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顾2005年以来针灸治疗焦虑症的相关文献,总结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优势及选穴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焦虑症针灸治疗方案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从传统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针刺结合心理疗法、其他疗法及焦虑症的针灸选穴特点进行综述。文献资料归纳显示,焦虑症针灸临床治疗选择最多见的是百会、神门、印堂、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焦虑症的针灸治疗选穴突出了辨病论治、专病专穴的选穴方法,强调了中医脏腑辨证及情志疾病"从心、脑、肾论治"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2.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近年来,针刀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表明,针灸理论选穴配合针刀治疗,直接采用针刀松解,以及针刀联合其他疗法,如药物、推拿手法等,均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卡压,恢复腰椎力平衡,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自行回纳,缓解临床症状。“从筋论治”骨关节疾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了传统针刺技术和现代手术理念的小针刀,正是“从筋论治”的工具。本文围绕三者的相关性展开讨论,并基于“从筋论治”理论探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焦虑症现代文献的经穴运用特点。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焦虑症的近15年文献基础上,建立以腧穴为主的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使用经脉和穴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焦虑症以督脉和膀胱经选用的腧穴最多,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头面颈项部位,交会穴和原穴等特定穴的应用广泛,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本神-神庭,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以百会、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和太冲为主穴的针灸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针灸治疗焦虑症具有局远配合、循经远端取穴、重用特定穴等选穴特点,组方规律为辨病与辨证、辨症相结合,其结果可用于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疗法治疗焦虑症的选穴规律。方法用计算机检索近10年国内采用针灸治疗焦虑症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合格文献95篇,涉及91个腧穴,使用频次共为810次。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焦虑症所选取的经络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为主;局部选穴主要以头部、上下肢及背部穴为主;选穴以百会、内关、神门、太冲、印堂、四神聪、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合谷、神庭最多;特定穴以交会穴使用最多,其次为原穴及输穴。结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焦虑症仍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选用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从心论治、从脑论治、营卫学说、辨证论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田从豁名老中医从医60余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笔者有幸跟随田老学习以针灸为主治疗疾病的经验,现将其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经验做一剖析。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块”、“游风”等。《诸病源候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瘾疹”。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或因久病,气血耗伤,血虚生风,气虚内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田老认为荨麻疹当从风从血论治,针灸以祛风止痒、养血润燥、调和营卫为原则,善用背俞穴来调理五脏六腑之气血,用脐周四穴补肾以调理先天,标本同治。1从风论治荨麻疹的主要症状为痒,…  相似文献   

8.
王江杰  郭义 《针刺研究》1998,23(4):321-323
针灸穴位组方同中药的方剂学相比,虽然也包括了理、法、穴、技等几个方面,但却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其原则规律进行阐述探析者亦较少。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学习,将针灸配穴组方规律归纳入“四对”和“四辨”,即对因论治、对机论治、对症论治、对位论治以及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时论治,并从每一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以期从整体上揭示配穴组方的原则规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笔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从肝脾经论治糖尿病的新思路,将治疗的重点定位于肝脾经,主穴定位于原合穴和背俞穴,方法采用针灸、耳压、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增添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相关文献。采用Note Express2建立相应数据库,并对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1篇,包含针灸处方56首,涉及十四经腧穴50个,取穴总频次287次。其中可作为主穴的腧穴49个(225次,占98.0%),可作为配穴的腧穴23个(62次,占46.0%)。高频主穴有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印堂,高频配穴有足三里、太冲、内关、神门、丰隆,循经取穴以督脉、膀胱经、心包经和心经为主。结论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强调从心脑论治,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主要采用循经取穴,辅以对症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6.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证素等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证素的概念,证素与证候、证名、病因、病位、病势、病机、病理等概念的区别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