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伏盛夏,一些地区有娘家人要为已出嫁的姑娘送扇子的习俗.因为"扇"与"善"谐音,送扇子是希望姑娘能"生个善子".除了体现父母的关怀之外,扇子本身对健康的作用可能是这一风俗得以流行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胡献国 《养生月刊》2010,31(2):170-171
《红楼梦》中有芋头美食。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写道:一夜大雪后,地上大雪竞积了一尺多厚,大观园的姑娘们集中在暖香坞.吃烧鹿肉,即景写诗。姑娘们非凡的才情、敏捷的思维、奇逸的诗兴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在即景联诗时.各人房中的丫环们都送了衣服来,袭人也遣人送了衣服来,  相似文献   

3.
扇子,最早称“要”,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据说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起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障扇”。据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长柄扇,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  相似文献   

4.
乐在功中,就是说,有功才有乐,无功便无乐;若想得真乐,最好练“乐功”。 先天健康法就是快乐功,怎样才能练好快乐功?如下一首诗可以作答: 乐中求净(静)净(静)生乐, 静中求净净生静; 倘若失去净与静, 乐便无根亦无茎。 人生好比一棵“善树”,可称“人生之树”。“净”为善树之根,既是“善”的根源和目的,又是“善”的手段;“静”为善树之本(茎),即树干,既是“善”的状态和结果,又是善的手段。静的一般含义,是宁静、安静、人静、虚静等,但我们认为,静的主要含义,应是动态的适应、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乐”为善村的…  相似文献   

5.
胡献国 《气功》2010,(2):170-171
《红楼梦》中有芋头美食。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写道:一夜大雪后,地上大雪竞积了一尺多厚,大观园的姑娘们集中在暖香坞.吃烧鹿肉,即景写诗。姑娘们非凡的才情、敏捷的思维、奇逸的诗兴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在即景联诗时.各人房中的丫环们都送了衣服来,袭人也遣人送了衣服来,  相似文献   

6.
无声 《东方养生》2011,(9):140-141
岁已立秋.北京有句老话,说“一立秋,把扇丢”.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凉爽,在炎热暑季不离手的扇子可以丢到一旁了,很有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味道.我的一位酷爱收藏的好友,每当盛夏来临都会通过快递送我一把纸折扇.竹质的扇骨,洁白的扇面上错落着几个闲情逸致的阴阳印迹,倒也雅致.  相似文献   

7.
壮族“甜茶”是壮族人民的传统饮品,有很多讲究的茶礼。壮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亲时,姑娘就给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男青年饮“甜茶”,就表明姑娘同意了;如果没放糖,则表示不同意。这种表达的方式,既特别又含蓄。  相似文献   

8.
练功为什么必须重德!福建骆庭萱“百功德为先”,强调“德”对练功的重要性。佛家讲“德”,是基于“因果”关系,认为善“果”是由善“因”而来的;道家讲“德”是认为“德”为“道”之门,无“德”难人“道”;儒家讲“德”,强调只有首先“正心”,才能“修身”,而后...  相似文献   

9.
在对洛阳龙门石窟药方的研究中,从古代文献中发现了今已不复存在的“龙门山胜善寺药寮的记载。《范太史集》卷三十六“龙门山胜善寺药寮记”写道:龙门距洛城十五里,其西山有浮屠祠,曰“胜善”。兴于唐开元,而坏于五代。迄本朝太平百余年诸祠稍复葺,而胜善寺尤古,未...  相似文献   

10.
温长路 《气功》2011,(8):699-701
【解题谈俗】 河北民俗,七月十五,有外公、外婆为外孙“送羊”的风俗。最早是送小羊羔的,后来就变成送用面做成小羊羔状而被称为“羊糕”的食品了。它的用意是取羊羔跪乳的启发,以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11.
“扇子有风,摇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此乃人所共知的《扇子谣》,说明持扇消夏之重要。 赤日炎炎,树梢不动,一片静寂,只有聒耳蝉鸣。斯时,摇扇池河之畔,观鱼消夏,何等惬意。  相似文献   

12.
善饮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之道不胜枚举,诸如“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书画养生”等。以下介绍的则是“善饮养生”。  相似文献   

13.
组工 《养生月刊》2012,(3):276-277
“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襟怀.”炎热之时,扇儿轻摇,清风舒怀,心旷神怡. 扇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自古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扇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扇添光彩.扇子五花八门,如南朝江淹写的是纨扇:“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宋之问对纨扇也有吟咏:“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唐人张祜的《白竹扇子》吟咏的是竹扇:“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华轻.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唐人刘禹锡写的是团扇:“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再见.”宋代陆游对团扇也有吟咏:“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元代郑元佑《赵千里扇面写山次韵》赞的是折扇:“宋诸王孙妙盘礴,万里江山归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毅衣薄.”折扇,还是中外交流的产物,北宋时苏东坡就曾得到几把高丽的白松扇,并赋诗云:“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  相似文献   

14.
开心果     
各有所爱东东:“我现在同时爱上了两位姑娘,一位漂亮,却很穷困;一位富有,长相却一般。哥们,依你看,选择哪位比较适合?”蛋蛋:“当然选漂亮的那位,钱毕竟是无关紧要的。”东东:“太好了,我也有这想法。我现在就去向漂亮姑娘求婚。”蛋蛋:“等等,你能告诉我那位富有的姑娘的家在哪里吗?”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为女儿的我,一直羡慕母亲善“忘”。特别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母亲在“忘”与“不忘”之间,拿捏得很有分寸。时常心底纳闷,母亲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善于健忘的人”呢。  相似文献   

16.
《素问·藏气法时论》是《内经》论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都与四时、阴阳、五行密切相关的名篇。其中“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见《黄帝内经素向》,147页,1963年人卫横排本,下引同)一节经文的误读与讹字,部分已有注本订正,有的则尚未引起人们重视,兹就管见所及试作讨论。1.顾氏校仇的得失。林亿校释上述经文时,征引《甲乙经》、《千金方》、《气交变大论》等文时,尚未出现改“善饥”为“善肌”的情形。他注《气变变大论》“岁上太过……甚则肌肉康,足瘦不收,行善痪,脚下痛”等文时说:“按《藏气…  相似文献   

17.
1 未病先防 未雨绸缪,保身长全,也就是“无病重防”之意,此乃“未病先防”第一要义。而防病之道,养生为要,“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相似文献   

18.
王蒙莎 《东方养生》2010,(3):110-115
一个来自台湾的姑娘,一个汇聚300颗“心”的行为艺术,一段段“相缝”背后的有趣故事,曾在并且会一直不断地默默在这个城市上演。如果命运要安排那么一次机会。让我们“随缘相缝”。  相似文献   

19.
盛誉 “北方人参,南方海马”——海马又名水马、虾姑、马头鱼、龙落子鱼.在中药里属于比较名贵的补品。《本草纲目》对它的描述很是温隋:“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难产及阳虚多用之,如蛤阶、郎君子之功也。”中国古代医家都是出色的文字_T作者.常常把人类疾患和药物习性做暖融融的连类比附。《本草新编》把海马归为虾的一种,说它“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催生也”。还说海马不论雌雄,“皆能勃兴阳道”,大力推介海马的药效。  相似文献   

20.
《素问》“心掣”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心掣”探赜无锡市中医医院中研所陆曙(214001)关键词:《素问》,心掣,胆心综合征“心掣”语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心掣”究属何证,历来阐释欠清,故就其含义、病机及临床意义探析如下。关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