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Ⅲ度烫伤区焦痂下应用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的一种实验方法韩凤华,陈壁鉴于临床应用抗生素多采用全身给药方式,抵达感染局部药量少,且易产生全身药物毒副作用。据报道采取焦痂下直接用药效果较好[1,2]。但其焦痂下药代动力学尚无标准可循。为此我们制作了兔Ⅲ度烫...  相似文献   

2.
拜读贵刊1985,11(3):212韩凤华等撰写的有关《Ⅲ度烫伤家兔应用头孢哌酮后的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之文章,获益匪浅。文章结论中认为可以达到两个效益:①痂下给药是治疗和预防Ⅲ度焦痂下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②痂下给抗生素是静脉给药较好的替代和补充方式。以上论断,个人认为恐尚有欠确切,愿提出质疑,与作者及广大读者共同商榷探讨。一、控制烧伤感染包括全身及局部的治疗,本实验似乎给读者的感觉是抗感染仅是针对局部,忽视整体,若从治本和治标来看,痂下给药只不过是对标产生一  相似文献   

3.
本人之文章《Ⅲ度烫伤家兔应用头孢哌酮后的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一文在贵刊1995,11(3):212上刊出后,陈东来同志提出了一些质疑,现答复如下。一、痂下药代动力学的提出与研究目前外伤(烧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仍以静脉或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为主,并以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资料证实,单纯用血药浓度来说明感染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是不够的。有人经过实验研究证实,烧伤早期(≤24小时)静脉给药,其Ⅲ度焦痂下存在“库存”样效果和伤后晚期(≥3天)静脉注药,药物浓度不能抵达感染的Ⅲ度焦痂下。那么烧伤局部焦痂下感染的治疗除常规的换药和手术外要不要应用抗生素?痂下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聚焦超声仪致胸背部深度烧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3岁。因原发性肝癌收入笔者医院内科,予以高强度聚焦超声仪超声治疗。治疗5 d后,见患者右侧胸背部接受超声治疗处皮肤轻度红肿,第7天局部皮肤呈焦痂状,转入烧伤科。入科时见患者右侧腋后线第6、7肋间处有一直径为3.3 cm的圆形焦痂,稍凹陷,边界浅而清楚,创缘红肿(图1a)。次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胸背部焦痂切除,术中见除局部皮肤全层坏死外,皮下脂肪液化,其深部肌肉呈  相似文献   

5.
采用家兔10%~15%III度烫伤模型,将21只纯种家兔随机分为痂下给药I、II组和静脉给药组。每只兔分三期给药(25mg/kg)。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微生物法(MBPD)对照检测头孢哌酮(CPZ)局部和血中药浓度,并以电子计算机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烫伤后痂下CPZ浓度痂下给药组比静脉给药组明显增高(2681/28mg/L);②烫伤后立即痂下给药组消除相半衰期明显延长;③烫伤后9天的创面静脉给药组痂下未检测出药浓度,而痂下给药组局部药浓度消除相半衰期延长;④烫伤后立即痂下给药血中出现两次具有治疗意义的药峰,可以相当两次静脉给药;⑤痂下给药组在直径13cm的周边区,烫伤早期注药后24h和烫伤后第9天注药后36hCPZ药浓度一直大于最小抑菌浓度(MIC)5~8倍。提示:痂下给药是治疗和预防III度焦痂下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休克期切痂对循环状况的改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烧伤焦痂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及全身氧供、氧耗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型猪35%Ⅲ度烧伤后不同时间切痂植皮的对比,观察了两组动物血流动力学、氧供、氧耗、氧摄取、乳酸等循环指标。结果烧伤后4小时即出现严重血容量不足、氧供不足、乳酸堆积,经补液治疗上述指标在24小时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及早切除焦痂对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氧供、氧耗、纠正高乳酸血症有重要意义。结论在复苏成功后实施休克期切痂是有益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休克期切痂对循环状况的改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烧伤焦痂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及全身氧供、氧耗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型猪35%Ⅲ度烧伤后不同时间切痂植皮的对比,观察了两组动物血流动力学、氧供、氧耗、氧摄取、乳酸等循环指标。结果烧伤后4小时即出现严重血容量不足、氧供不足、乳酸堆积,经补液治疗上述指标在24小时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及早切除焦痂对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氧供、氧耗、纠正高乳酸血症有重要意义。结论在复苏成功后实施休克期切痂是有益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有关《Ⅲ度烫伤家兔应用头孢哌酮后的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商榷陈东来拜读贵刊1985,11(3):212韩凤华等撰写的有关《Ⅲ度烫伤家兔应用头孢哌酮后的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之文章,获益匪浅。文章结论中认为可以达到两个效益:①痂下给药是治疗和预防Ⅲ度焦痂...  相似文献   

9.
采用家兔10%~15%Ⅲ度烫伤模型,将21只纯种家兔随机分为痂下给药Ⅰ、Ⅱ组和静脉给药组。每只兔分三期给药(25mg/kg)。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微生物法(MBPD)对照检测头孢哌酮(CPZ)局部和血中药浓度,并以电子计算机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烫伤后痂下CPZ浓度痂下给药组比静脉给药组明显增高(2681/28mg/L);②烫伤后立即痂下给药组消除相半衰期明显延长;③烫伤后9大的创面静脉给药组痂下未检测出药浓度,而痂下给药组局部药浓度消除相半衰期延长;④烫伤后立即痂下给药血中出现两次具有治疗意义的药峰,可以相当两次静脉给药;⑤痂下给药组在直径13cm的周边区,烫伤早期注药后24h和烫伤后第9天注药后36hCPZ药浓度一直大于最小抑菌浓度(MIC)5~8倍。提示:痂下给药是治疗和预防Ⅲ度焦痂下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休克斯切痂对循环状况的改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烧伤焦痂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及全身氧供、氧耗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型猪35%Ⅲ度烧伤后不同时间切痂植皮的对比,观察了两组动物血流动力学、氧供、氧耗、氧摄取、乳酸等循环指标。结果 烧伤后4小时即出现严重血容量不足、氧供不足、乳酸堆积、经补液治疗上述指标在24小时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及早切除焦痂对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氧供、氧耗、纠正高乳酸血症有重要意义。结论 在复苏成功后实施休克期切痂是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用自体焦痂作为微粒皮移植的覆盖物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12例重度烧伤患者,于其伤后3—7d内切痂,并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作为微粒皮移植术后的覆盖物。术后1—6周观察患者移植部位的焦痂情况和微粒皮存活情况,术后6周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1—2周,移植部位的焦痂完整,与机体贴附紧密。术后3—4周,焦痂开始呈干痂状并逐渐与创面分离,其下的自体微粒皮已生长并融合成片状。第5—6周,焦痂进一步分离直至完全脱离创面,自体微粒皮融合成大片,残留少量肉芽创面。本组患者术后6周的创面愈合率为(87±4)%,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56±8)d. 结论 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覆盖移植的微粒皮方法可行,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切除和植皮手术治疗严重烧伤,传统上手术需分期进行。一般在伤后3~7天,每次手术范围不超过20%体表面积,直至剩余焦痂<5%。为了尽早去除烧伤创面的有害影响,作者改用广泛焦痂切除术。考虑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选择5~49岁这一年龄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自1983年~1984年,Yale-New Haven医院共收治14例,烧伤总面积均>30%。所有病人均于伤后24小时内入院。体液复苏应用高渗乳酸盐溶液;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抗感染治疗,每24小时一次。营养支持以Curreri公式作为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的基础,主要经肠道供给。烧伤创面广泛切除前后全身使用抗生素。伤后第2~7天行焦痂切除术。Ⅲ°烧伤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合并心、肾功能不全、重度吸入性损伤等,部分Ⅲ度烧伤患者全身情况尚不稳定,早期不宜进行切痂植皮。笔者自 1998年以来,试用削除焦痂后期植皮的方法治疗Ⅲ度烧伤 32例,效果良好。  本组患者中男 20例、女 12例,年龄 2~74岁。烧伤总面积 1% ~56%,Ⅲ度面积 1% ~24%TBS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恙虫病病人的焦痂与溃疡使用四环素外敷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6例恙虫病患者的焦痂与清疡部位进行外敷混合四环素粉末的四环素软膏治疗.结果:取得全部治愈.结论:四环素外敷治疗恙虫病焦痂疗效满意,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烧伤患者水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烧伤患者水疗方法分为全身与局部疗法。由于水疗有减轻疼痛、引流充分等优点 ,故临床上一直用此方法与手术去痂等方法相结合处理烧伤创面。 1980年后笔者对水疗设备及方法作了改进 ,并对 5 9例患者应用改进后的水疗装置进行创面处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患者 5 9例 ,其中全身水疗患者 4 3例 :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且深度创面在非手部功能部位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 14例 ,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切削痂时机的焦痂分离患者 12例 ,有残余创面的患者 8例 ,切削痂植异体 (种 )皮失败或排斥后裸露出创面者 7例 ,因惧怕常规换药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包皮带蒂皮瓣修复全阴囊Ⅲ度烧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36岁,1998年9月8日因电瓶内硫酸不幸倒在阴囊处致阴囊Ⅲ度烧伤,伤后第 2天入院治疗。 查全阴囊可见皮革样变,颜色发黑,形成焦痂,无痛觉,肿胀明显,总面积约1%TBSA,为Ⅲ度。入院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创面焦痂脱落缓慢,炎性分泌物多,有臭味。伤后18 d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全阴囊焦痂切除阴茎包皮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探查中见烧伤损害已深达全阴囊皮肤及内膜层,左侧睾丸比右侧大,质硬,左提睾肌坏死,故切除全部坏死组织,止血,多次冲洗。切痴后创面为 9cm×11 cm,游离伤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为临床切痂植皮提供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模型,分别于(1~96h)9个时间区段取材,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植皮存活率,并测定焦痂创面的pH值变化。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但早期切痂植皮存活率大于中期和晚期。中期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释放毒素物质并伴有碱离子滞留造成组织新的损伤,而晚期烧伤创面感染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结论:大鼠皮肤碱烧伤病理分期对选择切痂植皮时机有实用意义,早期切痂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病例女,81岁,液化石油气火焰烧伤,烧伤总面积52.5%、Ⅲ度20%,伴频发早搏、黄疸,于伤后7天转入我院。入院后因一般情况较差,ALT、AST 升高、黄疸加深、腹泻、频发早搏而未行早期切削痂手术。给予口服愈创宁、复方氨基酸以提高免疫功能,使用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口服饮食结合胃内滴注安素,辅以静脉营养使日供卡量大于12 552J,切实保肝、避免应用一切有损于肝脏的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全身情况好转、早搏减少,总胆红质及上述肝功能指标好转时,于第20,27,29天分批使用我科研制的“脱痂一号”,面积约14%的焦痂分次地均在每次用药后48小时整块软化廓起,表  相似文献   

19.
恙虫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7例恙虫病患者中出现皮肤焦痂及溃疡者15例(88.2%),部位分别在腰、胸、下腹、腹股沟、骶尾及肛周、腋下、阴囊等处;数量多为1个,平均直径为1.2cm,表面干燥呈黑色,不伴疼痛及瘙痒,焦痂脱落后形成浅溃疡。伴有焦痂附近浅表淋巴结肿大者12例(70.6%),伴有皮肤出疹者11例(64.7%),首诊时未发现焦痂患者占58.8%(10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9例(52.9%),伴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患者5例(29.4%),心肌酶谱异常者4例(23.5%),其他表现包括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尿潜血阳性、尿蛋白阳性、腹泻、大便潜血阳性等。结论恙虫病患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多系统受损。皮肤焦痂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其发生率高、形态独特,但发生部位较散在而隐蔽,体检若不仔细则易漏检和误诊。皮疹和焦痂附近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也是本病常见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易复杂化。加强认识、认真查体是防止该病误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肢体的环形烧伤时,可因组织水肿,肢体肌间隔高压而导致肌肉缺血坏死。通过组织压的测定既可以指导适时地实施充分的焦痂切开减张术,从而避免肌肉受损;又可以避免因医生的主观片面性而盲目施行不必要的组织减张术。我们通过可能需要进行焦痂切开减张术的7例病人,14只肢体组织压测定的资料分析,认为组织压的测定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指导焦痂切开减张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