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段不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段不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其特点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T波倒置、T波低平或T波假性正常化,心电图也可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大量资料表明,应用β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胸痛的发作频率。在缓解心绞痛和改善运动能力力面,β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的联合应用比两药单独应用更为有效。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选择取决于识别主要的发病机理。 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提供了一个区别心绞痛不同发病机理的方法。有心绞痛主诉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既有伴胸痛发作的ST段压低,也有相同数量的不伴胸痛的ST段压低这些无症状ST段压低的意义还不清楚。作者  相似文献   

3.
[病例] 女,68岁.因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因致心绞痛发作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心电图示:Ⅲ、aVF导联中T波双向,Q-T间期延长,诊断为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予抗凝、扩张冠状动脉、降压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于第3日晨患者进食油条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针刺样疼痛,被迫停止进餐.急查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中T波压低,S-T段斜形下移,心率54/min.即给予吸氧、罂粟碱静脉注射、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等治疗,4分钟后缓解.之后连续2日均在进食馒头、馄饨过程中出类似症状.改流质膳食配合治疗后,心绞痛未再发作,1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侧1:男,73岁。胸痛、胸闷间断发作15年。劳累、情绪激动及受寒易发作。多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1992年5月胸痛时心电图报告ST段上抬,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在某医院心血管病房监护抢救,病情稳定后出院,诊断为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1993年1月18日再次发作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报告下壁急性心肌损伤型改变,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本院。经休息、吸氧,并用消心痛或易顺脉口腔内喷雾,每次胸痛约半小时后慢慢缓解。体检:血压16/9.5kPa,营养中等,心率88/min,律齐,心尖及其内上方有Ⅱ级收缩期杂音,肺无异常。心电图:ST…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63‘2岁。符合WHO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型心绞痛5例,恶化型心绞痛5例。临床有反复发作的胸痛;心电图示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心肌酶学检查正常。住院期间口服消心痛或倍他乐克、硫氮革酮及小剂量阿斯匹林,同时有8例接受硝酸甘油静滴,2例接受消心痛静滴,治疗5~7天。其中有3例在接受硝酸甘油治疗5天后,又接受了小剂量肝素(75mg)治疗5天。经上述治疗后均仍有频发心绞痛发作。1.2治疗方法采用国产尿激酶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50ml,30min静滴完毕,每日1次…  相似文献   

6.
患者51岁,静止时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12个月,每日发作1~5次。自发性心前区疼痛发作时,监测导联V_5可见ST段抬高,连续酶学和心电图监测已除外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硝酸盐治疗无效。改服异搏定,每次80毫克,日四次。给予异搏定后24小时内,症状迅速消失,观察2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8岁,因患2型糖尿病、冠心病住院。住院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第3天夜间因心前区疼痛痛醒,心电图示Ⅱ、Ⅲ、aVF,V3~V6导联ST段压低02mV,T波:V3~V6倒置.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台服,心前区疼痛缓解,测血糖为2.6mmol/L。此后两次出现夜间胸痛,测血糖分别为32mmol/L,3.0mmol/L.患者有头晕、心慌、手颤。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60ml后症状消失。此后适当补糖,血糖控制在65-7.1mmol/L,未再出现心绞痛,住院16天出院。讨论低血糖是本例发生心绞痛的诱因。出现心绞痛时血糖降低,补糖后不含服硝酸甘油也能使心绞…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陈××,女,50岁。因间歇性前胸痛伴肢体麻木二天,于1990年2月19日急诊入院。心电图报告: 第一次心电图(图一): Ⅱ、Ⅲ、aVF呈qR型,ST段抬高2~4.5mm,T波直立;Ⅰ、aVL的ST段压低2~3mm,aVL的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左胸导联V_2~V_5的ST段轻度上斜型压低,惜未作右胸导联。诊断:早期(或超急性期)下壁心肌梗塞。第二次心电图(图2):Ⅱ、Ⅲ、aVF显示病理性Q波,S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蛭通脉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西医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西医+参蛭通脉汤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ST段压低最大值、ST段压低的导联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患者采用参蛭通脉汤治疗,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栓溶解疗法是治疗上的一项重要进展。常用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是最近被证实的一种药物。静脉输入t-PA似乎是最有前途的疗法,但可能仍需与其它有效疗法合用。血栓溶解疗法在入院前应用尚未大规模探索,但入院期间应用看来是安全和有效的.适应征:缺血性心绞痛持续30分钟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发作不超过4至7小时;三个部位只少有一个部位ST升高0.1mv以上:三个下壁导联有二个;六个心前导联有二个;I和AVL;或与后壁损伤相一致的V_1~V_4ST降低。绝对和相对禁忌征:(1)出血性疾病;(2)近4周内胃肠道出血;(3)近6周内中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8年以来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58例,针对其早期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伴有此种心电图改变都应高度怀疑合并有右室梗塞(RVI)的可能。 1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心电图均具有损伤性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并伴有ST-T的动态演变。全部资料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0~84岁。陈旧性或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塞、心室肥大、心包炎、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等影响ST段改变的病例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ST段压低的测量方法:以T-P段为等电位线,从j点后开始测量并记录V_1~V_6导联ST段压低的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对20例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试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0.2(52-68)岁。均为住院患者。其中并发原发性高血压14例,糖尿病10例。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生心绞痛,并且有:①胸痛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③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在正常范围内;④应用口服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抬抗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48小时后仍胸痛反复发作。1.2治疗方法应用国产尿…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加量导致肝损害、肌溶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5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憋闷3年、加重1个半月,于2008年11月24日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患者3年前出现心绞痛,查心电图V3~V6导联ST段压低0.1~0.2mV。给予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药物等治疗后胸痛消失,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辛伐他汀每日20mg,此后多次查肝脏酶学、心肌酶等正常。1个半月前再次发作心绞痛,  相似文献   

14.
短期内大量吸烟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男,18岁。因发作性胸痛10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0小时夜间睡眠中突发胸痛、胸闷,伴出汗,持续约20分钟自行缓解。3小时前再发胸痛,性质同前,较前加重,持续约1小时未缓解,急诊到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 mV,V1~6导联ST段抬高0·1~0·4 mV。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1小时后症状好转,转入我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记录。查体:体温37℃,脉搏90/m in,呼吸20/m in,血压110/80 mmHg。意识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m 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法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天;对照组40例,用极化液(GIK),每天1次,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2.5%,心电图总有效率65.0%,对照组分别为57.5%和4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NST)及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lt;0.01)。结论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杏丁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1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杏丁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中静脉滴注 ,1次 /d ,连用 14d ;对照组 5 0例 ,硝酸甘油注射液 5m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脉滴注 ,1次 /d ,连用 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2 .0 %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0 .0 % ,对照组分别为 6 7.0 %和 32 .0 %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 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 (NST)及 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 (ΣST)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杏丁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安全用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ACS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左主干病变导致ACS组)17例和B组(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导致ACS组)20例,2组患者胸痛发作时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血管与相应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A组在Ⅱ、Ⅲ、aVF、V2、V3、V4、V5、V6导联上相应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ST段在aVR、V1导联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上aVR、V1导联ST段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对ACS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阳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给予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ST段压低导联数、ST段压低值总和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抑制心绞痛发作,并改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9.
常规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进 《临床荟萃》1998,13(17):808-809
临床工作中,右胸导联(V_3R~V_5R)目前仍未列入常规心电图(ECG)检查中.右心梗塞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右胸导联上ST段的改变,如V_4R导联ST段抬高幅度≥lmm.但V_aR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短,约50%在发病10小时内降至正常,同时一些医院对急性心梗患者未能加做V_3R~V_5R导联心电图.容易漏诊右室心梗(RVMI).为此,常规ECG诊断RVMI日益受到关注,为解决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并相继报道常规ECG诊断RVMI的一些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刺五加注射液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凤义  陈焕春 《临床荟萃》2003,18(13):745-746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6 6例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6例 ,用刺五加注射液 6 0ml加入 10 %葡萄糖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10天 ;对照组 30例 ,用极化液(GIK) ,每天 1次 ,连用 10天。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0 .6 %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9.4 % ,对照组分别为 5 6 .7%和4 3.3%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 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 (NST)及 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 (∑ST)均有明显改善 ,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