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 评价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长径3~5 c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29例(内镜组)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镜组)胃间质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提取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基线资料方面,2组仅在肿瘤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3,P=0.007),内镜组以胃底部病变为主(65.5%,19/29),而腹腔镜组以胃体部病变为主(61.5%,16/26)。围手术期资料方面,内镜组手术耗时更短[45(35,60)min比70(60,85)min,U=686.00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15(10,15)mL比20(10,20)mL,U=513.000,P=0.017]、术后通便时间更早[12(6,24)h比20(18,24)h,U=585.500,P<0.001],但并发症发生率高[55.2%(16/29)比11.5%(3/26),χ2=11.543,P<0.001],瘤体完整取出率较低[89.7%(26/29)比100.0%(26/26),χ2=23.989,P<0.001]。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腹膜炎发生率、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上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随访30.0(17.5,50.0)个月,腹腔镜组随访38.5(26.0,49.8)个月,复发转移率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29)比7.7%(2/26),χ2=0.009,P=0.922]。 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胃间质瘤,内镜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当,均为安全的治疗手段,且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7 cm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36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9例和外科组27例,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指标方面,内镜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外科组(40 h比20 h,P<001),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455±088)d比(622±224)d,t=-215,P=003],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688±126)d比(1003±290)d,t=-313,P<001],术后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明显低于外科组(3分比6分,P<001),术后第3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亦明显低于外科组(1分比3分, 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组[(55±147)万元比(73±243)万元,t=-211,P=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内镜组为111%(1/9),高于外科手术组的74%(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但如何缩短手术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术、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针对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至2011年行内镜微创治疗术(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常规息肉切除,内镜微创治疗组),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组)及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组)的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95例,每组65例,汇总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研究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和年龄、术前疾病状况(病变形态分型、距肛缘距离、直径以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手术疗效(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内镜微创治疗组病变距肛缘(8.46±3.27)em,明显长于经肛门局部切除组的(6.83±2.99)em(P〈0.05)。手术成功率(P=0.774)、术后出血发生率(P=0.632)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微创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较多(≥100m1)者为6.2%(4/65),明显少于经肛门局部切除组的21.5%(14/65)(P〈0.05)。内镜微创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费用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其他2组(P〈0.01)。结论内镜微创治疗术是直肠腺瘤性息肉局部切除治疗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内镜切除直径>2~4 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和福建省老年医院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且直径≤4 cm的病例307例,将肿瘤直径>2~4 cm的病例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对内镜组(41例)和外科组(41例)病例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内镜组较外科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80 min比1080 min,Z=-4789,P<0001),中位住院费用明显减少(227万元比420万元,Z=-7164,P<0001),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7例(171%)发生并发症,包括术后急性感染5例、术后穿孔和术后出血各1例;外科组有9例(220%)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急性感染。2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2组均为完全切除(切缘无肿瘤残留),内镜组随访时间(343±156)个月,外科组随访时间(422±202)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内镜切除较大胃间质瘤(直径>2~4 cm)是一种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段之一。 目的评价内镜切除直径>2~4 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和福建省老年医院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且直径≤4 cm的病例307例,将肿瘤直径>2~4 cm的病例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对内镜组(41例)和外科组(41例)病例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内镜组较外科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80 min比1080 min,Z=-4789,P<0001),中位住院费用明显减少(227万元比420万元,Z=-7164,P<0001),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7例(171%)发生并发症,包括术后急性感染5例、术后穿孔和术后出血各1例;外科组有9例(220%)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急性感染。2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2组均为完全切除(切缘无肿瘤残留),内镜组随访时间(343±156)个月,外科组随访时间(422±202)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内镜切除较大胃间质瘤(直径>2~4 cm)是一种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至2013年间采用双镜联合、单纯胃镜、单纯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共107例,比较4种治疗方式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无死亡及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双镜联合组、单纯胃镜组,单纯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肿瘤直径分别为(3.7±2.8)em、(2.1±1.2)em、(3.8±2.4)em和(4.2±2.6)em,操作时间分别为(1.8±1.0)h、(0.8±0.5)h、(2.4±1.0)h和(2.5±1.0)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4±42.7)ml、(35.0±37.2)ml、(59.3±54.6)ml和(236,7±332.2)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6±1.3)d、(0.5±0.1)d、(3.7±1.4)d和(5.3±2.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0.5±0.1)d、(0.4±0.1)d、(0.6±0.2)d和(3.7±0.7)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5.1)d、(2.0±1.8)d、(9.2±3.1)d和(11.5±4.0)d。双镜联合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肿瘤直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或长于单纯胃镜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适用范围广,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对胃间质瘤治疗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33例病灶大、位于固有肌深层胃间质瘤行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治疗的34例胃间质瘤病例在有效性、安全性、手术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3例EFTR治疗的病例中,2例因病灶过大未能完成手术,其余均顺利切除病灶,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个月无复发。与ESD治疗病例相比,手术切除率(93.9%比100%)、并发症发生率(6.5%比2.9%)、术后3d平均体温[(37.2±0.4)℃比(37.0±0.4)℃]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5±8.0)×10^9/L比(6.1±1.7)×10^9/L]、术后恢复时间[(6.1±2.1)d比(5.2±2.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FTR组术中钛夹使用个数[(7.0±3.5)比(4.9±3.1),t=2.55,P〈0.05]及术后禁食天数[(3.4±1.5)d比(2.0±1.0)d,t=4.36,P〈0.05]明显多于ESD组。结论EFTR对胃问质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与ESD术式比较EFTR手术风险并未明显增加,但作为ESD手术的扩展,EYrR手术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采用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双镜组)切除的46例胃肠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数据、切除标本等相关指标,其中36例胃间质瘤资料另与同期19例采用单一腹腔镜技术(腹腔镜组)切除的胃间质瘤资料比较。结果双镜组与腹腔镜组手术均成功。双镜组中26例超声内镜表现为腔内型的黏膜下肿瘤采取腹腔镜辅助内镜切除方式,20例腔外型/壁间型黏膜下肿瘤则应用内镜辅助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式:两型患者在切除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均小于后者。双镜组中1例术后第2天发生急性穿孔紧急修补,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对于胃间质瘤患者,双镜组(36例)与腹腔镜组(19例)比较,肿瘤最大径/切除标本最大径[(0.88±0.14)比(0.65±0.15)]、术后住院天数[(6.42±1.96)d比(9.26±3.46)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安全可行,切除精准,保证切缘阴性同时尽可能少切除正常组织,并可对术中的出血、穿孔闭合不全等及时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8.
四种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TLH)、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经阴道子宫切除(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4种术式(分别为TLH、TAH、TVH、LAVH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采用4种术式切除子宫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TAH组短于,TVH、LAVH组(P〈0.01),TVH组长于TLH、LAVH组(P〈0.05、0.01),TLH组短于LAVH组(P〈0.01)。术中出血量:TAH组多于其他3组(P均〈0.01);TLH组少于LAVH、TVH组(P均〈0.05)。术后患者排气时间:TAH组长于其他3组(P均〈0.01)。术后体温:TAH组最高(P〈0.01)。术后住院时间:TAH组长于其他3组(P均〈0.01)。结论4种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者的技术水平,选择适宜术式。对经验丰富的术者而言,TLH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内镜手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或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 thickness resection, EFTR)]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困难部位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内镜下治疗和腹腔镜治疗的位于胃困难部位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安全性、短期预后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纳入64例患者,30例行内镜下治疗,34例行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肿瘤直径(3.51±0.80)cm大于内镜组(2.88±0.8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个人史、肿瘤部位、肿瘤危险度、核分裂象、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早于腹腔镜组[(3.1±0.5)d vs(5.4±2.0)d,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腹腔镜组[(6.8±1.3)d vs(9.6±4.1)d,P=0.001],两组患者手术整块切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手术室内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6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6例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固有肌层间质瘤,直径约1.2~2.5cm。采用气管插管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室完成手术。6例患者中l例直接经胃镜行ESD切除胃内间质瘤病变后,腹腔镜下偶然发现胃壁外浆膜层另一腔外隆起型间质瘤。予以腹腔镜切除.1例胃镜ESD切除穿孔经腹腔镜修补缝合。4例经胃镜辅助定位腹腔镜切除缝合。手术时间平均(104-4-30)min。术中出血量为(40±18)ml,术后平均住院(84-2.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间质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手术室内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有麻醉安全、手术补救及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内镜超声(EUS)已成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鉴别十分困难,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Photoshop软件鉴别容易误诊的疾病。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与胃平滑肌瘤EUS图像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118例胃间质瘤和42例胃平滑肌瘤的EUS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分别测定两组病灶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和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分析其鉴别价值。结果:胃间质瘤组和胃平滑肌瘤组EUS图像灰度平均值分别为71.94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US图像灰度标准偏差分别为16.63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US下,胃间质瘤的回声强度高于胃平滑肌瘤,而胃平滑肌瘤的回声更均匀,EUS联合Photoshop软件通过分析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有助于鉴别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治疗重症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治疗64例重症(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Eckardt评分≥6分;食管直径≥6cm或S形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和复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评分、并发症、复发、内镜及X线钡餐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6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操作时间55min,隧道长度平均14.1cm,肌切开长度平均10.6cm,全层肌切开范围为食管胃接合部上下6.0cm。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9.4%(6/64),其中气肿发生率为6.3%(4/64)。术后6个月,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7.4±1.5)分比(0.6±0.8)分,P〈0.001],食管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59.7±13.0)mm比(31.4±3.3)mm,P〈0.001],贲门口直径较术前明显扩大[(15.6±10.1)mm比(33.4±8.9)mm,P〈0.01]。平均随访12.3个月,98.4%(63/64)有效;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经口内镜下全层肌切开术可作为重症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评估系统在国人胃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08例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依据慢性胃炎OLGA评估系统标准,对人组病例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进行分期,对炎症程度进行分级,分析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与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癌的发生以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检出的2例早期腺癌分别位于OLGAⅢ期和Ⅳ期;高OLGA分期(OLGAⅢ-Ⅳ期)患者的胃黏膜癌前病变(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OLGA分期(OLGA0~Ⅱ期)患者(肠化生:100.O%比65.3%,P〈0.001;异型增生:77.8%比13.9%,P〈0.001),且OLGA分期与检出异型增生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01);低OLGA分期患者仅检出10例(13.9%)异型增生病例,且均为轻度异型增生。不同OLGA分级病例之间Hpylon现症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01)。结论高OLGA分期患者更易检出异型增生及腺癌,慢性胃炎OLGA分期能有效地根据胃癌风险性将胃炎病例进行分层,而慢性胃炎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传染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27例。在常规护肝基础上,对照组以诺和锐30控制血糖,治疗组则以诺和锐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方控制血糖。治疗期间定时检测肝功能、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统计肝功能复常时间,记录并统计每例患者低血糖事件次数及胰岛素日用量。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2组肝功能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6.3%±0.6%)较对照组(7.3%±0.5%)更接近正常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P0.01)。治疗组肝功能复常时间[(28.7±5.61)d]短于对照组[(35.5±6.33)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P0.01)。低血糖事件治疗组为(0.8±0.3)次/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2±0.8)次/例(t=8.78,P0.01)。胰岛素日用量治疗组为(37.4±5.2)U,低于对照组(44.6±6.5)U,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1)。结论诺和锐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胃不和证与胃粘膜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cAg)免疫组化之间的相关性,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患者60例。空腹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并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胃体、胃底粘膜各1块,活检胃粘膜HBsAg和HBcAg,免疫组化SP法检测阳性率,综合分析各检测值对肝胃不和证积分的意义。结果:60例患者胃粘膜HBsAg、HBcA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5%和90%。胃粘膜HBsAg、HBcAg表达水平与肝胃不和证症候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702、0.428,均P〈0.01)。通过直线相关分析,ALT、TBil与中医症候积分呈正相关(r=0,293、0.324,均P〈0.05);AST、A/G与之相关性不强(r=0.204、-0.039,P〉0.05)。血清HBV DNA(Copies/m1)时数值与中医症候积分呈正相关(r=0.390,P〈0.01)。经过比较,胃粘膜HBsAg、HBcAg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与肝胃不和症候总分相关性最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胃不和证与其胃粘膜HBsAg、HBcAg免疫组化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确诊为UC并经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效果评价,分为黏膜愈合组(A组:DAI,0—1分;Geboes,0~1级)、黏膜未愈合组(B组:DAI,0~1分;Geboes,2~5级)。随访2年,内容包括患者的基线资料及0、12、24个月(或)复发时组织学参数、血清学指标(白蛋白、ESR、CRP、ANCA、IL-18、IL-6、IL-15),及再入院、结肠手术、结肠癌发生情况等,评估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B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女性)、既往复发、pANCA、基底部浆细胞增多是U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组再入院率[分别为27.5%和44.1%,P=0.018,OR=2.24,95%CI(1.11—3.98)]、结肠切除术发生率[分别为0%和17.6%,P=0.035,OR=5.43,95%CI(2.14—7.64)],组间差异明显,而癌变率[分别为0%和2.7%,P=0.643,OR=3.43,95%CI(0.14—7.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其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早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6 h内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动脉血乳酸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预后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6 h内NT-proBNP与脓毒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相对危险度(RR)=1.027,95%可信区间(CI):1.002~1.052,P=0.033]、入院6 h内NT-proBNP(RR=1.606,95%CI:1.190~2.267,P=0.002)、乳酸(RR=1.718,95%CI:1.250~2.361,P=0.001)是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656,P<0.001),与发病至死亡时间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NT-proBNP的高低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NT-proBNP升高对于提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矫治5 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方法:与正中切口手术的病例(正中组,n=113)比较,分析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右侧组,n=85)矫治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术前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大多术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正中组体质量[(4.61±0.41)vs.(4.95±1.18)kg,P0.05]、体表面积[(0.27±0.02)vs.(0.28±0.01)m2,P0.05]、术前有肺炎史的病例所占比例(44.2%vs.64.7%,P0.05)低于右侧组。右侧组手术切口小于正中组[(6.01±0.85)vs.(9.13±1.04)cm,P0.05],手术时间[(143.64±22.41)vs.(152.12±22.80)min,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正中组短[(7.13±2.60)vs.(8.86±3.67)d,P0.05],引流量[14.6(12,16)vs.16.4(13,20)mL/kg,P0.05]和输血量[10(0,20)vs.11.1(0,20)mL/kg,P0.05]也较正中组少,两组其他围术期指标类似(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矫治婴儿室间隔缺损病例的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