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胆囊癌较少见,仅占全部胆管手术的1.4%。现将几年来收集的16例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49~82岁。均经临床、穿刺、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穿刺5例,手术病理证实11例。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9例,皮肤及巩膜黄染5例,消瘦2例。既往有胆囊炎及胆石症7例,右上腹触及包块6例,大小为3~8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边缘不清楚。肝大2例,黄疸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红素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为1)直接征象:结节、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和形态改变;2)间接征象:相邻脏器或组织受侵、肝转移、转移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胆结石.结论:全面分析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可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超声和磁共振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中医院2005~2008年收治的69例胆囊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胆囊癌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合56例(81.2%);CT符合54例(78.3%);MRI检查38例,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合30例(78.9%)。结论:超声是诊断胆囊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疑似胆囊癌有转移时,CT较超声更有用。MRI在胆管梗阻时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CT对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8饲胆囊癌患者术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CT表现为:直接征象:胆囊腔内结节灶6例、肿块14例及胆囊壁增厚8例;间接征像:相邻脏器或组织受侵12例、肝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2例及胆结石22例。结论:全面分析胆囊癌CT的直接征像与间接征象,可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胆囊癌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发病率约占所有癌症的 1% ,处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其恶性度较高 ,早期诊断困难 ,病死率高。本文总结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3~ 1997年经术后病理确诊的 34例胆囊癌病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 :本组男 13例 ,女 2 1例 ,男女比为 1∶1.6 2 ;年龄 39~ 75岁 ,平均 (58.4± 10 .7)岁 ,50岁以下 8例 ,50~ 75岁 2 6例。1.2 临床表现 :病程 2 0天~ 13年 ,其中表现为上腹痛者 2 3例 ,腹部包块 5例 ,消化功能紊乱 3例 ,黄疸 12例 ,消瘦贫血 3例。1.3 术前诊断 :术前确诊 14例 ,其中…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螺旋CT增强扫描可发现胆囊腔内强化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的强化等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正>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简称胆囊癌)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相混淆。因此发现晚,预后差。现就手术活检确诊的95例胆囊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其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1资料与方法95例胆囊癌标本均为1990—2010年间手术活检确诊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57例,男女之比为1:1.5;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36例原发性胆囊癌进行误诊分析,提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关系及鉴别方法。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之间有一定关系,应在术前、术中进行鉴别。结论:凡术前诊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病人,均应、疑及胆囊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胆囊结石与原发性胆囊癌——30例胆囊癌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总结原发性胆囊癌30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胆囊癌多期增强扫描及各期图像重建的CT表现,并与国内赖旭峰等报导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原发性胆囊癌中壁厚型8例、腔内型5例、肿块型12例,其强化特点为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即原发性胆囊癌的多期增强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和肝脏,且强化时值延长.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强化特征及不同的后处理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囊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增强CT征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术前21例患者均行CT增强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9%。结论胆囊癌CT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准确的对胆囊癌分型、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疗法,治疗组采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率为100%;治疗组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1年后生存患者27例,占90.0%,3年生存患者22例,占73.3%,5年生存患者12例,占40.0%;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1年后生存患者23例,占76.7%,3年生存患者14例,占46.7%,5年生存患者3例,占10.0%,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癌患者采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癌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腔内肿块型23例(44.2%),厚壁型12例(23.1%),胆囊区肿块型10例(19.2%),混合型7例(13.5%)。结论: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胆囊癌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管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其临床表现没有典型性,发现时常属中晚期,预后极差.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预后非常好.笔者对本院1997--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早期不易发现,螺旋CT增强扫描可发现胆囊腔内强化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的强化等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率,现将我院自1998~200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胆囊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的胆囊癌患者47例。全部病例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对其临床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癌多发于老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相似,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指标,而B超检查是胆囊癌诊断最常用的手段,但术前检出率低。大体检查,当呈弥漫性生长时,肉眼观很难与慢性胆囊炎鉴别。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结论:胆囊癌起病隐匿,临床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预后差。病理诊断时要多处取材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结果:56例共发现病灶87个。其中肝左叶33个,右叶64个。肿瘤大小0.5~17.9cm,平均4.2cm。结论:螺旋CT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及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是成人最常见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73%~85%,多发生于40~4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占第3位,在女性占第4位,近年世界各地肝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此肝癌的研究受到全世界的重视。CT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2003年4月-2005年12月,28例患者在本院经CT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均经病理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