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囊实验研究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毛囊是一复杂的再生系统,它与机体其他再生系统有众多的类似之处,选择恰当的研究模式及动物模型对成功进行毛囊研究至关重要。对国外有关毛囊的研究模式、模型和体内外实验作一概述,以期对毛囊问题做到客观全面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毛囊再生机制及毛囊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毛囊是皮肤的基本结构之一,是人体皮肤中生长毛发的重要组织。毛囊的损失或损伤可以导致头发稀疏、白发、脱发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毛囊再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毛囊的结构和功能,重点阐述毛囊再生的机制和过程,总结了已有的关于毛囊再生的研究成果。毛囊再生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治疗脱发、实现个性化美容等。本文强调毛囊再生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小鼠触须毛囊外根鞘(ORS)在体外培养再生的最适双氢睾酮(DHT)浓度,通过检测Dermo-1、CD11b探索其对毛囊外根鞘再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冰冻切片技术HE染色观察毛囊外根鞘在不同DHT浓度培养条件下的再生程度,利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Dermo-1、CD11b在最适DHT浓度条件下在毛囊外根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浓度为10-5mol/L、10-6mol/L的DHT对毛囊外根鞘体外再生起抑制作用,但10-9mol/L的DHT促进其体外再生。并且Dermo-1、CD11b在毛囊外根鞘再生过程中均有表达。结论 毛囊外根鞘在体外培养第5天时再生的结构最完整,10-9mol/L的DHT与体内浓度最为接近,毛囊干细胞对创伤修复和组织结构再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12):913-913
多年来,毛发的周期及其调控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主题之一。了解毛囊所具有的周期性退化和源于干细胞的再生特性,有助于理解组织的内平衡和再生。目前,诸多参与调控、触发、激活或抑制毛囊退化和再生过程的诸多因子已被证实。作者用phototrichograms,每月对10名脱发或非脱发的男性志愿者进行了14年的跟踪检测,总共分析研究了930个毛囊的行为,记录了大约9000个毛囊周期。  相似文献   

5.
毛囊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是由孙同天、Lavker和Cotsarelis等提出了隆突激活假说,明确了其定位的部位,是少数几种成体干细胞首先被明确定位的干细胞之一,并逐步得到了验证。毛囊干细胞不仅可以分化为毛囊上皮细胞,而且可以分化为皮脂腺细胞、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其分化过程是干细胞分化为短暂倍增细胞,最后分化为终末分化细胞。近年来进一步证明了毛囊隆突部也是多种干细胞的居住地,包括黑素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存在同步化激活的机制。Wnt/β-catenin是毛囊发育、再生循环的基本信号通路,使毛囊在再生过程出现着色一致的毛发。诱导和重建毛囊形成是组织工程皮肤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是诱导毛囊形成的条件,因此,维持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特性主要有细胞团块法、低黏附性培养板(或高分子材料膜)法、悬滴培养法和胶原凝胶成球法,以实现体外重建毛乳头的目的。毛囊组织工程在体外还不能真正诱导形成,现有的毛囊再生或新生的成功方法还是须移植到动物体内,才能形成完整毛囊并产生毛发。主要方法有移植小室法、混合游离细胞注射法和皮瓣法。诱导毛囊形成比较成功的细胞是啮齿类动物来源的胚胎或新生鼠毛囊细胞和人胚胎毛囊细胞,成年人头皮毛囊来源细胞目前仍未能诱导出毛囊新生或再生。  相似文献   

6.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F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再生能力、高度增殖潜能、可多向分化且来源丰富的慢周期标记滞留细胞,可促进表皮、毛囊和皮脂腺再生。得益于其来源丰富、易获得、可于体外扩增、无需基因操作、不会形成肿瘤和无伦理限制等特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优势。Wnt、Shh、Notch和BMP等信号通路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在干细胞稳态调节、表皮发育和毛囊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途径的失调可能导致毛发脱落或者肿瘤的发生。本文综述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类及其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化以及影响毛发再生的生物分子途径,为毛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靶点。  相似文献   

7.
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皮肤附属器。毛囊周期更替使其成为研究器官再生机制的主要模型,其核心是毛乳头,毛囊上皮、表皮干细胞协同对毛乳头信号做出反应。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毛乳头内新的分子调控机制,发现毛乳头是脱发和毛发再生的治疗靶点,鉴定其中新的分子靶点将有助于脱发的治疗。该文对毛乳头中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毛囊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聚糖。多配体蛋白质糖参与毛囊的胚胎发育过程 ;多能聚糖与毛囊生长周期和毛囊再生能力有关 ;基底膜蛋白聚糖通过毛囊免疫系统来调节毛囊生长周期 ;核心蛋白聚糖则与毛囊生长期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9.
毛囊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聚糖。多配体蛋白质糖参与毛囊的胚胎发育过程;多能聚糖与毛囊生长周期和毛囊再生能力有关;基底膜蛋白聚糖过 通过毛囊免疫系统来调节毛囊生长周期;核心蛋白聚糖则与毛囊和生长期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培养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毛囊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诱导毛囊再生和支持毛囊生长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毛囊器官型培养和裸鼠移植技术,观察不同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表达较强,传代6代后减弱。用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在毛囊器官型培养模型中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移植到裸鼠后可见较为完整的毛囊形成。用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直接注射到裸鼠皮下,也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发现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与其表达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强弱相关。结论 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并且与其表达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1.
毛囊黑素细胞在形态分布、抗原表达及功能作用上与表皮黑素细胞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受角朊细胞、激素和紫外线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白癜风皮损中表皮黑素细胞缺失,而毛囊黑素细胞成为其色素恢复的再生来源;相反,斑秃时毛囊黑素细胞受累,而表皮黑素细胞不受影响。研究影响毛囊黑素细胞生存和病变的因素及其机制将对了解白癜风和斑秃的病因、发病机理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DPC)是一群位于毛囊基底部的真皮源性细胞,在毛囊发育和周期性再生调控中起主导作用[1-3].  相似文献   

13.
毛乳头是毛囊的真皮部分,凝集性生长为其特性之一,有诱导毛囊形成和再生的能力[1]。研究证实,凝集性生长的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e cell,DPC)分泌大量蛋白样因子,形成网络,共同调节其他DPC、外根鞘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2-3];这些分泌性蛋白质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途径发挥作用,全面系统研究分泌性蛋白有助于全面认识、分析和解释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4.
皮肤是哺乳动物最大的器官和第一道防护屏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毛囊作为皮肤附属器之一,其正常的形态生成及周期性生长可维持皮肤正常功能、促进创伤修复、修饰外观等。毛囊作为一个功能性微器官,其发育及再生受到各种信号分子的动态调控,比如Wnt/β-catenin、BMP、SHH、Notch、EDA、noggin、DKK-1/4、Hox、FGF、IGF、PDGF、TGF等,但这些分子通路的具体作用机制及相互作用仍不清晰。本文对近年毛囊发育及再生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这有助于理解毛囊生长的信号调控机制,并为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裸鼠重建毛囊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民政部和毛囊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器官型培养技术和裸鼠移植技术,将培养的毛囊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头皮(或包皮)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制成胶原凝胶,再接种于毛囊上皮上段、下段和球部细胞,进行体外增习移植试验,结果 在毛囊毛乳头细胞与毛囊各段上皮细胞的器官型培养中均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毛囊真皮鞘细胞凝胶上培养的毛球部细胞也重建出毛囊样结构。移植到裸鼠皮下后则可见较为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室移植法重建小鼠毛囊,观察细胞成分对毛囊再生的影响。 方法 取0 ~ 2 d的C57BL/6乳鼠背部皮肤,胰酶消化后分离表真皮,再分离出毛囊上皮细胞。实验分表皮细胞混合毛囊胚芽组、真皮细胞组、表皮细胞混合毛囊胚芽 + 真皮细胞组、毛囊上皮细胞 + 真皮细胞组。用小室移植法接种于裸鼠背部,并于移植后1、2、4、8周观察变化,HE染色观察毛囊组织学形态。 结果 小鼠毛囊细胞移植1周时,背部小室开始脱落,伤口结痂;2周时除表皮细胞组外,另3组均长出了短小的毛发,镜下可见毛囊样结构;4周及8周时除表皮细胞组外,均长出了正常的毛发,表皮细胞与真皮细胞混合组及毛囊上皮细胞与真皮细胞混合组毛发生长情况良好,优于单独的真皮细胞组。 结论 毛囊细胞小室移植后可形成新的毛囊,上皮细胞及真皮细胞在毛囊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毛囊; 毛囊重建; 鼠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将新鲜分离的新生小鼠皮肤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上有效重建毛囊的新技术。方法新生C57小鼠取其皮肤,将表皮和真皮细胞分别分离并混合,做成高浓度的细胞悬液,移植到免疫缺陷鼠NU/NU,CB-17 SCID,NOD SCID上,观察皮肤再生情况。结果细胞移植2周之后,伤口处肉眼可见黑色皮肤形成,3周后长出大量毛发,8周后观察重建的毛发维持良好状态。没有移植细胞的对照观察到伤口愈合但没有毛发形成。组织学分析显示再生的皮肤含有成熟的毛囊和毛干并连有皮脂腺及真皮毛乳头,并且新形成的皮肤不仅有表皮层和真皮层,还有皮下脂肪层,表明移植的细胞可重建完整的皮肤。细胞移植到三种不同的免疫小鼠NU/NU,CB-17 SCID和NOD SCID上,毛囊重建的结果相似。结论创建了一套分离和移植皮肤细胞的技术,可在免疫缺陷鼠上高效地重建毛发。该技术可以用于毛囊再生的研究,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毛发的周期及其调控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主题之一.了解毛囊所具有的周期性退化和源于干细胞的再生特性,有助于理解组织的内平衡和再生.目前,诸多参与调控、触发、激活或抑制毛囊退化和再生过程的诸多因子已被证实.作者用phototrichograms,每月对10名脱发或非脱发的男性志愿者进行了14年的跟踪检测,总共分析研究了930个毛囊的行为,记录了大约9000个毛囊周期.作者发现,不管脱发程度如何,所谓的毛囊周期的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变化很大,从几周到数年,所有的毛囊均明显地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同时还观察到,每个毛囊具有一种自发、随机的行为,每一阶段持续时间的概率对应对数正态方程式.尽管确定性的模型可以预测毛发生长期、静止期和kenogen阶段的平均持续时间,但不能计算出这些阶段持续时间的波动.考虑到这一特有的动态学改变,研究者应该重新审视毛囊退化-再生的整个过程.传统上的毛囊周期分为:毛发纤维组织产生(生长期,anagen)、退行(退化,catagen)和休眠(静止期,telogen)的3个连续阶段,在人类,其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3年、3周和几个月.被称为"外生期"的阶段独立存在于毛发的其他周期.在该期间,棒形纤维释放活跃,对毛发生长期的初始阶段没有直接影响.毛发脱落后,观察到毛发周期的80%为潜伏期,即排除存在于外生期的毛发与生长期新生毛发出现之间的期间.这个时期被称为kenogen,它的持续时间平均为2~5个月.有趣的是,如果退化期是指从生长期到静止期的转变,那么从静止期到生长期的转变特征没有被命名,只用生长期阶段来概述.实际上,根据资料表明,生长期阶段包括一个菲常快速而活跃的形态发生过程,以及一个随之而来的持久、稳定的纤维组织产生状态.事实上,毛囊的稳定时期(静止期和生长期)是被短而高度活跃的重塑期、退行期和再生期干扰中断.因此,如果退行期阶段(regression phase)被称为退化期(catagen),作者建议将再生期(regeneration phase)阶段称为"neogen",以便于突出这个非常重要的动态和短暂过程的特性.休眠、再生、纤维产生和退行的整个过程应包括4个主要连续阶段,即静止期、neogen、生长期和退化期.其中neogen和退化期这两个阶段非常短暂,而静止期和生长期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Wnt10b诱导再生毛囊的表达特性及诱导作用机制。 方法 HEK-293细胞内扩增并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Wnt10b过表达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皮内注射至C57BL/6J小鼠背部皮肤,在处理后2.5、5、7、9、14、28 d时取材,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毛囊结构特征、信号通路表达特征及增殖特性。 结果 HE染色发现,AdWnt10b处理组从第5天开始出现新生毛囊结构,正常生长,第28天左右进入退化期。免疫组化染色发现,AdWnt10b处理组从处理后5 d开始新生毛囊具有AE15表达,随着毛囊生长而增加,至处理后28 d开始减少。在AdWnt10b处理后5 d,观察到β连环素的核表达,Lef1特异性表达于毛芽和毛母质部位,且全为核表达。在AdWnt10b处理后28 d,Lef1表达减弱。AdWnt10b处理后2.5 d即可见Ki67表达于表皮和毛囊外根鞘。处理后2.5、7、9、14 d均在隆突区见到Ki67的表达;从处理后7 d开始,Ki67表达于毛母质细胞。 结论 Wnt10b诱导的再生毛囊具有正常的毛囊结构,Wnt10b激活了经典Wnt信号通路,其作用的靶细胞是毛囊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20.
该项研究是建立和评估一个能加速表皮伤口愈合的人皮肤器官培养模型。同时进一步研究了40例新鲜分离的自体毛囊外根鞘角质形成细胞和培养的异体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这一模型中对表皮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