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液体管理的体会.方法 143例ARDS患者入院后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液体管理主要通过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进行补液或利尿,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n=98)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B组(n=45)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措施,对患者氧合指数、心率、血乳酸、尿量进行密切监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追踪其病死率.结果 两组开始时指标相近,严格液体管理3 d后A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心率减慢,血乳酸下降,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死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ARDS患者根据CVP及平均动脉压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比非限制性液体管理更安全、有效,且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现就我科近四年收治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液体管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143例ARDS患者入院后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液体管理主要通过中心静脉压 (CVP) 及平均动脉压进行补液或利尿,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n=98)采用了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B组(n=45)采用了常规液体复苏措施,对患者氧合指数、心率、血乳酸、尿量进行密切监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追踪其死亡率。结果:两组开始时指标相近,严格液体管理3天后A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心率减慢、血乳酸下降、尿量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A组病死率低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患者根据CVP及平均动脉压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比非限制性液体管理更安全、有效,且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王峰  赵洪东 《吉林医学》2013,(34):7157-7158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严重创伤后ARDS治疗中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O组和CVP组),分别给予PICCO及CVP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观察记录每天液体平衡、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组28天死亡率无差异(P>0.05);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较传统CVP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能够减少容量负荷、减轻肺水肿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P<0.05),且不增加肺外脏器的损伤。结论:PICCO能够更加有效指导限制性液体管理,对于创伤后ARDS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智  曹小平 《四川医学》2006,27(9):927-928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1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早期施行机械通气治疗,监测患者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的变化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PaO2/FiO2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亦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对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紊乱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合指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撤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切开、病死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467-47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根据单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噻托溴铵辅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0d时,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合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_(7 5%))、呼气峰流速值(PEF)、氧合指数(PaO_2/FiO_2)、氧输送(DO_2)、氧摄取率(O_2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氧消耗(V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7(IL-27)、C反应蛋白(C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可优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及氧合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冠磊 《吉林医学》2013,34(15):2881-2882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双向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PaO2及PaC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减慢,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0.05、PaCO2为(83±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52±0.08(P<0.01)、PaCO2为(61±9)mmHg(p<0.05),PaO2为(84±15)mmHg(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一组同期住院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165例进行回顾分析,NIPPV组56例及IPPV组109例。结果:NIPPV组通气时间8.2±3.2d,经治疗后好转出院42例(75%);IPPV组通气时间7.7±4.5d,好转出院85例(78%),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NIPPV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IPPV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46.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并可以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血管外肺水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急性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死亡病例数的影响,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探寻ARDS患者的最佳液体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RDS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和开放性液体管理组,每24h进行一次急性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计算,记录24h出入量,以28天和60天生存率为主要终点,以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为次要终点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28天和60天死亡病例数上无明显差异,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上限制性液体管理组时间小于开放性液体管理组(P<0.05);两组患者组内、组间比较,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急性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与开放性液体管理,虽然在总体病死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对急性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上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上有所缩短。对ARDS患者进行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尤其是以EVLW为目标,能为其带来相应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RR、FEV1%、FEV1/FVC、呼吸困难指数及血气分析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改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及血气分析情况,且无创而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另一组为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血气分析变化、ICU住院时间、相关肺炎的几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治疗后有效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1.8±8.3)d和(8.4±2.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3.3±7.9)d和(13.7±4.6)d(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1例,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6.4±9.8)d和(13.7±5)d(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NPPV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p O2、Pa O2和Pa 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Sp O2、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且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4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8例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二氧化碳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能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经常规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对照组)和经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30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Bi-PAP通气治疗后2小时、1天、2天、3天、7天的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应用BiPAP呼吸机能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后观察乱照顾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明显下降,同时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也有了明显好转,对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能够更好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彭怀力 《海南医学》2015,(4):564-566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对腹部外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腹部外伤并ARDS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液体负平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部炎症因子浓度和氧合情况以及呼吸机机械通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值均正常,观察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值(5.35±0.28)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纤支镜灌洗液中的IL-6浓度为(146.82±10.3) pg/ml,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为(7.54±3.55) mmHg,氧分压(PaO2)为(101.44±5.88) 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为(4.69±0.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9±0.7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外伤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保持患者液体负平衡可降低呼吸机的支持强度,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改善肺部感染及氧合,对患者肺部功能保护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2组(n=30),观察组给予无创序贯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气分析、血乳酸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PaO_2、PaCO_2、SpO_2和V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pO_2,降低PaCO_2和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给予吸氧、药物等常规治疗;通气组13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NIPPV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