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农民。因发现皮下结节3年多于1989年12月11日入院。一年前曾食过“米猪肉”,无排绦虫节片史。家人无绦虫病和囊虫病。  相似文献   

2.
高展 《中外医疗》2013,32(10):189-190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流行地区,有绦虫史或食用生猪肉史,大便检查发现绦虫妊娠节片。在流行区,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者应考虑脑囊虫病的可能。皮下无痛性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血、脑脊液囊虫免疫试验阳性,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CT/MRI、脑室造影等特殊检查资料,患者有便绦虫史或食用"痘猪肉"史等均可作为诊断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以南瓜子和槟榔并用治疗绦虫患者21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21例均有食囊虫肉的史和食半生肉类的习惯,男17例,女4例,年龄8~61岁。本组患者的一般症状均较轻微,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18例有大便中排出节片的病史。主要根据排节片病史和显微镜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对驱出的绦虫鉴定结果,15例为猪肉绦虫感  相似文献   

4.
<正> 脑豚囊虫病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多发病之一,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本病一直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有人倡用吡喹酮治疗。现将我们用吡喹酮治疗24例脑豚囊虫病的资料报告如下,并就脑脊液等改变在疗效观察中的价值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7例,女7例。发病年龄为4—55岁,21—40岁的13例(54.2%)。农民占1/3。既往有便绦虫或虫卵史的8例,有皮下囊虫结节的14例(12例经活检证实)。另有3例无皮下囊虫结节者均  相似文献   

5.
高桂平 《中原医刊》2007,34(13):62-62
目的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囊虫病的发病率。方法对107例有皮下结节的病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猪囊虫病,同时对有绦虫病史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绦虫病与皮下囊虫结节、癫痫发作出现时间和食米猪肉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绦虫病2年内出现皮下结节者81例占75.50%,2年内出现癫痫发作者37例占34.58%,仅32.71%的病人有明确食米猪肉史,而67.29%的病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入囊尾蚴。结论患绦虫病后要及时进行驱绦虫治疗并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感染为囊虫病,应对有绦虫病史者进行长期的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6.
<正> 脑豚囊虫病患者一般除了脑部损害的临床表现外,多数还有皮下或肌肉豚囊虫结节、食“米猪肉”或便绦虫节片史。这类患者因合并存在周围型豚囊虫病,故诊断较易。但还有一部分患者,他们既没有周围型豚囊虫病的症状,又没有绦虫感染病史,这类单纯型脑豚囊虫病临床诊断常相当困难。本文报告近3年来我们所诊治的15例单纯型脑豚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早期诊断问题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南瓜子、槟榔合用治疗各类绦虫病8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南瓜子、槟榔合用治疗各类绦虫病86例,对57例有排节片史的猪、牛带绦虫、西里伯瑞列绦虫等病人驱虫效果达100%,33例脑囊虫患者试验性驱虫仅有12.21%驱出虫体。微小膜壳绦虫1例用此法排虫不彻底。有3.48%患者对硫酸镁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所致疾病,临床分为癫痫型、脑炎型、颅内高压型及精神异常型等。典型的多发脑囊虫,有食“米猪肉”、排节片史、皮下结节,结合头颅MRI、CT检查,抗囊虫抗体检查等往往得到确诊,诊断不困难。但是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单发脑囊虫病更易误诊,常误诊为:脓肿、囊肿、肿瘤等。现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具有代表性的单发脑囊虫病3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囊虫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而脑囊虫病则是人体寄生虫病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 ,为了能更好地辅助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脑囊虫病 ,现将 1995~ 1999年 9月经我院确诊的 70例脑囊虫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脑囊虫病人中 ,男 46例 ,女 2 4例 ,年龄15~ 6 0岁。病程 1~ 12年 ,其中皮下结节 6 8例 ,癫痫发作 6 3例 ,头晕头痛 2 5例 ,局部肢体抽搐伴麻木 2 3例 ,伴有绦虫史 2 1例。本组 70例脑囊虫病人经血和脑脊液囊虫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阳性 ;6 8例皮下结节者活检均见囊尾蚴 ;70例病人作脑CT…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体猪囊虫病在我省,特别是在农村发病率颇高,治疗药物,虽有槟榔、雷丸等,但效果未能肯定。我们观察用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的总有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年龄1-10岁1例,11岁-20岁10例,21-30岁39例,31-40岁45例,41-50岁27例,50岁以上者18例,共140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8例,均系住院病人,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者1年。临床分型皮肤肌肉型95例,脑囊虫型45例。病人均以皮下结节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报告为依据。未行腰穿检查。定为脑囊虫的病人除有皮下结节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佐证外,均有癫痫发作史,在接受治疗前,在有关医疗单位就诊,有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免疫试验为依据,并排除了其它脑部疾病。25例病人有便绦虫史。治疗方法吡喹酮口服20mg/kg/日,体重超过60公斤者按  相似文献   

11.
脑囊虫病是一种对人身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尤其是合并颅内压增高者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值得引起重视。对颅内压力正常的脑囊虫病患者,抗囊虫治疗的疗效一般比较满意,而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抗囊虫治疗则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提出一些看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性196例,女性54例;年龄3~65岁,其中20~60岁203例,占81%。病程3个月~17年,其中1~5年197例,占79%。有便绦虫史112例,占45%;有食“米猪肉”史68例;既往无便绦虫史又无食“米猪肉”史者110例,约44%。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脑囊虫病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1978年1月~1991年6月共收治脑囊虫病患者196例,其中老年人脑囊虫病22例,占11.2%。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18例,女4例;60~64岁16例,65~69岁6例;农民16例,工人2例,其它4例。病程1~20年,患者均来自皖北地区。有食米猪肉史者3例,既往有排肠绦虫节片史者8例。  相似文献   

13.
脑囊虫病虽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广西也不鲜见。现将我们1986年3月至1994年2月收治42例脑囊虫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4例,年龄在16~61岁之间,以青壮年发病多见,农业人口34例,非农业人口8例。1.2 流行病史:有吃米猪肉史24例,排绦虫史4例,潜伏期为3~12个月,病程3个月~7年。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1984年以来,我科用丙硫咪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良好。颅压高型是重要类型之一,部分患者颅压增高症状甚为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及时正确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报告丙硫咪唑、吡喹酮治疗颅压高型脑囊虫病各3例的疗效。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24~55岁;农民5例,工人1例:均无食痘肉史,既往有排绦虫史者3例;病程最短40天,最长1年半。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  相似文献   

15.
正绦虫病是由猪、牛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囊虫病是由绦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部组织引起的疾病。二者均属肠寄生虫病。1诊断依据(1)上腹部或满腹隐隐疼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大便或内裤上有白色节片。病久则形体消瘦乏力。(2)有进食未煮熟或生的猪、牛肉史。(3)大便可见带状白色节片,镜检发现绦虫卵。肛拭涂片检查阳性率较高,尤以牛肉绦虫为著。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摸清绦虫病在我市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74~1980年间在市区和郊区调查582,273人,发现绦虫病患者为666人。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采用逐户询问排节片史及其症状。凡是近3个月内绦虫的妊娠节片随大便排出或自动从肛门逸出,经治已排虫体者均诊断为绦虫病患者。结果与讨论一、绦虫病的人群分布在调查的582,273人中发现绦虫病患者666例,其感染率为0.11%(见表1) 据来则民记载猪肉绦虫病感染率为0.1~0.5%;牛肉绦虫病感染率大约为0.1~1%;王福溢也记载猪肉绦虫病感染率为0.1~0.5%;牛肉绦虫病感染率为0.5%左右。我市感染率亦符合此范围。  相似文献   

17.
<正> 脑豚囊虫病是一种多发性脑寄生虫病,以癫痫型、颅压增高型和脑底脑膜炎型居多。本文报告精神障碍型15例。临床资料一、男12例,女3例。发病年龄13~53岁,平均36.5岁,20~49岁占86.7%。平均于发病后1.5年出现精神症状,仅1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9例有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豚囊虫病,2例有便绦虫史。均无精神疾病家  相似文献   

18.
猪绦囊虫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寄生虫病。近几年来,发现此病呈上升趋势。此病对人危害甚大,严重的造成死亡。为进一步了解绦囊虫病人群分布特点及发病原因,以便为我市绦囊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对1989年以来教研室积累的绦囊虫病人330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128例绦虫病人,202例囊虫病人,均来自市区及外县,呈点状分布。 1.2 诊断:以粪便内发现绦虫节片或虫卵为绦虫病的确诊依据;皮肌型囊虫病人以发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囊虫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有效药物。1978年Thomas H报导应用吡喹酮对实验性牛囊尾蚴病有疗效。并指出吡喹酮能否作为囊尾蚴的化学治疗药物,需通过广泛的现场试验来决定。作者于1980年3月至今,应用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今报导如下: 一、病例选择: 凡有皮下囊虫结节或伴有癫痫发作史或颅内压增高者,经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猪囊虫病者,为治疗对象。本文报告中单纯皮下肌肉囊虫19例,皮下及脑囊虫并癫痫16例,其中2例并伴有囊虫性假性肌肥大症,皮下及脑囊虫并颅内压增高3例(眼底视乳头有  相似文献   

20.
熊英  李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4):31-31,35
脑囊虫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对人体危害极大。近二十余年江西省出现散在脑囊虫病患者 ,并于近十年内发病人数有增多趋势。现结合文献对江西省 1980年至2 0 0 1年 7月 2 1年来收治的 8例脑囊虫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2 1~ 6 0岁。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9年。农民 7例 ,工人 1例 ;7例农民均与家畜有密切接触史 ,其中 1例有出省打工史 ,余均在本土生活 ,无出省史。 8例中有 2例进食未熟透猪肉史 ,1例曾进食“米猪肉”史。 2例有排绦虫史 ,其中一例呕吐物中发现有绦虫。患者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