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drugreaction,ADR)是指在药物的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对人体有害或意外的反应。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导致的。住院病人中ADR发生率为10~20%;有5%的住院病人因ADR入院,因ADR死亡者占死亡病人的0.24~2.9%。如按上述发生率估算,我国每年即会有500~1000万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严重反应而入院的患者可达25~50万人。药物不良反应仍是严峻话题。  相似文献   

2.
选择 1997年度全年住院死亡病例共 2 15例 ,逐例审查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及死因分析记录、按药物不良反应定义及判定标准 ,确定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死亡的影响 ,本文仅统计造成直接死因或严重影响病情 ,加速死亡的药物不良反应。1 临床资料1 1 发生率 全院 1997年住院死亡 2 15例 ,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直接影响病人死亡者 18例 ,发生率为 8 37%。18例中 ,年龄 <45岁仅 2例占 11 1%、45~5 9岁 (老年前期 ) 8例、≥ 6 0岁 (老年期 ) 8例 ,老年前期加老年期共 16例占 88 9%。1 2 药物反应情况 ①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反应各 1例 ,因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报道的有关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并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物品种数居首位(占33.85%),中成药次之(占21.54%);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品种数也是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占62.50%);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3.85%;发生时间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多见,占74.36%;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把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备齐抢救设备,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克林霉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不良反应报表数据库,对2007年11月12日—2010年2月21日我院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例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和(或)器官损害、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等。结果:我院克林霉素注射剂主要用于18岁以上成人抗感染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构成比为79.41%。尚无严重的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构成比为29.41%。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以防范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安乃近不良反应及急性中毒事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安乃近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为安乃近的临床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医药部分)及Medline有关安乃近不良反应文献题录,检索1986-2001年国内外医药学术期刊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服用安乃近致不良反应的92名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98例次。其中泌尿系统损害56例次,占57.1%;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17例次,占17.3%;过敏反应11例次,占11.2%;皮肤损害9例次,占9.2%;消化系统损害5例次,占5.1%。92名患者中因过敏性休克、暴发性紫癜等严重反应致死15例,占16.3%。此外,有3名患者因超大剂量服用安乃近而造成毒性反应。结论:安乃近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以泌尿系统损害最为多见。因为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导致死亡的发生频率高,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受医院销售药物品种快速增加、引进新特药品种增多、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的影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相应增加。国内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因ADR导致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高于欧洲发达国家。我国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如龙胆泻肝丸、鱼腥草注射液、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内文献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探讨国内应用上述3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1994年~2005年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检索获得。结果:文献表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多见;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可致少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死亡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0.66%、占用药病例数的0.17%。结论:临床用药不可忽视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存在,应重视用药后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保障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院内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相关患者的一般资料、怀疑药品类型、联用药物、累及器官和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及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2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68例,女性124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64.38%;药品类型以细胞毒类(25.13%)为主,其次为抗代谢类(22.01%);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例次排名前5的药物均为传统抗肿瘤药;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以血液系统(40.91%)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20.33%);报告类型以已知严重(60.96%)为主。结论:传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同时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二者均应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以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药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年来我院住院患儿中,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西地兰治疗的PSVT病人共58例,比较各种药物的复律时间、成功率覆不盘反应。结果:ATP复律时间3~30s,成功率为86.67%.不盘反应发生率63.33%;心律平复律时间5—30min,成功率73.68%,不盘反应发生率15.78%;西地兰复律时间20min-5h.成功率59.09%,不良反应发生率4.54%。结论: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VT,复律应首选ATP,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且消失快;心律平疗效好且不盘反应少,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明显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高且程度严重,与ADR有关的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者约占50%。老年患者ADR受累器官以胃肠道最为常见,其次是血液和肝胆系统。药物性肝损伤(DILI)为严重ADR。老年人常因多种基础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服用多种药物而增加DIL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毒副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加四氢叶酸钙(CF)解救的方案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毒副作用。方法: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了40例次的HDMTX-GF的治疗,对用药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血尿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等和患儿的一般反应,皮肝粘膜损害、心脏毒性、肝肾损害、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骨髓抑制发生率72.5%,持续时间3-13d;肝功能损害37.5%,但均较轻;恶心、呕吐30.0%;皮疹的5.0%;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谱异常为12.5%和17.5%;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死亡。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加四氢叶酸钙治疗儿童白血病时,毒副作用较为常见,大多可耐受;个别可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故应注意患儿个体差异,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药浓度,防止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并根据血药浓度进行适当的四氢叶酸钙解救,避免过度解救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下半年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627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627例ADR报告中一般不良反应450例,(占比71.77%),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177例(占比28.23%),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男性359例(占比57.26%),女性268例(占比42.74%),各年龄段的男性ADR发生率均高于女性ADR发生率; 60岁以上老人有260例,占41.47%,占比最大;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573例,占比91.39%),其次是静脉注射(17例,占比2.71%)和口服(15例,占比2.39%);以消化系统损害(212例,33.81%)最为常见;抗感染药物引起179例ADR,占比28.55%;其次是维生素、电解质和营养药物类,引起106例ADR,占比16.91%;引起ADR例数排名第三的是神经系统用药,引起103例ADR,占比16.43%;中成药引起的ADR(77例,占比12.28%)亦不能忽视。结论 ADR大多是药品的固有属性的延伸, 无法避免。提高ADR系统监测性能,保证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医药护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150例阿奇霉素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一样,静脉给药98例(占65.33%),口服给药52例(占34.6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不同发生率也不一样,女性95例(占63.33%),男性55例(占36.6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以胃肠反应为最常见60例(占40%),过敏反应57例(占38%),神经系统损害24例(占16%),静脉炎9例(占6%)。结论:科学合理使用阿奇霉素,严格掌握药物浓度,控制药物滴注速度,是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含醇辅料药品在ICU内联合抗菌药物用药使用导致双硫仑不良反应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用的1674种西药说明书和181种中成药说明书汇总含醇辅料药物信息;另收集本院2021年1月—12月ICU出院病历资料共374份,统计含醇辅料药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855份说明书中有37份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乙醇信息。在全年374份ICU出院病历中,使用含醇药物的病例共计103份(27.54%);其中涉及与抗菌药物联用的病例有54份(52.43%);因联合用药导致双硫仑不良反应的病例有9份(16.67%);9份病例中,药物重叠当天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例,药物重叠后第2天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有8例使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有1例为喹诺酮类类药物。结论:含醇辅料药物在临床使用频繁,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对含醇辅料信息标注不明确和不统一,不利于临床用药安全与联合用药指导。在ICU中,含醇辅料药品使用广泛,与可能发生双硫仑反应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也较多,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DAAI)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例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男16例,女8例;2例有药物过敏史,1例有哮喘病史;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过敏性休克占比最高(19例,79.2%),且全部发生在用药后30 min以内。24例中2例老年患者(60岁和84岁)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DAAI的不良反应,尤其对过敏性休克这种致命不良反应更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内甘露醇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征,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文献计量学方法、药物流行病学方法,调查8年国内甘露醇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甘露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1719/25499);3692例甘露醇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占54.52%(2013/3692);女性占42.31%(1562/3692)、性别资料不详3.17%(117/3692);不良反应类别主要为肾功能损害占46.18%(1705/3692)、肾功能衰竭占35.70%(1318/3692)、静脉损伤及静脉炎占3.98%(147/3692)、局部血管痉挛占2.90%(107/3692)、神经系统反应占2.63%(97/3692)、代谢紊乱占2.08%(77/3692);这些病例的原发病主要为脑出血占43.69%(1613/3692)、脑损伤占16.06%(593/3692)、脑梗死占14.25%(526/3692)、其他颅内疾病占8.07%(298/3692)、颅内肿瘤占4.47%(165/3692)。  相似文献   

17.
高晨  曹凯风 《天坛药讯》2005,17(3):22-2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北京天坛医院)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6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神经系统药物。合并用药占22.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心血管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继续加强对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我院1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164例上报的ADR报告从年龄分布、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ADR的发生率较高,占37.8%(62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27.44%(45例);静脉给药是引发的ADR的主要途径,占88.42%(145例);ADR临床反应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占43.90%。结论:要加强ADR监控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晓霞 《中国药房》2013,(18):1699-1701
目的:总结小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提高医护人员对小儿ADR的认识。方法:调查我院368例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用药情况,分析患儿发生ADR的相关因素、ADR的治疗及转归,对ADR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及分类统计。结果:我院儿科患儿ADR发生率比成人高,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6.15%),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69.23%),ADR以消化系统反应最常见(占67.74%),冬季是儿科ADR的高发季节(占21.70%),单一用药发生ADR几率低于联合用药。结论:医院应加强儿童用药的监管。医师应严格按适应证用药,注意儿童用药剂量个体化,重视儿童ADR监测,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不良反应108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芬 《中国医药》2014,(3):418-420
目的 了解本院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10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报告中,51~60岁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29.6%(32/108);静脉滴注最易导致不良反应,占66.7%(76例),其次为口服给药,占22.2%(2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9.5%;不良反应发生在1 d以内者89例,占82.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艾迪注射液(9.3%)、丹红注射液(5.6%)、生脉注射液(4.6%).中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茴三硫胶囊(6.5%)、先声咳喘宁(5.6%)、舒肝宁(3.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72例,占66.7%)和口服给药(24例,占22.2%)为主.10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治愈40例,好转67例,无死亡病例,1例严重不良反应留有后遗症.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辨证看待中药不良反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