,经3次淘洗后将筛选所得的噬菌体克隆进行DNA测序,递呈随机7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对阳性噬菌体进行递呈肽氨基酸序理分析,获得一侯选模拟表位(KPHXHX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针对HSV-2gD的单克隆抗体(McAb)从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中筛选HSV-2gD基因的抗原模拟表位,寻找更有效的小片段短肽作为HS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方法利用HSV gD McAb淘筛噬菌体随机12肽库,经“吸附-洗脱-扩增”的4轮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鉴定,并对阳性克隆所携带的外源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结果经4轮生物淘筛后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得到了富集,对阳性克隆的分析结果表明P-PLW和PYH--H氨基酸序列是模拟妒基因抗原表住的骨架结构,携有此短肽的噬菌体可以与McAb特异结合。结论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到的外源序列可以模拟HSV-2 gD McAb针对的抗原表位,可能是HSV-2gD一个抗原表住的替代抗原,为进一步研究HSV-2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清浩  王祥卫  金燕  张立新 《重庆医学》2005,34(10):1480-1482,1484
目的研究模拟表位TAPDLRP的噬菌体展示肽的免疫原性.方法用我们筛选获得的展示MUC1抗原模拟表位的噬茵体阳性克隆免疫小鼠.以最大OD450值之纯化血清做为一抗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3次免疫小鼠后,血清(1:1000)中能检测到较强的MUC1抗体阳性.纯化血清可识别MUC1蛋白.噬菌体展示肽表位可在无佐荆存在情况下,大大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噬茵体是一种较好的生物载体.该模拟抗原免疫小鼠后能激发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预测金葡菌疫苗候选分子SirH的B细胞抗原表位.用PCR方法从金葡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irH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irH,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通过与GenBank中登录的金葡菌sirH基因序列的比对,获得此临床分离株sirH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irH蛋白的二级结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参数.综合各参数预测结果,SirH蛋白N-端第49 57、62-75、83-123、128-162、194-208、242-252、334-350、401-415、452-543、550-564、573-622区段很有可能存在B细胞抗原表位.SirH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为后续表达SirH主要抗原表位和研究其免疫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携带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2B亚基抗原表位的表达载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在获得NMDAR2B(NR2B)抗原模拟表位碱基序列TCGCATCCGCCTGTGATGCCTTGGCC-TACTTCGACT的基础上,设计两条含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双酶切位点的互补引物,应用PCR技术合成该表位,与表达载体pDC515重组为pDC515/nr2b,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证实pDC515/nr2b含有NR2B抗原模拟表位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NR2B模拟抗原表位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NR2B抗原表位的DNA疫苗及其镇痛效应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UC1、MUC2及MUC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MUC1、MUC2、MUC3的表达。结果:MUC1、MUC2、MUC3在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7%、100%、100%,MUC1、MUC2、MUC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0.0%、53.3%。黏蛋白MU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黏蛋白MUC2和MUC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黏蛋白MUC1的表达上调和MUC2、MUC3的表达下调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黏蛋白MUC1、MUC2、MUC3可成为大肠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