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雌二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10和100μmol/L)对oxLDL(4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70% ̄93%,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应关系,17β-雌二醇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TNF和IL-6可引起间隙增大,甚至细胞脱落;并且随着TNF和IL-6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培养液中ACE和LDH水平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雌二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衣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以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对oxLDL(4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70%~93%,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17β-雌二醇1  相似文献   

4.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以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胆固醇酯薄层层析法,观察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DNA合成和胆固醇酯含量的影响。结果:oxLDL抑制内皮细胞DNA合成,并与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100mg·L-1的oxLDL作用24h的内皮细胞掺入3H-TdR的dpm数为不加LDL组的48%(P<0.001),天然LDL(nLDL)对HUVEC掺入3H-TdR也有轻度的抑制作用。oxLDL降低HUVEC内胆固醇酯的含量,50mg·L-1oxLDL孵育的HUVEC胞内胆固醇酯含量是nLDL组的42%。扫描电镜发现oxLDL孵育的HUVEC形态发生改变,胞间连接减少。结论:oxLDL对HUVEC具有细胞毒作用,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胡厚源  陈运贞 《重庆医学》2000,29(5):385-387
目的:研究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影响及丙丁酚、17-β-雌二醇(E2)和尼膜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试剂盒检测HUVEC培养上清中NOS和ACE活性。结果oxHDL对HUVEC中NOS的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丙丁酚、E2和尼膜地平可减轻oxHDL的抑制作用,与oxHDL组相比,NO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以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胆固醇酯薄层层析法,观察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NEC)DNA合成和胆固醇酯含量的影响。结果:oxLDL抑制内皮细胞DNA合成,并与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100mg.L^-1的oxLDL作用24h的内皮细胞掺入^3H-TdR的dpm数为不加LDL组的48%(P〈0.001),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碘化钠(NaI)、促甲状腺激素(TSH)、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地塞米松(DEX)、肾上腺素等因子对Graves病(GD)甲状腺细胞(TEC)生成IL-6的影响。方法 以超敏ELISA方法,检测甲状腺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结果 单层培养的TEC能够产生高浓度的IL-6、TSH(10^3mU/L)、IL-1(10U/ml)、TNF-α(1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21/43),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主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  相似文献   

11.
将烧伤早期病人中性粒细胞(PMN)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孵育,观察内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变化和检测培养液中LDH、ACE、6-keto-PGF1α含量,以反映细胞损伤程度。并计数PMN与HUVEC粘附百分率。发现烧伤早期PMN可使HUVEC变形、细胞收缩、细胞间裂隙形成、胞浆出现小空泡、核固缩、部分内皮细胞从培养皿上脱落。培养液中LDH、ACE、6-keto-PGF1α含量升高。预先用CD11a/CD18单抗(mAb)和CD11b/CD18mAb处理PMN后,降低了PMN与HUVEC粘附百分率,HUVEC损伤也明显减轻,尤其是二者联合应用时。结果提示:烧伤早期PMN可引起EC损伤,损伤与CD11/CD18介导的PMN-EC粘附相关,应用CD11a/CD18mAb和CD11b/CD18mAb可部分阻断PMN对EC的粘附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应用植物药物成分蜕皮甾酮(EDS)进行防治的效果。方法 ①MTT法对培养内皮细胞琥碧酸脱氢酶活必的影响。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ET、NO、MDA、LDH、SOD测定。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ATP、ADP、AMP及能荷。结果 TNF与内皮细胞孵育后低浓度、早期内皮细胞被激活,随着TNF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探讨当归补血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及分泌GM-CSF和IL-6的影响,试图阐明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的机理。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将HUVEC与“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0、40、400μg/mL)一起培养,以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同时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M-CSF和IL-6进行测定。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泌GM-CSF和IL-6(P〈0.05),促进细胞进入增殖期(P〈0.05)。结论:①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发分泌GM-CSF和IL-6的功能。②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GM-CSF和IL-6的分泌。以上结论为当归补血汤益气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G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我们采用培养的原代HUVEC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IL-6组(50U/ml)、大剂理IL-6组(100U/ml),应用免疫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0-1)的表达。结果:IL-6组内皮细胞ICAM-1及V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  相似文献   

15.
EFFECTOFVERAPAMILONCa~(2+)INFLUXANDCVB3-RNAREPLICATIONINCULTUREDNEONATALRATHEARTCELLSINFECTEDWITHCVB3YangYingzhen;(杨英珍),GuoQi?..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MU1(自制抗CD3)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体外功能效应,方法:(地)以SMU16种不同浓度、IL-2、MCD3(丝裂性抗CD3)孵育PBMNC,观察细胞密度和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2)分别用SMU10.5mg/Lf、5mg/L、IL-2200kU/L培养PBMNC3d,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6、IL-8、IL-12、IFN-α及G-CSF水平。结  相似文献   

17.
P物质对嗜酸性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粘附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吴昌归  毛宝龄 《医学争鸣》1999,20(4):319-322
目的:探讨P物质(SP)对嗜酸性粒细胞(Eos)粘附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收集^51Cr标记的白细胞分析法观察人Eos对培养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作用。在实验中以不同浓度SP和SP+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分别预处理Eos,观察其对经IL-1β活化的HUVEC粘附性变化。以GR71251(NK-1受体阻断剂)和抗CD11b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它们对SP+PAF物影响。  相似文献   

18.
PKC抑制剂Ro31-8220对大鼠肝产生IL-6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n)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对枯否细胞分泌IL-6的作用。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Fgn;测定I-6采用[3H]-TdR掺入增殖法。结果:大鼠肝细胞(3×1O6/ml)与rhIL-6(0~100kU/L)孵育24h,刺激肝细胞分泌Fgn增加;Ro31-8220(0.1~10μmol/L)显著抑制枯否细胞释放IL-6。结论:提示IL-6是调节纤维蛋白原合成的重要细胞因子,推测PKC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枯否细胞分泌IL-6来降低Fgn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51Cr标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方法,分析它们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粘附效应和细胞团子(IL-4、rIFN、TNF)对该粘附的调控作用,并探讨这3种因子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可溶性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IL-4、rIFN、TNF之间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U266XG—7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2)IL—4、rIFN、TNF可提高血管内皮细胞表面CD54、CD44的表达,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内皮细胞分泌IL—6、G—CSF和TNF等因子。提示这3种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转移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雌二醇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及一氧化氮化合酶(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雌二醇作用于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定时间(1-24h)后的NO产量,采用Greiss反应测定代谢产物NO2的量及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雌二醇作用于HUVEC18hcNOSmRNA的表达,结果:100,30,10及1nmol.L^-1的雌二醇作用下,HUVEC分别于1,4,12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