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在初诊未治前、缓解1个月后、缓解6个月后和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并且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AL初诊未治组(30.95±6.32)nmol/L,AL缓解1个月组(51.32±14.62) nmol/L,AL缓解6个月组(40.13±9.92)nmol/L;ALL初诊未治组(30.51±13.81)nmol/L,ALL缓解1个月组(61.11±18.93)nmol/L,ALL缓解6个月组(44.43±12.60)nmol/L;AML初诊未治组(31.44±7.13)nmol/L,AML缓解1个月组(41.24±10.29)nmol/L,AML缓解6个月组(36.73±9.73)nmol/L;正常对照组(58.71±8.97)nmol/L。方差分析结果:AL、ALL和AML初诊未治疗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L (初诊未治组、缓解1个月组、缓解6月组)和ALL(初诊未治组、缓解1个月组、缓解6个月组)各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L缓解1个月组和ALL缓解1个月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AL和ALL缓解6个月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三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LL与AML初诊未治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L、ALL和AML在化疗过程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都是先上升,之后又有所下降或者停止上升的趋势。结论动态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的治疗阶段的变化能够作为判断病情的发展以及评估治疗后效果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3]的水平与肥胖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为临床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肥胖症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2~6月就诊的78例肥胖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性别等基线情况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3、IL-6、IL-8、IFN-γ、TNF-α。结果:肥胖组儿童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5-(OH)D3水平与BMI Z-Score呈负相关(r=-0.462,P<0.01)。按血清25-(OH)D3水平将患儿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及严重缺乏组,各亚组间血清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6、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BMI有相关性,但与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血清25-羟维生素D3(VD)水平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2014—2016年重庆地区已建立的1212例儿童心血管病队列中随机抽取260例学龄儿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运动情况,完成体格检查,检测血清VD等生化指标,其中168例满足标准纳入研究。根据血清VD四分位数(P25=34.98,P75=45.80)分为血清VD低(<35 nmol/L,42例)、中(35~45 nmol/L,76例)和高组(>45 nmol/L,49例)。运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VD与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代谢综合征的儿童血清VD平均水平分别低于非肥胖、血糖正常、甘油三酯正常、无代谢综合征的儿童(34.9±7.2 vs. 43.4±9.8、 35.8±7.5 vs. 41.0±9.9、35.8±9.5 vs. 41.0±9.7、34.7±7.5 vs. 41.0±9.8 nmol/L),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母乳喂养时间、出身体重、每日锻炼时间、家庭收入、父母教育年数后,血清V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0.289、-0.379、-0.484,P<0.05,血清VD<35 nmol/L的儿童患肥胖、高血糖、高三油甘脂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分别是血清VD>45 nmol/L儿童的14.5(95%CI:4.3~49.6)、4.6(95%CI:1.1~20.5)、4.1(95%CI:1.1~15.8)和6.1(95%CI:1.1~35.9)倍,P<0.05。调整BMI后,血清VD水平与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代谢综合征均无关。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血清VD水平低下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并倡导在儿童期行VD补充。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佝偻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指标调查、检测与分析,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中需注意问题。方法对北京地区2004年2月-2005年8月收治72例年龄为2~24个月的体检和就诊婴幼儿,进行临床症状询问,进行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初步作出有无佝偻病诊断。取血查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部分小儿行左腕X线片检查。结果单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无佝偻病正常组婴幼儿30例,年龄(10.75±6.27)个月;判断为佝偻病者42例,年龄(9.05±5.55)个月。二组血清25-(OH)D、ALP及NBAP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者二组各有1例;较正常值增高者21例。佝偻病组无1例血清钙、磷水平降低,其平均值反而较正常组为高。二组分别有23例及31例行左腕X线摄片检查,无1例异常发现。结论北京地区大多数婴幼儿血清25-(OH)D及钙、磷水平正常。单纯以临床表现判断有无佝偻病时,既存在过度诊断问题,也有漏诊可能;应尽可能对疑诊患儿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避免维生素D应用不足或过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3岁佝偻病患儿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相关性,初步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在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佝偻病患儿)62例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儿童)6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之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比较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1 ng/mL vs 16.1±6.9 ng/mL;P<0.05)。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病例组FF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53% vs 25%),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1,P<0.05),病例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 vs 57%),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1,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有相关性,提示其在佝偻病遗传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44-546]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IgA水平,并行维生素D(VitD)治疗,探讨VitD营养状况与儿童RRI及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RRI患儿60例为病例组。年龄1~6(3.91±2.83)岁;男32例,女28例。将病例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补VitD组30例,均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补VitD组另进行补VitD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到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受检儿童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2份,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IgA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病例组3个月时复查血清25-(OH)D3及IgA水平。病例组儿童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结果1.病例组血清25-(OH)D3及Ig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2.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补VitD组25-(OH)D3及IgA水平升高,常规治疗组和补VitD组RRI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I患儿血清25-(OH)D3及Ig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低水平25-(OH)D3与RRI有关,提示对RRI患儿应重视VitD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5月份苏州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儿童摄入及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月选取苏州城区及郊区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学龄前儿童852名为研究对象, 年龄3~7岁, 其中男454名、 女398名。分为3~4岁、 >4~5岁、 >5~6岁和>6~7岁4组。测定身高和体重, 以体重指数(BMI)评价儿童体型分为超重与非超重组, 肥胖与非肥胖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结果 3~4岁血清25(OH)D高于>4~5岁、 >5~6岁、 >6~7岁3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110.43、 216.54和198.18, P均<0.05); >4~5岁血清25(OH)D高于>5~6岁、>6~7岁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6.11和87.75, P均<0.05)。361例(42.37%)存在血清25(OH)D缺乏, 344例(40.38%)存在血清25(OH)D不足。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3, P>0.05)。超重与非超重儿童血清 25(OH)D 分布分别为 53.97(45.27~66.45) nmol/L和52.64 (42.85~63.80) nmol/L; 而肥胖与非肥胖儿童分别为55.24(47.29~66.56) nmol/L和 52.71(43.11~63.92) nmol/L,组间血清25(OH)D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10和6.73,P均<0.05)。血清25 (OH)D与 BMI 呈正相关 (r = 0.11,P<0.05)。结论 所调查苏州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血清 25(OH)D 总体不足。儿童血清25(OH)D与BMI呈正相关。应加强血清25(OH)D监测,并采取科学措施加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摄入及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的关系,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选取门诊6~14岁初诊哮喘患儿11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6~14岁健康儿童78例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25( OH)D3的含量,检测哮喘患儿呼气峰流速( 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PEF% pred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pred),对观察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对25( OH)D3与PEF% pred、FEV1% pred、FeNO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维生素 D 缺乏、不足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7.78,P ﹤0.01);PEF% pred、FEV1% pred的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而降低(F=28.12、29.56,P均﹤0.05), FeNO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反而升高(F=15.65,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儿童哮喘相关,与哮喘患儿肺功能下降有关,且可增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青少年夏季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关系,以及儿童青少年是否存在PTH进入平台期的血清25OHD拐点值。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于2011年6~8月及2012年6~8月向社会招募4月龄至14岁健康儿童青少年。分为1岁、~3岁、~6岁、~10岁和~14岁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和全段PTH水平。对血清25OHD与PTH水平的关系分别行直线、二次多项式、指数和对数拟合等,计算血清PTH水平进入平台期的血清25OHD阈值。结果共招募632名健康儿童青少年,男童372名,女童260名。1血清25OHD和PTH水平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56.7(42.2,76.4)nmol·L-1和2.5(2.0,3.3)pmol·L-1。2血清25OHD与PTH在除~10岁组外的其余年龄组中均呈负相关。3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能较好反映血清25OHD和PTH之间的曲线关系。回归方程为PTH(pmol·L-1)=4.2698-0.0352·25OHD+0.0002·25OHD2,R2=0.0684。PTH进入平台期时血清25OHD的拐点值为88 nmol·L-1,对应的PTH值为2.72 pmol·L-1。结论 4月龄至14岁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血清25OHD和PTH水平呈负相关,且理想的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为88 nmol·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对照组(73例)、可疑组(45例)和佝偻病组(65例)的血清25(OH)D、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并通过ROC曲线对血清25(OH)D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可疑组和佝偻病组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12±37、83±30和72±31 nmol/L,后两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6.174,P0.05)。可疑组和佝偻病组的维生素D缺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3.346, 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在可疑及确诊佝偻病的患儿中显著降低,可以反映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适用于佝偻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25(OH)D_3水平哮喘患儿中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哮喘的50例患儿为哮喘组,再根据哮喘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不同分为维生素D适当组(n=7)、不足组(n=12)和缺乏组(n=31);另选同期因气道发育畸形或支气管异物住院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25(OH)D_3、Gal-3、TIg E及BALF中Gal-3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中25(OH)D_3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各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计数比较依次为缺乏组不足组适当组对照组(P0.05);哮喘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分别r=-0.683、-0.795及-0.670,P0.05);哮喘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与血清Gal-3、TIg E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分别r=-0.759、-0.875,P0.05)。结论哮喘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25(OH)D_3及Gal-3可能参与了哮喘患儿呼吸道炎性反应,与哮喘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前研究发现B型紫外线照射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 25-(OH)D]水平有剂量-效应关系,并且维生素D与骨代谢相关。该研究探讨经玻璃紫外线照射对大鼠25-(OH)D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不同紫外线暴露方式的动物模型,饲以缺乏维生素D饮料,随机分为避光组,紫外线直接照射160 min组,简称直射组,紫外线经单层玻璃照射160 min组,简称经玻组。每组各10例。21 d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25-(OH) 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骨钙素(osteocalcin, OC)和骨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ICTP)的浓度及骨密度(bone mieral density, BMD)。结果:经玻组骨密度(BMD)为0.036±0.002 g/cm2,显著高于避光组(P<0.01); ICTP浓度0.181±0.067 μg/L,显著低于避光组(P<0.01);PTH、25-(OH)D、BALP及OC浓度分别为3.72±0.38 pg/mL、28.67±1.35 nmol/L、25.03±4.65 μg/mL和0.559±0.067 ng/mL,与避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经玻组BALP和ICTP水平及BMD与直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OC和PTH浓度显著高于直射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直射组(P<0.01)。结论:经单层玻璃的紫外线照射不能显著提高血浆25-(OH)D水平,但可降低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骨转化率升高并提高骨密度,与直接紫外线照射达到相似效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138-141]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评价 0~7 岁儿童维生素 D(VitD)营养状况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门诊因“生长发育缓慢、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就诊的儿童 6 838 人,采用化学发光法法测定血清 25 羟VitD [25-(OH)D] 水平,并同时应用定量超声仪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研究对象血清 25-(OH)D 的水平为34±14 ng/mL,定量超声骨密度 Z 值为 -0.49±0.54。随着年龄增长,25-(OH)D 和骨密度水平逐渐降低,且 VitD缺乏、不足及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逐渐增加(PPP结论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VitD 不足和缺乏的现象较婴幼儿更严重。在一定范围内 VitD 水平和骨密度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者(n=173)和体重正常者(n=200)。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及 SUA。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的 SUA 水平分别为 235±42、285±42 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9±3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P2,SUA 水平增加 5.74 μmol/L。结论 维吾尔族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 SUA 水平明显升高;SUA水平升高,MS 及其组分发生率增加;SUA 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