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小儿伤寒31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解近期小儿伤寒特点.提高对小儿伤寒的认识、将我院1992年~1998年收治的小儿伤寒31例作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本文31例均为确诊伤寒病例.即所有病例均血培养阳性和(或川巴达试验阳性和(或)骨髓培养阳性。男18例.女13例.年龄~3a2例(6.45%).~7a5例(16.13%)。>7a24例(77.43%)。二、所有病例均发热.其中稽留热4例(12.90%)。弛张热1例(3.23%)。不规则发热26例(83.87%)。三、临床体征:肝大23例(74.19%).脾大15例(48.39%),玫瑰疹、相对缓脉各1例(3.23%)。四、实验室检查:WBC~4.0×…  相似文献   

2.
广西省玉林地区为G-6-PD缺陷高发区,该酶缺陷所致的急性溶血也较多见。现就收治的29例急性溶血症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6例,女3例。年龄3月~14岁,其中<1岁12例(占41.4%),1~5岁11例。全组均呈急性进行性贫血及酱色尿,发热27例,精神不振25例,巩膜及皮肤黄染13例,肝大(≥2cm)11例,脾  相似文献   

3.
1993年夏季我们地区伤寒流行,其中重症耐药伤寒21例,我科应用头孢三嗪治疗,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具有伤寒临床特征,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药敏试验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等耐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 1/12~12岁,其中6~12岁12例(占57.14%)。 二、临床特点 (1)病情重,热程长:21例入院前体温超过40℃,弛张热18例,稽留热2例,不规则热1例,5例伴有畏寒、肢冷、紫绀。入院前发热7  相似文献   

4.
谷江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4):239-240
肠穿孔为小儿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我院1986年4月~1998年2月共收治伤寒肠穿孔34例,现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临床资料 男22例,女12例;年龄9月至15岁,平均10岁,其中以10至15岁发病率最高(共26例);本组穿孔多数发生在伤寒病病程的第2至3周(共23例,占67.6%),1周内穿孔8例,3周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6年至1991年间共收治小儿药源性溶血性贫血53例。男46例,女7例。年龄1岁内26例,~3岁22例,~4岁3例,>4岁2例。原发病 痢疾及肠炎35例(66%),呼吸道感染17例(32%),伤寒1例(2%)。诱因 痢特灵36例(67.92%),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近 10年来儿童伤寒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92年 1月~ 2 0 0 2年12月临床确诊为伤寒的住院 43 2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 ,198例有消化道症状 (45.83 % ) ,肝大 3 4 5例 (79.86% ) ,脾大 86例 (19.90 % )。 2 66例出现并发症 ,并肺炎 12 9例 (2 9.86% ) ,伤寒肝炎 64例(14 .8% ) ,心肌炎 52例 (12 .0 4% ) ,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 0者 3 60例 (83 .3 3 % )。药敏试验显示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性明显下降 ,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几乎不耐药 ,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较多 ,几乎所有菌株均对第 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敏感。结论  6岁以上学龄儿童为伤寒主要患病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复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 0仍是儿童伤寒的主要指标之一。采用第 3代头孢菌素治疗儿童伤寒 ,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伤寒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婴幼儿伤寒不如成人伤寒或儿童伤寒典型 ,给诊断带来困难。现将我院 1993年 1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婴幼儿伤寒 2 3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8例。年龄 12 m o~ 36 mo,平均年龄 2 7.6± 8.1mo。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血、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或 (和 )肥达反应 O抗原、H抗原均≥ 1:16 0。二、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 ,体温 <39℃ 2例 ,≥ 39℃ 2 1例 ,其中弛张热 5例 ,不规则发热 14例 ,稽留热 4例 ,热程 8~ 2 6 d,平均 17± 5 .5 d。上呼吸道症状 12例 ,腹泻 6例 ,其中有粘液、脓血便 3例。脾肿大 8例 ,肝肋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川崎病 (KD)急性期患儿应用单次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IVIG) ,以期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病例资料 :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KD患儿 86例 ,其中男 5 2例、女 34例 ,年龄 5个月~ 7岁 ,均符合川崎病临床诊断标准[1]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A、B、C 3组 :A组 4 2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3 12±0 4 9)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6 2 7± 0 72 )d ;B组 2 3例 ,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3 13± 0 5 2 )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6 32± 0 5 1)d ;C组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3 15± 0 5 1)岁…  相似文献   

9.
小儿伤寒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1997年间,我院共收治小儿伤寒42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一般资料 男20例,女22例;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3岁6例(占14.3%),~6岁5例(占11.9%),7~14岁31例(占73.8%);来自农村28例,船民子女9例,城镇居民3例,外地民工之子2例;有饮生水史24例,2例与伤寒成人密切接触,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典型伤寒日益多见,常致误诊,本文收集15年来(1972~1986年)小儿非典型伤寒86例,作一分析,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9例,女37例。3岁以内者38例(44.2%),~6岁30例(34.9%),~13岁18例(20.9%)。二、症状与体征见表。  相似文献   

11.
氟嗪酸治疗小儿多重耐药伤寒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7月,在一次伤寒流行期间,我院采用氟嗪酸治疗经血培养确诊的儿童耐药伤寒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1月,最大14岁;~1岁1例,~3岁8例,~6岁13  相似文献   

12.
小儿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风湿病的临床规律,将我科1972年~1988年住院的155例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男98例,女57例.发病年龄4~14岁,其中<5岁2例(1.29%),5~7岁13例(8.39%),~10岁54例(34.84%),~14岁86例(55.48%),学龄期起病最多,共140例(90.32%).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91~1994年共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4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部来自农村。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3岁。其中新生儿2例.一1岁7例.-4岁13例,-7岁12例,-13岁8例。1-3月份发病5例(11.9%),4~6月份发病21例(50%),7-9月份11例(2.62%).10-12月份5例(11.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儿童伤寒临床特点,以利于其临床早期诊治。方法对1993—2008年重庆地区125例儿童伤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均有散发病例,77例(61.6%)发生于夏秋季,110例(88.0%)为5~14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124例(99.2%)、肝肿大91例(72.8%)、脾肿大65例(52.0%)、消化道症状103例(82.4%)和呼吸道症状71例(56.8%)。外周血白细胞97例(77.6%)正常、16例(12.8%)减少,28例(84.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培养、骨髓培养、粪培养和肥达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8.2%、55.0%、7.4%和42.7%,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26/26)、100%(33/33)、93.3%(14/15)、96.9%(62/64)、66.7%(10/15)、100%(49/49)和100%(6/6)。27例细菌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阳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123例治愈,2例小婴儿误诊死亡。结论重庆地区儿童伤寒散发,5~14岁儿童好发,夏秋季稍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肝脾大、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为主。肥达反应阳性率较低,但对细菌培养阴性者仍有重要意义。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仍是该地区儿童伤寒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死率约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我院血液科自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采用了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ITP5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邮编430016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所订的ITP诊断标准,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2月~13岁,中位年龄3岁6个月;入院时平均病程9天,且均为初次发作;全部病例均表现有皮肤出血,鼻咽26例,齿龈出血20例,球结膜下出血6例,血尿3例,便血4例,血小板M20X…  相似文献   

16.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将有特殊临床表现的五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年龄10月~5岁,1岁以卞2例,3、4、5岁各1例;入院前病程20~30天,住院天数5~10天3例,50~60天2例。持续高热2例,间断高热2例,不规则低热1例。全部病例均有贫血,并呈进行性加重,其中重度3例,中度2例。5例均有肝大,在右肋下2  相似文献   

17.
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ALL)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科近4a来收治的经骨穿证实的30例报告如下。男22例(73.3%),女8例(26.6%);2~5岁11例(36.6%),~10岁13例(43.3%),10岁以上6例(20%)。入院前病程半月~2个月。30例均有关节痛、发热和贫血,出血者16例(53.3%),表浅淋巴结肿大28例(93.3%),肝大25例(83.3%),脾大28例(93.3%),胸骨压痛25例(83.3%),关节活动障碍17例(56.6%)。末梢血WBC(5.0~6.0)×10~9/L,Hb(50~90)g/L,BPC(100~150)×1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为JRA诊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收集本院2002年12月-1210年11月90例JR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JRA患儿90例中,男65例,女25例;年龄9个月~14岁,其中≤3岁13例,>3~7岁23例,>7~14岁54例.2.全身型JRA 59例(65.6%), 多关节型JRA 17例(18.9%),少关节型JRA 14例(15.5%);3种类型病例≤3岁分别为10例、2例、1例,>3~7岁分别为18例、3例、1例,>7~14岁分别为31例、12例、11例,不同年龄组与JRA各类型发病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3.JRA临床症状较复杂,以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全身型JRA 6例伴浆膜腔积液,4例伴肺部浸润;未发现虹膜睫状体炎.4.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及HLA-B27阳性率分别为7.8%、8.9%和24.4%;血常规、ESR、CRP、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查异常.5.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18例,72例予NSAIDs+甲氨蝶呤(MTX)或柳氮磺胺吡啶(SASP),体温控制不佳加用糖皮质激素,87例症状减轻.6.共随访26例患儿,随访5个月~6a.规则治疗组6例,无症状及关节畸形;不规则治疗20例(17例自行停药,3例不规则治疗),15例无症状,3例仍有反复发热,2例遗留关节畸形.结论 1.JRA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慢性关节炎,在婴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均可见到全身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2.JRA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强调排除其他系统疾病.辅助检查用于除外其他疾病及了解疾病活动性,但无确诊意义.3.JRA应长期规范联合治疗,不规范治疗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6年6月~1989年6月共收治小儿伤寒297例,其中误诊为肺炎27例(占9.1%),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13岁,~6岁19例,~13岁8例,平均年龄5.3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夏秋季发病18例,占66.7%。发热27例,其中稽留热型8例,弛张热型5例,不规则热型14例,入院前平均热  相似文献   

20.
小儿非典型伤寒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伤寒呈轻症化、不典型化趋势,小儿尤为显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非典型伤寒2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12例,女8例;年龄3-6岁8例,-13岁12例;4-6月发病8例,8-10月12例。临床表现:20例均有发热,其中弛张热14例(70.0%).不规则热6例。相对缓脉4例.咳嗽12例,腹痛10例,腹泻4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2例,肺部湿罗音6例,心音低钝2例,头痛4例,均无表情淡漠及皮疹。辅助检查:血白细胞<5.0×10~[10]/L14例,嗜酸性细胞消4例;尿蛋白士-十12例;血沉增快6例;C反应蛋白检查8例均阳性;肝功能检查12例均正常;全部病例经重复肥达氏反应检查均阳性(H>1:160,0>l:80)或为抗体凝集价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