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术,部分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分别采用NIHSS及CSS对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0.5h、6h、24h及48h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患者临床病情变化。结果:28例(87.5%)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0.5h明显改善,NIHSS及CS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11.13±7.11分及23.12±4.36分降为5.32±4.31分及10.12±3.22分;18例(56.25%)单纯进行脑血管造影者术前及术后6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2例患者术后0.5h、6h两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术后24h评分明显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术前。结论:脑血管造影术能明显改善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高压注射血流冲击有可能成为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安远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8例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肌力恢复情况、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Fugl 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缓解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肌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2014年本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另加用尤瑞克林,1次/d;对照组仅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用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NIHSS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常规CT扫描Aspect评分指导下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2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的变化,采用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22例患者中,不同程度的再通20例,再通率达90.9%,术前NIHSS评分为(13.36±5.92)分,术后1周的NIHSS评分为(10.01±8.2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随访,mRS评分预后良好13例(59.1%),有5例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出血率为22.7%,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9.1%。结论:对于Aspect评分≥7分,给予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的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率高,能降低致残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26例AIS患者资料,分析即时取栓效果,对比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并分析术后90 d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26例进行支架机械取栓的AIS患者中23例(88.5%)成功获得血管再通,采用脑梗死溶栓分级评分(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scale,TICI)进行评估,达到3级或2b级为血管再通;26例患者中3例(11.5%)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15.4%)出现临床死亡。(2)出院时NIHSS评分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0 d有12例患者(46.2%)达到良好临床预后(mRS 0~2分)。结论: 使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导致的AIS可获得较高的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但部分病例预后差,提示应更加严格地筛选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阜阳市人民医院及其分院收治的卒中后吞咽障碍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 结果 2组有效率实验组为93.75%,对照组为71.88%,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其认知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用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 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30 d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时可优先考虑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不仅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时,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第75天,依据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第30天和第75天的ESS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够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影响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状况,根据术后90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血管内治疗术后90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22例(40.7%),预后不良组32例(59.3%);术后72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率9.3%,病死率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OR=1.091,95%CI:1.002~1.188,P=0.046)评分与良好预后呈负相关,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ostcirculation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11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功能恢复状态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rthel量表(Barthel index)(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对患者出入院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探究上述因素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着临床影响。结果 接触过中风120知识宣传(是vs.否)(OR=0.276,95%CI:0.097~0.784)、就诊时间(OR=1.108,95%CI:1.009~1.216)、居住方式(合居vs.独居)(OR=0.259,95%CI:0.08~0.841)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接触过中风120宣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前NIHSS评分、mRS评分要低于未接触过中风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验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161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天,余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前后定期(入院当日、第7天、第14天、第21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机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指数行为能力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量表评分对48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康复治疗采用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全部完成评定。治疗1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erg-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MESSS评分及ADL评分、HAM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高压氧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β和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和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及早期高压氧疗.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和14天检测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治疗后第7、14、28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依达拉奉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和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高压氧疗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3):54-59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rTMS组另加超低频(10 M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水平、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量表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及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6 scale,SF-36)评分变化情况。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rTMS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NIHSS评分、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SWAL-QO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SF-36总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NSE血清水平、NIHS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与ADL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超低频rTMS治疗可降低血清NSE水平、有效改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以及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美托康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美托康组、葛根素组及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三组在梗死分型、梗死面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其他治疗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分别于入院当日、第7天、第14天、第21天评定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机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比较疗效。结果:2周后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美托康、葛根素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指数行为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好于该两药的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atuonal institute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g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 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71±2.43)较对照组(7.86±3.65)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2组患者的Fugl-Meg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真实世界中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西南地区9个卒中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等,根据术后90 d mRS 评分将患者分为良好预后组(mRS≤2分)及不良预后组(mRS>2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经过术后90 d随访,良好预后(mRS评分≤2)率为43.5%(47/108),病死率为25.9%(28/108),血管再通率为95.4%(103/108),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8.3%(9/108).两组在术前后循环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posterior circulation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Pc-ASPECT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和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ore,BATMAN)以及血管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等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血管再通时间短的患者的良好预后率较高(P<0.05);血管再通程度好的患者病死率较低(P<0.05).结论 真实世界中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余健成 《吉林医学》2014,(19):148-14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耿昌  刘若训  于洪书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43-1543,158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阿魏酸钠,疗程14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神经缺损情况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MA(S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能力评分(ADL)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SFMA、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