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宝宝的快速长大,只喂母乳、牛奶、鸡蛋黄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尤其是当孩子长到8个月时,消化系统逐渐成熟.消化液增多,胃的容量逐渐增大,多数孩子已长出2~4颗乳牙,这时应添加肉类食品,其中动物肝食物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肝退黄颗粒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患儿均采用西医对症支持处理结合和肝退黄颗粒治疗。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好转状况,及黄疸消退、肝脾肿大恢复的时间与程度,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及肝脏彩超。结果:治疗2周后所有病例黄疸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各项实验室指标皆有所下降,肝脏肿大逐渐缩小,治疗4周后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结论:和肝退黄颗粒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积健脾方联合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瘀血阻滞型)行TACE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化积健脾方口服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4~+、CD3~+、CD4~+/CD8~+改善情况,比较2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等营养指标改善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4~+、CD3~+、CD4~+/CD8~+,各项营养指标Hb、Alb、TP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70.0%,观察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25.0%,观察组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积健脾方联合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及NF-κB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10只),大鼠经ANIT诱发急性胆汁淤积模型组(30只)、造模成功后茵陈蒿汤灌胃中药组(30只),其中中药组和模型组又按灌服ANIT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分为3组,每组各10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和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活动量、进食、精神状态及毛色均有明显改善。与空白组比较,中药组与模型组大鼠均出现ALT、ALP、GGT、TBIL的迅速升高,中药组24 h与模型组24h比较,ALT及TBIL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48 h后,中药组与模型组ALT、TBIL均达到高峰,且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72 h后,中药组与模型组ALT、TBIL均较同组造模48 h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造模后24 h及48 h两个时间点比较,中药组的ALP、GGT均低于模型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至造模72 h后,中药组ALP、GG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同期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病理显示各时期中药组较同期对照组小肠结构改变较轻;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中药组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可以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一般状况和肝功指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轻肝脏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