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X线诊断早期食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东弼 《当代医学》2009,15(4):85-86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X线检查资料较完整的50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膜皱襞改变17例;充盈缺损22例;龛影14例;管壁改变12例;管腔狭窄10例。结论X线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及X线检查资料较完整的50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粘膜皱襞改变17例;充盈缺损22例;龛影14例;管壁改变12例,管腔狭窄10例.结论 X线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X线检查资料较完整的50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膜皱襞改变17例;充盈缺损22例;龛影14例;管壁改变12例;管腔狭窄10例。结论X线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食管镜取组织活检,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早期食管癌18例,食管局限性功能改变10例,粘膜改变16例,管壁改变15例,小龛影13例,小充盈缺损11例。结论掌握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和各种体位,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出率.方法 收集1995~2011年经手术或食道镜检病理证实的8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并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钡餐造影提示早期食管癌仅38例,5例报告食管炎性改变,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而其余37例钡餐造影均报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有很大的局限性,检出率较低,必须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方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23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点,探讨其早期X线表现,以提高早期食管癌X线诊断水平,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检查均使用TU6000数字胃肠造影机,上海东风化工厂生产的钡剂及产气剂(小袋装),行传统法食管分次小口吞稠钡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发生于上段5例,中段8例,下段10例。X线首诊为早期食管癌15例,占65.2%,疑诊为早期食管癌5例,占21.7%,误诊为食管炎1例,首诊无异常发现者2例。所有病例均有黏膜或黏膜皱襞的改变。结论:目前X线检查仍为早期食管癌最直捷方便,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数字胃肠机在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双对比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0例早期食管癌中,食管上段癌5例,中段癌9例,下段癌16例;病理类型上原位癌8例,黏膜内癌9例,黏膜下癌13例,鳞癌21例,腺癌9例。结论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内镜检查能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及误诊原因。方法:对38例经细胞学或经胃镜病理活检及低张气钡双对比食管造影综合检查确诊的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总结了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对12例误诊为早期食管癌的病例,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38例早期食管癌中,食管造影检查为阴性9例(23.7%),其余29例有如下X线征:局限的食管粘膜增粗,中断,迂曲,形成小溃疡,小的充盈缺损;食管壁局限性僵硬,钡剂在病变处流速减慢,呈现滞留,误诊原因主要为:照片质量欠佳 或食管粘膜钡剂涂抹不好,造成粘膜皱襞的“紊乱”或“中断”,结论: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微细,漏诊,误诊率高,低张气钡双对比食管造影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显示,X,线,胃镜及细胞学检查相互补充,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数字X线机对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手术痛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发生在食管上段癌患者有12例,中段癌患者18例,下段癌患者35例。结论:采用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对,临床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能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早期临床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综合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5例X线表现特点与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首诊拟诊为早期食管癌2例,首诊疑诊为早期食管癌、后经食道镜检查活检证实1例,首诊无异常发现行短期复查确诊1例,误诊为静脉曲张1例.结论 口服造影剂的传统X线检查仍是早期食管癌既简便又实用的诊断方法,也是最经济的食管癌普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文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28-2529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上海XG-300D型医用X线诊断机,Toshiba影像增强电视系统进行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5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影像多变、不典型,主要表现:局限性黏膜走行不稳,多变,黏膜皱褶增粗,迂回,中断,边缘毛糙,呈网状或颗粒状,占48.00%;溃疡较小显示不清,占24.00%;小充盈缺损形态多变,占16.00%;管壁局限性僵硬,扩张程度差,占12.00%。结论 X线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操作安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粘膜中断破坏,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局限性腔壁线毛糙和管壁僵硬;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明显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和龛影,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钡剂通过受阻,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影。10例早期食管癌CT检查仅发现6例,表现为局限性的管壁增厚;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淋巴结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首选食管钡餐检查,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食管癌数字胃肠X线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行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的258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8例食管癌患者中确诊251例,7例可疑癌.髓质型X线征象主要有管壁僵硬、充盈缺损和不规则狭窄;早期癌X线征象多为局部充血和小的糜烂,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中断,局部稍有隆起和点状充血.结论 数字胃肠X线机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项目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紧紧抓住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采用气钡、低张双重对比的造影法,取立卧位、多轴位的拍片,明显地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现将我院92——94年10月检出的36例食管癌患者中5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征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近期应用数字胃肠机检查发现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其中上皮癌4例、黏膜癌7例、黏膜下癌11例。结果:短期内发现的早期食管癌,病变段短,局部管壁微凹僵直,部分边缘稍不整,黏膜增粗、中断或有浅在小钡斑滞留。结论:数字胃肠机在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双对比X线造影法对本组 2 2例疑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检出率达 90 9% ,漏诊率为 9 1%。结论 双对比造影方法简单 ,患者易于接受和合作 ,检出率高 ,是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 X线钡餐及 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 3例食管癌患者行 X线钡餐检查和 CT扫描。结果 :X线钡餐和 CT检查发现食管癌病变长度不同 ,具有统计学意义。 CT检查能较准确发现病变长度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 ,对分期、随访、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X线钡餐对食管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 ,对食管癌检查能得到定位、定性、定型诊断。结论 :X线钡餐和 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1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食管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三年来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69例X线钡餐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食管中上段病变15例,中段38例,下段16例。癌灶长度〈1cm8例,1-3cm51例,〉3cm10例。髓质型25例,蕈伞型17例,硬化型12例、溃疡型15例。与正常图片比较,X线钡透下病变:充盈缺损31例,管腔狭窄17例,龛影10例,黏膜皱襞改变11例。结论应用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够在疾病早期既能发现食管黏膜层的变化,同时还是诊断食管癌术后常规及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早期食管癌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18例怀疑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检查 ,并对其中 6例食管轻度扩张不良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用上述两种 X线检查初步判断为早期癌的病例行食管镜组织活检 ,确诊后手术切除 ,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单独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 ,基本可以观察到早期溃疡型癌病变的以小而多的龛影为特征的 X线征象及早期增生型癌病变的以充盈缺损为特征的 X线特征。而采用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以观察早期浸润型癌病变的局限性管壁僵硬、内凹的 X线特征。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20.
<正> 正确的诊断来自于高质量的X光胶片,来自于充分了解早期病变的临床、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日本的山本等曾组织124名医师阅读一例食管癌的X线片,结果有60%的医师未看出病变而漏诊。可见放射科医师需要提高阅片能力,需要了解早期食管病变的病理、生理的改变,摄取高质量的X光胶片。 我院自80年开展食管双对比造影以来,检查26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