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田痣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先天性皮肤色素性疾病,现代治疗一般采用1064、755、532nm波长为多,选择能量应根据不同病例的疾病物点及治疗耐受程度进行相应调整。自1999年4月以来,我们采用调Q开关Nd:YAG染料。700nm激光,设定单一能量密度,治疗2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1 064 nm联合532 nm双波长交替治疗太田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91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激光治疗方案分为长波组(n=287,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和交替组(n=304,Q开关Nd∶YAG激光1 064 nm联合532 nm双波长交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次数,总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scarscale,VSS)比较两组皮损情况,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和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结果:交替组和长波组患者美容总有效率分别为97.70%和96.17%(P>0.05)。两组总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总治疗时间短于长波组(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交替组不同时间点VSS评分均低于长波组,存在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P<0.05)... 相似文献
3.
太田痣又名“眼上颚褐青色痣”,是皮肤科常见疾病,该病在日本发病率较高,约0.3%~1.0%,主要是皮肤的真皮层内有过多特殊的黑素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于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和532nm)治疗太田痣患者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观察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棕黑色黑眼圈的效果。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杭州整形医院激光科治疗黑眼圈患者89例,其中女68例,男21例,年龄26~55岁。89例患者给予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脉宽300 μs,光斑直径8 mm,能量密度800~1 200 m J/c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汉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elasmaareaseverityindex,MASI)评分,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SI评分均降低(治疗3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1个月),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2、3个月的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88%)低于对照组(19.52%),观察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8.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Q1064nm激光和调Q755nm激光治疗婴幼儿太田痣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太田痣婴幼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调Q翠绿宝石755nm激光治疗,研究组应用调Q1 064nm激光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婴幼儿太田痣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次数以及不同皮损颜色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蓝色、褐色皮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太田痣的治疗过程中,调Q1 064nm激光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11年3月笔者科室运用Q开关激光仪治疗1496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96例太田痣经4~10次治疗,痊愈1311例,显效132例,有效53例,总有效率为100%。12例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治疗次数与疗效成正比相关,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 相似文献
14.
15.
雀斑是面部常见的有碍美容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随着医学的发展,其治疗方法逐渐完善,我科自2003年12月份以来,运用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雀斑3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雀斑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男58例,女242例;年龄12~53岁;病程4个月~47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调Q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或单纯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学院)整形外科就诊的84例黄褐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单纯果酸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10次,为2个疗程)。观察组(40例)给予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将根据患者的皮肤状况穿插进行于果酸治疗期间(每4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全部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进行疗效统计,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AS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ASI评分下降率(41.23±12.34)%高于对照组(26.19±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5%和45.45%)以及患者满意率(65%和40.9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产生的刺痛、瘙痒和结痂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后消失,无导致...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美容医学》2017,(4)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的105例患者均使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其中治疗组53例加用中药面膜外敷,对照组52例单纯1 064nm激光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及色素沉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随访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79%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色素沉着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用调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2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真皮胶原增生和皮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BiP/GRP78)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嫩肤治疗中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Wistar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平均分成2部分,一部分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的大鼠皮肤共4次,每次间隔2d(实验组);另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未照射组).取照射后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其真皮厚度;并用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取照射后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iP/GRP78的表达.羟脯氨酸含量和真皮厚度使用t检验,免疫组化使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激光照射第14和30天的大鼠皮肤真皮厚度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9.6%和16.7%,胶原纤维束增粗、密集,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BiP/GRP78在激光照射后表达率为100%,较未照射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6,P<0.01).结论 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大鼠皮肤,引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促进蛋白质正确折叠、合成,真皮胶原纤维增粗密集,从而达到非剥脱性嫩肤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