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年1月至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童最常见的结肠病变。由于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使病变肠段不能松弛,呈痉挛状态,粪便通过障碍。近端肠管逐渐扩张肥厚。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X线表现。以期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钡灌肠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结果  16例充盈像时均未见到明显的狭窄段及扩张段。 7例排钡像观察到狭窄段及扩张段 ,但狭窄段不典型 ,7例观察到相当于狭窄段处肠管略僵直的管壁。直肠壶腹部较相邻结肠窄。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造影时X线表现不典型需加照排钡像  相似文献   

4.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23):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12):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 26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其中有16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20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6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24 h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程度判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通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60-1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7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17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其中有13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16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1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段局限性切迹,24小时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靖中 《吉林医学》2011,(34):7393-7394
<正>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由于先天性神经节细胞缺少而致肠段狭窄,继发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由于肠管持续痉挛,造成狭窄从而失去正常的蠕动功能,使肠黏膜增厚、水肿、肠壁扩张,造成巨结肠段,因反复便秘、腹胀、呕吐从而影响患儿正常生长。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回流灌肠,可取得良好效果并可缓解症状及维持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诊断的重要性.方法:使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28例.结果:所有病例在腹部立位或平片上均有不同程度腹部膨隆、肠积气、肠管扩张等表现.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可见明确结肠痉挛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其中短段型6例,占21.4%;常见型 15例,占53.6%;长段型4例,占14.3%;全结肠型1例,占3.6 %;不典型巨结肠2例,占7.1%.不典型巨结肠加照24 h排钡像见不同程度钡剂残留.结论: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安全、有效、便捷,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方法,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性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新生儿的腹部X线平片及钡灌肠影像资料。结果 8例腹部X线平片均显示异常,均有全腹小肠胀气,伴气液平面6例,无1例结肠充气扩张;钡灌肠表现为结肠细小,宽径0.4~1.0cm,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管呈细绳状。钡灌肠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6例,3/4诊断准确。结论腹部X线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钡灌肠可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及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检查法改进的一点体会青海省儿童医院段顺生,雷有链,殷麟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下消化道发育畸形、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孩,主要原因是某段肠管的肠壁肌层内神经细胞先天性缺如或咸少,使该段肠管处于不能松驰之痉挛状态并失去正常的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改良结肠造影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文华  潘正航 《华夏医学》2007,20(3):469-470
目的:探讨改良结肠造影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的诊断价值,提高术前X线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先天性巨结肠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改良后结肠造影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X线腹平片上都有肠胀气扩张等不全性低位肠梗阻表现。X线钡灌肠均可见明确的结肠痉挛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其中常见型19例,占57.6%;短段型7例,占21.2%;长段型5例,占15%;超短段型合并肛门狭窄1例,占3%;不典型巨结肠1例,占3%。结论:X线结肠造影安全、简便、有效,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4~1996年我们采用国产CF—1型及美国外科医疗器械公司GLA-60型胃肠侧侧吻合器,对1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施行了改良巨结肠根治术,其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9例,其中女8例,男11例,年龄最大30岁,最小2岁。病史2~30年,其临床表现均有腹胀、便秘反复发作史,术前全部经钡灌肠确认为先天性巨结肠常见型,术后病理切片报告切除肠管的痉挛段无神经节细胞。2手术方式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0~15d及术前周口服肠道抑菌剂作常规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前准备,患者仰卧位,在全麻下施行改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左下腹套正中切…  相似文献   

14.
在儿外科的护理工作中,回流灌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特别是在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过程中,灌肠效果对疾病的根治和术后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先天性巨结肠系结肠和直肠远端缺乏神经节细胞,致该肠段痉挛狭窄,近段结肠继发性扩张、肥厚,引起便秘、腹胀等低位性肠梗阻的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需要回流灌肠维持较正常的排便,为手术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易素梅 《吉林医学》2013,34(9):1732
目的:分析X线检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HD)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相关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ADH患者行钡灌肠X线影像检测的表现,并与病理学检测相对比,探讨其对于诊断的价值。结果:ADH主要X线影像学表现为在直肠部见狭窄长度为3~9 cm的局限性狭窄,并且其近端结肠壁可见明显增厚、肠腔不同程度扩张,最宽达到21 cm,扩张段和痉挛段间可见圆锥或者是漏斗型的长约2~7 cm的扩张移行段。合并有粪石者12例;病变段肠管作病理检查,神经节细胞主要呈稀少、变性者23例,缺如者8例。结论:钡灌肠检查是临床确诊AHD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方案地制定提高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CT及病理表现。方法对22例先天性巨结肠进行CT扫描。结果对先天性巨结肠普通x线表现腹部立位片多显示低位结肠梗阻,钡剂灌肠可见到典型的长痉挛段和扩张段。CT检查有其独特的表现,结肠不同程度的扩张、直肠肛管段管壁不规则增厚、邻近脏器受压变形移位,合并一些脏器的缺如。结论cT对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欢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95-796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出现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石彩晓 《中原医刊》2004,31(12):61-62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1886年Hirschprung首先描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症,因而又称Hirschprung's病。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居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它是由乙状结肠远端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使肠道呈持续性痉挛状态,粪便不能排出,导致近段结肠代偿性扩张,肥厚而成巨结肠。传统的治疗为婴儿期采用扩肛、灌肠来帮助排便,待一岁以后再行巨结肠根治手术。我院外科自1988年开展了在新生儿期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 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郭春梅  李亭  王军  何平 《四川医学》2013,(10):1612-1612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7个月.因反复发热10+d,拒食,腹胀入院.患儿数次因腹胀就诊,经对症治疗好转.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可见肠型.患儿大便较为困难,常数日解一次大便.腹部平片示:腹部膨隆,结肠肠曲积气扩张,以横结肠积气扩张明显,立位见气液平.钡灌肠造影示:直肠距肛门约5cm以上可见长约8cm狭窄段,管壁显示毛糙,其上方结肠扩张明显,直径约3cm,结肠扩张最明显处直径约为5cm.请结合临床或影像检查,考虑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儿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改良soave术,切除狭窄段肠管,将结肠断端与齿状线上肛管切缘缝合固定,术后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第3周开始并坚持扩肛治疗3个月,患儿恢复情况良好,腹胀消失,恢复自主排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