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应用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引流液的细致观察及对T型管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根芳 《全科护理》2009,(5):410-410
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48例术后应用T型管引流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T型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应用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8例胆道术后应用T型管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根芳 《家庭护士》2009,7(5):410-410
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慧群 《上海护理》2006,6(5):36-37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应用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经造影胆道正常,夹管24 h后无不适,方可以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阻断了肝肠循环,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1]。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0月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124例,并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我们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4 d~7 d,腹部拆线后带管回家,4周后…  相似文献   

6.
对42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进行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闭管试验、拔管前后的观察护理,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本组未发生T型管护理并发症,53例胆汁内有泥沙样结石的患者经冲洗后没有发生T型管阻塞,3例胆汁漏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56例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进行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闭管试验、拔管前后的观察护理,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本组未发生T型管护理并发症,2例胆汁漏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胆道手术后选择性不放“T”型管的200例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胆总管探查后必须置“T”型管引流,以保证胆汁通畅,防止胆瘘。我科自1985年12月~1996年12月,行胆道手术选择性不放T管200例,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病人恢复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男引例,女149例,男:女1:3,年龄27~76岁,平均55岁,其中50岁以上者138例。200例均经CT、B超确诊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胆囊结石、胆道蛔虫。其中胆总管下端结石144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54例,胆道蛔虫2例。1.2病例选择。胆总管结石多伴有胆总管末…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胆漏是此类手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时发生,甚至做二次手术,一旦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达28.6%。本科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53例患者因各类肝胆管手术而留置T管引流,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有效防止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般技术     
盯。4。。80,引该,在外科手术中的应娜/程永素/护士进修杂志一1987,2(2)一3‘ 置管意义:“T”型管,常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使胆汁引流至体外,降低胆管内压力,使胆管内炎症迅速消退,使感染性胆汁,不逆流到肝内,防止术后胆总管狭窄、梗阻,对泥沙样结石手术又无法取净的病人,术后可通过“T”型管灌注药物,促使排石,部分输尿管手术,也置“T”型管起引流及支架作用。导尿管:泌尿系统发生梗阻时,弓!起排尿障碍,需用导尿管来解除梗阻。常用的有:普通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菌状导尿管、花瓣导尿管。其它引流管:1、橡皮引流管:常用于腹部手术、脑…  相似文献   

11.
许金荣 《现代康复》1998,2(4):327-328
本着重对胆总管引流并发症的研究.目的在于据醒年轻的临床外科医生.不容忽视临床通常采用的“T”型管引流并发症.同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轻视甚而盲目地取消长期以来被广大临床工作公认的行之有效的“T”型管的应用,作认为二均会带来不应有的并发症。近几年来这种情况临床上时常发生,值得一提。章重点就“T”型管闭塞、“T”型管过早脱出.胆总管造瘘后酸中毒综台征、胆总管造瘘后肝下积液等常见的并发症进行丁详细的阐述及深入的刊论.并就“T”型管引流并发症如何防治以及对“T”型管制作材料的改进,减少组织异物反应能够有所进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胆道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手术方式多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若对T型管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管周感染、胆管脱出、胆道感染、胆道出血、发热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因此对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做好T型管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胆道手术后经T型管每日引流出胆汁约500~800ml,胆汁大量丢失可发生水电解质失衡.为防止电解质紊乱,促进病人顺利康复,我科从1990年11月至今,对30例胆道手术病人术中置放双腔T型管,术后行胆汁回输术,收到较好的效果,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引流,大量胆汁由此丢失,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鉴于此,作者等自行设计双腔T型管进行胆汁内引流,自1991年5月至1999年3月经临床观察23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术后在手术部位放置引流管,可使渗血排出体外,促使炎症消退,感染减轻,从而使创口早期愈合。引流管的选择、放置部位、长度以及管子的硬度,都影响着手术的成败,切口的愈合,有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将其应用介绍如下: 一.“T”型管1.意义:“T”型管常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使胆汁引流至体外,以降低胆管内压力,避免胆汁漏出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使胆管内炎症迅速消退;还可使感染性胆汁,不逆流到肝内,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可防止术后胆总管狹窄、梗阻;对泥沙样结石手  相似文献   

16.
“T”型管引流术是胆管手术后病人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它对于保证手术效果,防止胆道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T”型管引流的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胆管术后“T”型管引流病人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6岁~58岁,平均47岁;胆管结石18例,胆囊癌8例,胆管囊肿3  相似文献   

17.
T型管早期造影夹管的临床护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型管的合适夹管时间以减少胆汁丢失的方法.方法将9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引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夹管组在术后4~6天行T型管造影显示通畅后即行夹管;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术后2周造影再夹管,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夹管组胆汁丢失量、胆汁中丢失的电解质的含量、输液量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造影,早夹管能减少胆汁的丢失,并发症少,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夹管时机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采取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夹闭T型管,即术后患者无发热,胆汁转为澄清,酌情夹闭T型管,先于进食前后夹管2h,逐渐增至白天夹管夜间开放,如患者无不适转为全日夹管。试验组根据术后胆总管压力监测结果确定夹管,即当胆总管压力小于2.1kPa(21cmH2O)时夹闭T型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经T型管监测胆总管压力,胆管流量及流量阻力,比较两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夹管时间及闭管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胆管流量、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胆管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夹管和闭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术后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T型管夹管时机可以促进胆道功能尽快恢复,可使T型管的夹管和闭管时间明显提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普通外科     
921282330例T型管胆道外引流护理/马侠//护理学杂志一1992,7(2)一64~65 1.牢固固定T型管,防止脱出。2.严密观察并记录胆汁流量及性质。量过多可能是由于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量过少可能是T型管堵塞或肝功能不良;胆汁颜色过淡、过稀表示肝功能不良;混浊表明有感染;有泥沙细渣说明有残余结石。发现上述情况应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3.T型管玻璃接头和像皮接头的管腔应足够大,绝不能以输液接头·203·直接连接。并要定期消毒更换。4.T型管腹壁引出口要经常更换敷料,防止感染。5.引流瓶应密封无菌,定期更换。参1(马侠)921283 145例胆肠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胆道内置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立明  彭毅  王秋生  冷希圣  周汉新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46-1148,11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月~2005年6月共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6例,其中70例因肝内外多发性胆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较严重的胰腺炎等放置T管引流外,其余96例术中确诊已取净结石、无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内置管引流取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放置内置管引流手术时间为45~237min,平均98min。术后胆漏4例,引流2~4d自止,无需特殊治疗;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当日行再次腹腔镜手术结扎止血成功。内置管除3例不能自行排出,于术后1个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外,其余93例患者内置管均自行排出。随访3个月~4年均未发现胆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防止胆道高压,保证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应于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