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红再障)属少见病,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并发红再障更属少见,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住院号254640。恶心、呕吐频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5例艾滋病合并HPV B19感染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艾滋病患者中,男性4例,年龄14~43岁;2例接受ART时间<...  相似文献   

3.
伤寒合并急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王德增女,31岁。1992年6月9日入院。入院前10天。因参加体育比赛受凉,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伴咳嗽、胸闷,全身酸痛,乏力,纳差。曾静脉点滴青霉素640万u/日,共1周,高热不退,以“发热待查...  相似文献   

4.
正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胸痛5年余,胸闷乏力2周余"入院,患者5年余前有反复胸痛,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个月前行介入治疗,置入EXCEL支架3枚,术后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150 mg/d)、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服用2周后减量为75 mg/d。既往体健,无其他基础疾病及药物服用史。入院2周余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乏力。入院查体:心率90次/m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9岁.因活动后头昏,乏力20 d,咯血丝10 d,于2006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体检:T 37.4℃.重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双下肢皮肤散在陈旧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80岁。因乏力、面色苍白 3年 ,近半年加重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入院。发病时曾在我市某医院诊疗 ,当时血常规 :白细胞 4 4× 10 9/L ,血红蛋白 71g/L ,红细胞2 0× 10 12 /L ,血小板 117× 10 9/L ,血清铁蛋白 >5 0 0 μg/L(正常参考值 12~ 12 0 μg/L)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G/E为 2 4 1∶1,红系增生减低 (为 0 0 2 9) ,粒系比例增高 ,浆细胞0 0 0 5 ,为成熟型 ,未见幼稚浆细胞 ,巨核及血小板易见 ,考虑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RCA) ,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 ,乏力加重、体重减轻而来院治疗。查体 :体温37…  相似文献   

7.
例1 女,21岁,乏力、纳差,尿黄15天于1989年9月19日入院,无服氯霉素史。查体:T 36.4℃,巩膜皮肤深度黄染,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平软,肋下未及肝脾,腹水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6.4×10~9/LN 0.64 L0.33血清胆红质(SB)102μmol/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49u,凝血酶元时间(PT)14秒(对照14秒)。HBVM六项标志(-),抗HAV-IgM(+)。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入院后给保肝等治疗。起病第17日起出现持续性发热(T37.8~40℃),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一周内Hb从130g/L降至30g/L,网织红细胞0.5%,黄疸加深。第31病日肝穿刺病理诊断:急性肝炎。骨髓相:有核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8.
人微小病毒B_(19)(HPVBB_(19)累及关节可能是成人感染和病后数周的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报道3例由血清学和HPVB_(19)-DNA(PCR)检查证实的与HPVB_(19)感染有关的急性双侧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6年7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行肝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420例,其中5例患者短期内Hb水平进行性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红系造血障碍,HPV B19 Ig M阳性,排除其他病因后诊断为PRCA。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分析中网织红细胞计数(RC)、Hb、WBC、PLT、骨髓象改变,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输注RBC等综合治疗后,5例患者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外周血细胞分析中Hb、RC水平明显恢复,贫血得到纠正。结论对于HPV B19相关PRCA患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骨髓感染引起造血功能紊乱 ,为了解该类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我们调查血红蛋白 <90g/L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33例HPVB19 DNA阳性 ,阳性率 2 7.3 % ;临床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或增加 ,全血细胞减少、肝炎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缺铁性贫血可并发HPVB19感染。因此 ,对不易解释的血液学改变 ,检测HPVB19 DNA ,有助于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45岁,以“乏力、恶心、间断发热1个月,黄染23 d”于2020-08-03入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数次胃内容物,家附近诊所静点氨曲南,2 d后热退、余症状未见好转,尿色逐渐加深。23 d前发现周身皮肤黄染,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424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334 U/L、总胆红素(TBIL)115.70μmol/L、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61.17s/co,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22%、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INR)3.03,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1岁。乏力、胸闷 1年余 ,加重 7d ,于 2 0 0 1年 1月 1 5日入院。 1年前因乏力、胸闷曾住某院 ,当时不发热 ,心肺无异常 ,肝肋下 4.0cm ,脾未及 ;查外周血红蛋白 1 0 7g/L ,红细胞3.72×1 0 1 2 /L ,白细胞 32 .3× 1 0 9/L ,血小板 65 6× 1 0 9/L ,中性中幼粒 0 .0 3,晚幼粒 0 .0 6,杆状核 0 .1 3,分叶0 .47;嗜酸分叶 0 .0 3,嗜碱分叶 0 .0 8;晚幼红细胞占0 .0 5 ,淋巴细胞占 0 .1 4,单核细胞占 0 .0 1。骨髓增生活跃 ,粒系 0 .65 ,红系 0 .2 5 ,原粒 0 .0 1 ,早幼粒0 .0 1 ,中幼粒 0 .0 3,晚幼粒 0 .0 5 ,杆状 0 .2 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进一步探讨DBA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对9例DBA患者进行研究。结果:9例DBA患者中,5例伴发先天畸形,4例身材矮小。初诊时Hb为(26~57)g/L[(43.3±10.7)g/L],MCV为80.3~112.5fl,网织红细胞比例均<1%,其中8例<0.5%,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66.7%患儿为O型血。全部病例骨髓检查红系增生低下0.5%~1.0%。7例患儿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6例患儿NK细胞比例降低或为正常低限。治疗以单纯激素口服为主,失访1例,余全部病例均对激素治疗完全有效,其中3例现已完全缓解。结论:本病为少见先天遗传性疾病,起病早,贫血重,多伴发身体畸形。诊断的主要指征是红细胞、Hb、网织红细胞比例减少及骨髓红系增生低下,而粒系及血小板增生正常;次要指征为婴幼儿期发病,并发先天畸形及身材矮小。本病国内临床诊断主要为排他性诊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起效快,治疗反应率高,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Jacobson等报导一例持续高热,由B-(19)病毒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特点. 患者,女,18岁,1994年8月出现疲劳、关节痛疼、胃肠不适、皮肤斑丘疹,后因发热持续103°F、疲乏加重伴头痛、口腔溃疡、腹泻和体重减轻于11月住院。经全身CT检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莱姆病、链球菌、结核等血清和病原学诊断结果均阴性;仅细小病毒B_(19)血清检测出现IgM和IgG抗体阳性。1995年1月又对其进行了HIV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巴尔通体病原检测,结果均阴性;但发热、关节疼、疲劳、昏睡、慢性贫血各症持续;3月份首次采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4年1月~1989年1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167例,其中病毒性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肝炎后再障)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危象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以极重度贫血入院,伴有意识障碍,经过输注洗涤红细胞后意识转清。行血常规及血型检查时血液自凝,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血红蛋白最低为19.2g/L,网织红细胞计数为0.002,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升高,Coombs实验阳性,Hams实验阴性,红细胞/粒细胞CD55、CD59抗原表达正常,免疫球蛋白IgG、IgM升高,补体C3下降,冷凝集素实验阳性,颈部淋巴结活检示Castleman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提示PRCA。确诊为Castleman病并发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环孢A等免疫抑制剂联合辅助血浆置换综合治疗措施,患者疾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Castleman病并发重型温冷双抗体型AIHA及PRCA危象临床少见,疾病诊断应强调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对各种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以免误诊漏诊。多种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及积极的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实施,能够提高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国内仅数例报道。现将我院于1989年2月收治1例再障4年后转化为MDS(RAEB→RAEB—T→AL),报道如下: 患者,男,32岁。因头晕、乏力伴心悸、气急4年余加重半月,于1989年2月收我院。患者自1985年初头晕、乏力伴皮肤粘膜紫癜2月余,血象为Hb50g/L,Ret0.6%,WBC3.2×10~9/L,Plt4.0×10~9/L。分类:N50%,L47%,B1%,E2%。拟诊再障收某院检查。髓象示:髓片脂肪滴较多,增生低下,粒系仅见少量成熟细胞,淋巴细胞增高(占54%),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浆、网状细胞易见,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再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7岁,以"皮肤紫斑伴发热、牙跟出血1周"为首发症状于2010年8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关节疼痛史,无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散在紫斑,未见皮肤色素沉着及发育异常,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腔多发血泡,咽稍红,扁桃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1.7×109/L,淋巴细胞0.82,RBC 4.6×1012/L,HB 126g/L,PLT 141×109/L.网织红细胞0.005;CD55/CD59阴性,糖水试验、酸溶血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均阴性,输血前抗体筛查反复检查未见异常;LDH正常,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淋巴细胞、CD4+T细胞/CD3+ CD8+T细胞均正常.铁蛋白67 ng/m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19.
NK是一组有别于T、B细胞的独立的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和免疫调控作用。NK活性在再障时的变化国内已有报道,而同时检测再障病人的NK计数及活性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7例再障病人做了外周血NK计数和活性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合并妊娠病例之间的影响和临床处理的见解不一.现将我们1983~1990年17例再障合并妊娠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慢再)14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急再)3例,年龄21~38岁,孕期中位数20周(16~40周). 二、妊娠与再障发病时间妊娠前罹患再障者13例(均系CAA),妊娠期4例(CAA1例,AAA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