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丙烯酰胺(ACR)致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ACR损伤CGNs的体外模型。经不同浓度EGCG(5、10、25、50、100 mol/L)预处理24h后,加入ACR(5 mmol/L)染毒,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ochest 33342染色观察凋亡时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同ACR损伤组比较,终浓度为10、25、50 mol/L的EGCG能减轻ACR引起的CGNs损伤,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0.05),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Hoechst33342染色和TUNEL荧光标记显示,细胞核固缩、致密浓染现象较ACR损伤模型组改善明显,凋亡指数下降(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趋势,而终浓度为5、100 mol/L EGCG组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EG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ACR氧化损伤的CGNs有防护作用。[营养学报,2012,34(4):362-367]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 ,GEN)对细胞的致突变效应及DNA的损伤作用,同时探讨细胞DNA损伤与氧化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L5 178Ytk+ / -3 .7.2C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LA)观察GEN在浓度为0、2 .1、4.2、6.3、8.4、10 .5 μmol/L(加S9)时或在浓度为0、12 .5、2 5、5 0、10 0、2 0 0 μmol/L(不加S9)时诱发细胞突变的情况;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即彗星试验)检测GEN在浓度为0、10、3 0、90、2 70 μmol/L时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和SMMC 772 1肝癌细胞DNA原始损伤,同时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结果]GEN在加S9时诱发突变的浓度(≥2 .1μmol/L)显著低于不加S9的浓度(≥2 5 μmol/L)。GEN达到90 μmol/L浓度时作用18h ,可导致CHL细胞和SMMC 772 1肝癌细胞DNA断裂,但CHL细胞各处理组间CAT和SOD差异都无显著性。而SMMC 772 1肝癌细胞在GEN≥3 0 μmol/L时,SOD下降;GEN≥10 μmol/L时,CAT下降。[结论]在加S9时的诱发突变效应剂量远小于不加S9的剂量,表明GEN的代谢产物致突变效应更强。这可能与GEN的代谢产物具有氧化损伤效应有关。但GEN导致细胞DNA断裂,不是由其氧化损伤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丙烯酰胺(ACR)诱发神经干细胞(NSCs)毒性的干预模型。方法取Wistar新生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进行NSCs鉴定。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分为对照(培养液)组和ACR单独染毒(140、350、560、700μmol/L)组及MDL-28170干预(700μmol/L ACR+65、130、195、260μmol/L MDL-28170)组,暴露48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细胞的nestin、NSE及GFAP鉴定结果均呈阳性。与对照组相比,仅700μmol/L ACR染毒组NSCs的存活率较低,各剂量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ACR染毒剂量的升高,NSCs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700μmol/L ACR染毒组相比,65、130μmol/L 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均较高,而260μmol/L 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钙蛋白酶抑制剂对ACR诱发NSCs毒性的干预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酚A对原代培养的胎鼠脑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损伤机制。方法孕14~15天SD胎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在无血清条件下分别培养4或7天后,分别加入1、10、25、50、100μmol/L双酚A,于24h和48h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用于鉴定和计数多巴胺神经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可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升高,双酚A≥50μmol/L时,可无选择地使细胞内活性1氧明显升高,同时使SOD、GSH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双酚A浓度≥50μmol/L时可使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在25μmol/L以上时随双酚A浓度增加其比例显著降低。结论双酚A可通过氧化损伤导致体外培养的多巴胺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NOS inhibitor)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24 h内新生SD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NMDA染毒组和NMDA+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染毒组,每组24个平行。NMDA+L-NAME染毒组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L-NAME染毒1 h后,在NMDA+L-NAME染毒组和NMDA染毒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NMDA染毒2 h。测定神经元细胞的活性、NO浓度、细胞凋亡情况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显示90%细胞为兔抗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NMDA染毒组与NMDA+L-NAME染毒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中NO的浓度、细胞凋亡率及p-p38MAPK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NMDA染毒组相比,NMDA+L-NAME染毒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中NO的浓度、细胞凋亡率及p-p38MAPK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性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MDA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部分依赖NO毒性作用,抑制NO的毒性作用可部分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铅暴露对神经元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和脉络丛上皮Z310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蓝法(MTT),通过暴露于0~50μmol/L醋酸铅24 h和48 h筛选适合剂量。两种细胞分别以醋酸铅10μmol/L处理,于48 h时间点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于24 h和48 h时间点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醋酸铅浓度为10μmol/L及以上时,PC12和Z310细胞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故选择10μmol/L为铅暴露剂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暴露后PC12细胞凋亡(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Z310细胞凋亡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醋酸铅1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后,PC12细胞bax/bcl-2比值显著上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而Z310细胞bax/bcl-2比值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铅暴露诱导不同类型大脑细胞损伤的方式和途径存在差异,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参与了铅损伤PC12细胞的机制,但可能并不是铅诱导Z310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onols,TP)对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进行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细胞成熟后给予0.01、0.1、1、2μmol/L MeHg分别处理0.5、1、3、6、12 h,通过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来进行MeHg细胞毒性分析;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最具代表性的1μmol/L MeHg暴露6 h作为MeHg染毒组。应用同样方法进行TP预处理组选定,向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10、20及40μmol/L TP,分别预处理0.5、1、3及6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 MeHg,继续培养6 h后测定培养液LDH漏出,根据实验结果选定5、10、20μmol/L预处理3 h作为TP预处理剂量及时间;细胞经各剂量TP预处理后,再暴露于1μmol/L MeHg 6 h,测定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sulfhydryl,NPSH)含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MeHg剂量的升高,培养液中LDH活力逐渐升高,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效应关系。TP预处理后,LDH活力逐渐降低,在10、20μmol/L TP预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1μmol/L MeHg导致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NPSH含量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预处理对上述指标的拮抗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P对MeHg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对Aβ25-35诱导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0.1μM西红花酸组、10μmol/L Aβ25-35组、0.01 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0.1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1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情况;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0μmol/L Aβ25-35显著降低细胞的活性和升高海马神经元ROS水平(P<0.01);不同浓度西红花酸(0.01、0.1和1μM)预处理后,细胞活性分别比0A25-35组提高了39.2%、56.1%和7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10天和25天海马神经元的ROS水平与Aβ25-35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 <0.01).结论 西红花酸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Aβ25-35引起的海马神经元ROS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应激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于原代培养D13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皮质酮,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加入EGCG(0、0.1、1、5、10μmol/L)预处理24h后,加入皮质酮(CORT,1×10-5mol/L)建立应激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然后加入LY294002(PI3K/AKT特异性阻断剂)和U012(6ERK1/2特异性阻断剂),检测细胞存活率的改变,并以Hoechst33342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皮质酮在10-6~10-4mol/L范围内对海马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0.1μmol/L EGCG处理对皮质酮造成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加入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10 mol/L)和U0126(10 mol/L)后,此保护作用受到抑制,其能抑制EGCG对抗CORT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增多。结论 EGCG处理对皮质酮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CG调控PI3K/AKT、ERK1/2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基汞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致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甲基汞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以5 d内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为实验对象,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MT)法检测甲基汞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甲基汞诱导海马细胞凋亡细胞数和凋亡百分率,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从单个细胞水平检测甲基汞对胞内游离Ca2 瞬间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MMT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杀伤率为(22.90±2.77)%(n=7).TUNEL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34.45±1.30)%,n=10]高于溶剂对照组[(6.01±0.64)%,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Annexin V-FITC-PI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1.20±4.98)%(n=5).即时染毒0.01、0.1、1 μmol/L甲基汞,使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别增加(5.58±2.37)%(n=5),(82.71±20.42)%(n=4)和(246.38±64.77)%(n=4).预孵育硝苯的平可延缓甲基汞升钙作用的起效时间并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的幅值.结论 甲基汞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急剧升钙作用可能参与了甲基汞的致细胞损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VC)对神经元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间(D1、D4、D7、D14)加入不同浓度的VC(0~800μmol/L)共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选取D7加入VC共培养的细胞作后续研究,观察VC对神经元细胞的突起数目、长度、胞体面积和长轴长度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D1加入VC,8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降低;D4或D14加入VC,4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提高,而8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降低;D7加入VC,200、400μmol/L组的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800μmol/L组的MTT值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观察发现,在D7加入VC,无论浓度如何,对细胞突起的数目无明显影响;而200、400、800μmol/L处理组能使突起长度、细胞胞体面积和长轴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作两两比较,400μmol/L组高于其他组。结论在细胞生长的D7加入400μmol/L的VC,其对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乐果染毒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的的毒性作用及损伤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元6 d后,加入终浓度为1、5、10、50、100 μmol/L的乐果,于染毒后48 h收获细胞,取匀浆上清液用于氧化损伤及细胞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染毒48 h后,乐果浓度在5、10、50、100 μmol/L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1.04±0.02)、(0.99±0.02)、(0.96±0.02)、(0.91±0.02)U/mg pro]即明显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219.35±6.79)、(205.6±6.29)、(194.06±2.63)、(93.68±7.56)mg/g pro]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21.22±0.29)、(24.01±0.34)、(27.15±1.02)、(32.91±1.39)nmol/mg pro]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50、100 μmol/L剂量组天冬氨酸含量明显升高,1、5、10、50、100μmol/L剂量组谷氨酸含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100 μmol/L染毒组乐果对神经无细胞凋亡影响明显.乐果染毒后,神经元内MDA含量与兴奋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和0.759;而与GSH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和-0.801,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乐果可引起神经元氧化损伤及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含量变化,共同参与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粒体钙超载并诱导线粒体凋亡途径活化在甲基汞致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出生24 h内的新生昆明小鼠,解剖取脑皮质,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细胞发育成熟后,应用含不同浓度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0、0.25、0.5、1 μmol/L)的培养液分别处理神经元1、3、6 h,测定神经元细胞活力,确定适宜暴露时间后,测定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e factor,AIF)、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 结果 神经元经不同浓度MeHg处理后,细胞活力降低。在0.25、0.5、1 μmol/L MeHg处理组,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yt c、AIF、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且都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在1 μmol/L MeHg处理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甲基汞暴露会诱发神经元线粒体钙超载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百草枯(PQ)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毒性作用和对miR-133b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50、100、300 μmol/L PQ分别处理PC12细胞24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C12细胞毒性;以100、300 μmol/LPQ分别处理PC12细胞24 h,用Annexin V-FITC/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凋亡和hTERT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5、2.5、5.0、8.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SGC-7901细胞24、48、72、96h,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细胞的凋亡的影响;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hTER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MTT法结果显示:用亚硒酸钠培养SGC-7901细胞株24,48,72,96h后,随浓度增加,吸光度值逐渐降低,24h后当亚硒酸钠浓度大于2.5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其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48、96h后各浓度亚硒酸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其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随浓度的增加,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促进SGC-7901细胞发生细胞凋亡。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比正常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降低SGC-7901细胞中hTERT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平均光密度(MOD),24h时5、8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48h时0.5、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72h时2.5、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96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OD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亚硒酸钠能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TER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细胞途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基因在苯并(a)芘[B(a)P]所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量效和时效表达。[方法]大鼠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为两批:第一批分4个组,以B(a)P同时加入s9对细胞染毒,分别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使其终浓度为0、10、20、40gmol/L,继续培养48h;第二批分5个组,以20gmol/LB(a)P染毒,分别于染毒0、6、12、24、48h处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3,HDAC2基因的量效和时效表达情况。[结果]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O.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凋亡率增加(P〈0.05)。与0h组相比,染毒24、48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②与DMSO组相比,高剂量组caspase-3、HDAC2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0h组相比,染毒48h组caspase-3、HDAC2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B(a)P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HDAC2基因表达上升,该基因可能在B(a)P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大鼠前体精原干细胞.支持细胞共培养系进行镉染毒,探讨镉对前体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共培养系早期效应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从3天龄的SD大鼠睾丸中分离前体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并进行24h共培养后,再分别给予0、2.5、5.0、10.0、20.0μmol/L的氯化镉(CdCl2)染毒12h,然后用碱性磷酸酶和油红O染色分别鉴定前体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观察不同细胞的形态,并用原位末端标识法(TUNEL方法)进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结果]2.5μmol/LCdCl2染毒未显著改变共培养中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形态。5.0μmol/L以上浓度CdCl2染毒可致支持细胞(由油红O染色确认)的结构呈现明显变化,具有浓度依赖趋势,用TUNEL法检测发现前体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发生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Cl2染毒12h可诱导支持细胞的形态改变,以及前体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GEN于浓度为0、12.5、50、100μmol/L时对BALB/c-3T3细胞荧光漂白后恢复的影响。[结果]受试细胞在GEN 12.5μmol/L时经漂白后荧光恢复率为(36.13±5.4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50、100μmol/L时经漂白后荧光恢复率分别为(32.93±5.06)%和(28.18±10.69)%,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GEN在较高剂量时抑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i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提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