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有1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子宫病灶切除术。13例术前彩超均提示子宫存在病变,其中8例(61.5%)术后病理提示为坏死组织,5例(38.5%)可见滋养细胞。8例无滋养细胞残留的患者中2例(25.0%)HCG阳性,5例术后病理可见滋养细胞患者中有4例(80.0%)HCG阳性,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虽以化疗为主,但手术治疗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核仁蛋白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术检测了5例正常胎盘,1例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22例葡萄胎,10例恶性葡萄胎,2例胎盘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和19例绒癌,发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核均数明显高于良性滋养细胞肿瘤(P<0.001),细胞滋养细胞中的AgNOR/核均数亦明显高于合体滋养细胞(P<0.001).同时发现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颗粒分布类型也不同,良性病变以弥漫型为主,而恶性病变以颗粒型为主,表明主要用于细胞遗传学的AgNOR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另一种给药途径.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以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给药方式治疗的3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用常规给药途径治疗效果不佳的3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2例痊愈出院,1例继续治疗.结论:静脉联合腹腔化疗对子宫穿破、盆腹腔病灶及术后局部复发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浙江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310006)赵承洛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tumor,GTT)具有胚胎绒毛滋养细胞的一些生理特性,如向母体组织血管浸润,放逐的绒毛滋养细胞可在母体血管内游走,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胎盘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病变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子宫切除标本、6例刮宫(宫腔钳取)标本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检查、免疫组化HPL、CK、PLAP、HCG、p53、Ki-67标记。结果:10例胎盘部位超常反应(EPS)中既往有人流史占70%(7/10),她们中胎盘粘连发生率为71%(5/7),前置胎盘28%(1/7),4例因大出血切除子宫。1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近期有水泡状胎块病史。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IT)在EPS中无明显异型,但侵蚀子宫肌层、血管,可造成组织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在PSTT中有异型性,组织出血、坏死较严重。IT对CK、HPL呈100%阳性表达、HCG<50%阳性、3例EPS Ki-67阴性、1例PSTT Ki-67弱阳性表达。结论:EPS是种植部位(IT)良性过度增殖结果,可能与先期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子宫平滑肌、血管变性,影响收缩功能或同时引发了凝血机制障碍是分娩大出血原因,及时去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PSTT为肿瘤性病变,与EPS及其他滋养细胞疾病鉴别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手术切除才能最终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宫穿孔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引起子中穿孔的原因是多样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旱期即具有破坏组织、侵蚀血管的特性,是引起子宫穿孔的原因之一,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导致的子宫穿孔在子宫穿孔病例中虽然占的比例较少,但并非罕见,国内针对这方面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子宫穿11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6 3年 1月~ 1998年 8月行保留生育机能手术治疗 19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中 ,年龄最大 31岁 ,最小 2 0岁 ,平均年龄 2 5 .2岁。其中侵蚀性葡葡胎 (侵葡 )Ⅰ期 2例 ,Ⅱa期 2例 ,Ⅲa期6例。绒癌Ⅰ期 3例 ,Ⅲa期 3例 ,Ⅲb期 2例 ,Ⅳ期 1例。手术适应证 :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经多疗程化疗子宫内仍存在 1~ 2个病灶 ,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水平不很高 ,子宫外病灶少或无 ,患者无法再耐受多疗程化疗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行子宫内病灶剔除术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引起的子宫穿孔 ,行修补…  相似文献   

8.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性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  相似文献   

9.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因肿瘤细胞具有亲血管性,极易因肿瘤侵袭血管而发生子宫病灶大出血。子宫病灶大出血较凶险,但保守治疗难以奏效,处理上比较棘手,其中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术、手术治疗为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病灶大出血的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术和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注意事项及出血处理后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1985年1月~2003年12月,因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而行子宫切除术的6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患者术前经短暂化疗后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均获完全缓解;因子宫穿孔或子宫大出血而急诊的患者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1例死于大出血;因产生化疗耐药,且考虑病灶主要局限于子宫的患者施行子宫切除辅助化疗;无生育要求者为缩短化疗疗程,行选择性子宫切除.结论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根据年龄、疾病类型及是否为高危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另一种给药途径。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以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给药方式治疗的3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用常规给药途径治疗效果不佳的3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2例痊愈出院,1例继续治疗。结论:静脉联合腹腔化疗对子宫穿破、盆腹腔病灶及术后局部复发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分析滋养细胞肿瘤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5例手术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的情况 ,重点分析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 ,并对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术前血 β HCG正常范围 ,肺X线片阴性 ,因子宫或宫旁占位行子宫切除术后 ,10 /10完全缓解 ;12例术前血 β HCG不正常 ,肺X线片阴性 ,因子宫或宫旁占位行子宫切除术后 ,8/12完全缓解 ,2 /12完全缓解后 2年半再次肺转移 ,经化疗后完全缓解 ,2 /12术后化疗耐药死亡。手术时间 :最短 1h ,最长 6 5h ,平均 2 0 2h。出血量 :最多 114 0 0mL ,最少 5 0mL ,平均 73 4mL ,其中大于 5 0 0mL 6例 ,小于 5 0 0mL 19例。 2例术中大出血 ,经髂内动脉结扎碘仿纱布盆底填塞 ,抢救成功。结论 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 ,手术在某些情况下仍有重要价值。术前应重视子宫旁转移瘤 ,术中积极处理大出血。  相似文献   

13.
 双侧附睾同时患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者较少见,现报告一例: 男 54岁教师,八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双侧附睾各有一肿块,均为花生米大,微痛,曾在当地医院行抗结核治疗近半年,无效。肿块逐增,感坠胀并疼痛加重。于是行右附睾肿块切除,术后病检为“恶性肿瘤”。术后第八天将右侧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14.
 原发于小肠的鳞状细胞癌较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57岁,于84年9月15日以“剧烈腹痛”急诊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立即手术,术中见距盲肠70cm处之回肠有一鹅旦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的包块,较实,连同肿块切除肠管约60cm,在局部动脉分叉处切取一蚕豆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伴有滋养叶细胞化生的子宫内膜癌却极为少见,由于其罕见性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子宫内膜混合性癌伴滋养叶细胞化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60岁,主因阴道不规律出血10天伴下腹痛5天、自觉下腹包块2天入院...  相似文献   

16.
滋养细胞肿瘤手术治疗的分析和探讨(附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分析滋养细胞肿瘤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手术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的情况,重点分析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例术前血β-HCG正常范围,肺X线片阴性,因子宫或宫旁占位行子宫切除术后,10/10完全缓解;12例术前血β-HCG不正常,肺X线片阴性,因子宫或宫旁占位行子宫切除术后,8/12完全缓解,2/12完全缓解后2年半再次肺转移,经化疗后完全缓解,2/12术后化疗耐药死亡。手术时间:最短1h,最长6.5h,平均2.02h。出血量:最多11400mL,最少50mL,平均734mL,其中大于500mL6例,小于500mL19例。2例术中大出血,经髂内动脉结扎碘仿纱布盆底填塞,抢救成功。结论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在某些情况下仍有重要价值。术前应重视子宫旁转移瘤,术中积极处理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中较常见的滋养细胞肿瘤。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及nm2 3 H1基因在正常早孕绒毛和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 ,以探讨其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关系 ,特别是对葡萄胎恶性变的预测价值进行了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18例 (侵蚀性葡萄胎10例、绒毛膜癌 8例 )为北京协和医院 1986年 8月~ 1999年3月急症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葡萄胎为同期收治的部分患者 ,共 2 0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滋养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在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HIFU治疗子宫单发肌壁间肌瘤30例,分别于HIFU术前、术后即刻、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检查,比较肌瘤周边滋养血管和子宫动脉PI及RI变化,并将术后3个月体积变化与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月及3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由术前的(40.92±28.58)cm3降至(27.48±16.92)cm3(P<0.001)和(15.57±17.72)cm3(P<0.0001),肌瘤HIFU术后即刻周边滋养血管RI增高(P<0.05),术后3个月滋养血管RI较1个月增高(P<0.01),术后1个月周边滋养血管PI增高(P<0.05),HIFU术后即刻较术前,术后3个月较1个月子宫动脉RI增高(P<0.001),PI增高不明显(P>0.05).子宫肌瘤HIFU术后1个月周边滋养血管RI增加率与术后3个月体积缩小率呈正相关(r=0.42),术后3个月周边滋养血管RI增加率与之呈正相关(r=0.33).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HIFU术后1月肌瘤周边滋养血管RI是预测早期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85~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2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6 12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治住院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从1985~1989年度的17.48%上升至2010~2011年度的56.74%(P<0.01);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呈下降的趋势,从 30.69%下降到1.75%(P<0.01);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等,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从≥60岁前移至<40岁,呈年轻化态势;子宫内膜癌<60岁的各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有所上升,也存在年轻化态势;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好发年龄无明显改变。卵巢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地域城镇高于农村,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农村高于城镇;前10年宫颈癌患者主要集中于城镇,构成比67.10%,后10年却主要集中在农村,构成比52.60%。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和输卵管癌收治的大部分为早期患者(Ⅰ~Ⅱ期),分别占66.24%、67.32%、51.40%、73.78%及67.90%;而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多数为中晚期(Ⅲ~Ⅳ期)患者,分别占56.26%及53.11%。[结论] 应重点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加大对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肿瘤标志物、诊治方法的研究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相似文献   

20.
石一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5):i0001-i0003
1998年,一种具有癌的特征但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及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不同的滋养细胞肿瘤被Kurman等命名为“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以前曾称之为“非典型绒癌(atypical chorio-carcino-ma)”及“多发性中间型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