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鼻前庭定植细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分离鉴定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鼻前庭定植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在2010年5月的某日共采集433例住院患者鼻前庭标本,检出阳性标本385份,总带菌率为88.9%。共分离出456株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12株,革兰阴性杆菌39株,真菌5株。主要致病菌种类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9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肠杆菌科细菌22株,铜绿单胞杆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白色念珠菌5株。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鼻前庭细菌携带率较高,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重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病房使用的治疗盆、治疗车使用后、清洗后、消毒后的细菌学监测,发现使用及清洗后的治疗盆和治疗车细菌污染极其严重,检出细菌类型大部分为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如奈瑟氏菌属、霉菌等次之,致病菌如链球菌属、产碱杆菌、产气杆菌等最少,其中使用后的治疗盆、治疗车检出的条件致病菌分别占67.83%、55.43%,非致病菌占20.54%、33.73%,致病菌占11.63%、10.84%;清洗后治疗盆、治疗车检出的条件致病菌占63.36%、64.23%,非致病菌占22.90%、21.90%,致病菌占13.74%、13.87%。而消毒后细菌培养结果分别与使用后和清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应重视和认真做好治疗盆、治疗车的消毒工作,避免直接或间接把细菌带到病房,以达到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袋表面细菌学调查,了解医院回收血袋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方法,对血袋表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ATB Expression系统配合手工方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血袋表面细菌污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污染率(26.83%),干预组污染率(9.77%),库存血袋组污染率(0.49%)。细菌检出类别分别是G+球菌(29.58%),G-杆菌(38.03%),G+杆菌(22.54%)。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血袋出库后污染情况加重,血袋统一回收到血库极易造成细菌2次污染及院内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创面感染病原菌与工作人员手带菌情况,分析病原菌特征,并提出控制对策。方法调查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烧伤病区2006年-2007年住院烧伤患者,对烧伤创面感染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和工作人员手带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7年住院烧伤患者544例,发生烧伤创面感染48例,发病率8.82%。送检创面分泌物标本82份,检出病原菌株52株,其中G^-菌29株(55.77%),G^+菌22株(30.77%),真菌1株(1.92%)。创面培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医务人员未经消毒手表面随机采样187份,检出细菌136株,细菌检出率71.96%,可见手污染带菌比例较高,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创面感染病原菌与医务人员手污染菌有相关性,说明经医务人员污染手接触传播致烧伤创面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故加强和重视烧伤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管对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诊疗工作中的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对诊疗工作进行中的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及洗手液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物体表面、外科手、卫生手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2.89%、98.75%和73.00%;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等分离率分别为20.0%、13.3%和13.3%。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结论诊疗活动中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仍然存在,仍需加强重点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标准、规范在制定时,致病菌检测应与医院感染流行菌株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应拓宽致病菌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湿巾对医院超声探头的消毒效果及耦合剂带菌状况,为控制B超诊疗中的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观察某市售湿纸巾对使用中超声探头的消毒效果和超声用耦合剂带菌情况。结果 共检测普通超声探头、阴超探头和介入探头共计102件,消毒前细菌总数超标率67.65%,最高带菌数为4 100 cfu/件。超声探头上检出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等分居前3位。采用浓度为4 500 mg/L季铵盐消毒液浸湿纸巾擦拭消毒后的普通探头细菌超标仍超过20%|湿巾擦拭后的阴超探头带菌数均不超标|介入探头细菌阳性率为15%。采集使用中耦合剂19份,细菌总数超标率为26.31%|检出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头状葡萄球菌分居前3位。结论 医用超声探头和使用中的耦合剂均存在严重污染,使用含消毒剂的湿巾对超声探头具有一定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505-2506
选定当地的一家甲等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8个不同科室的64台医用电脑作为样本,分别于消毒前后,对医用电脑鼠标和键盘的表面进行采样,分析医用电脑鼠标和键盘消毒前后的染菌状况、染菌量,并统计医用电脑鼠标和键盘消毒前携带菌分类情况及其构成比。结果与消毒前相比较,对8个不同科室64医用电脑进行消毒后,鼠标和键盘污染细菌量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台医用电脑的带菌谱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鼠标及键盘受表皮葡萄球菌污染的数量最多,构成比最高。医院电脑鼠标和键盘细菌污染严重,消毒前鼠标和键盘均分布大量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有效的消毒措施,可发挥明显的杀菌效果,降低鼠标及键盘的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8.
医院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污染调查及消毒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气湿化瓶系统是指氧气流量表、过滤管、湿化瓶、湿化液。其系统各环节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为了解我院氧气湿化瓶系统污染情况,进行了前瞻性采样监测,并制定了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消毒管理办法。1氧气湿化瓶系统污染调查及结果分析 对湿化系统随机采样 142份,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以细菌总数≤100cfu/ml,且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结果, 142份样本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 43. 66%。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造成污染原因主要是没有使用制剂室制备的输液瓶装无菌水作湿化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院超声探头及其耦合剂带菌状况和消毒方法。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医院使用中的超声探头及耦合剂染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检测天津市医院使用中超声探头100份样品,细菌总数超标率为22%,未检出致病菌;医院所有超声探头均不进行消毒处理。检测使用中超声耦合剂50份样品,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0%,未检出致病菌;抽检5种市售耦合剂产品,细菌总数超标率为40%,其中1种耦合剂检出绿脓杆菌。结论医院使用中超声探头均不作消毒处理,细菌污染超标率较高,卫生状况堪忧,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隐患。超声探头消毒和耦合剂卫生质量控制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的感染危险因素,以便对该系统进行消毒管理,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方法]采用细菌检验技术,对传输系统清洁消毒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控制前未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的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有50.00%外观出现污染;40份样品有20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采用控制措施后,对传输物品分类配套使用,对传输瓶和填充物清洁消毒处理,外观污染率降至4.49%;采集60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我院物流传输系统经消毒管理,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使用中洗手液污染情况及原因。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检验技术,对该医院临床科室使用中洗手液染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共抽检该医院11个临床科室123份洗手液,不合格25份,其中细菌总数超标4份,检出条件致病菌21份,超标率20.33%。在洗手液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71%,大肠埃希菌占19%,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占5%。该医院不同科室使用中洗手液细菌污染超标率最高者为重症监护病房,其次是普通病区和手术室。结论该医院用于手卫生的洗手液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污染超标严重,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应用感应式取液器及规范的消毒措施可提高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菌物品流通环节污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医院无菌物品流通环节以兑换容器污染最严重,污染菌数>100cfu/cm2,检出分数占总数的45%。经消毒后,各流通环节检测全部符合卫生要求,达标率为100%。从采样标本中检出细菌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32.88%;表皮葡萄球菌13株,枯草芽孢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结论医院无菌物品流通环节存在污染,会影响无菌物品质量,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笔者调查4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细菌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雾化器在按厂家说明使用后经清水冲洗由病人自行保管时,使用前、后细菌污染相当严重,使用前细菌总量为62249.55cfu/cm~2,使用后细菌总量达313503.08cfu/cm~2。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条件致病菌的污染率为52.94%;非致病菌占29.41%;致病菌占17.65%。其中使用后的吸嘴部位2例检出白色念珠菌;6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3种标准菌及本实验的2种优势菌采用3种消毒剂作杀菌效果比较,结果强化戊二醛和灭菌王的杀菌率达99.15%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要有效地控制院内呼吸道感染,必须重视雾化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建立一用一消毒,专人专用,定期监测制度。强化戊二醛消毒效果可靠,低毒安全,价格适中,应作为雾化器的首选消毒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的感染危险因素,以便对该系统进行消毒管理,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方法]采用细菌检验技术,对传输系统清洁消毒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控制前未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的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有50.00%外观出现污染;40份样品有20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采用控制措施后,对传输物品分类配套使用,对传输瓶和填充物清洁消毒处理,外观污染率降至4.49%;采集60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我院物流传输系统经消毒管理,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轨道输液架的有效消毒方法。方法比较自来水擦拭、消毒凝胶擦拭、75%酒精擦拭和84消毒液擦拭4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轨道输液架平均菌数为28 cfu/cm2,并检出条件致病菌,污染率100%。自来水擦拭组菌数没有明显减少,且检出条件致病菌,其余3组菌数均有明显下降,且未检出条件致病菌。结论用自来水清洗基本不降低细菌污染程度;用消毒凝胶擦拭消毒效果不理想,且成本最高;用75%酒精和有效氯250mg/L 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一致获得良好消毒效果。75%酒精无刺鼻味道、干燥快、无腐蚀性,适合用于轨道输液架消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实施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和药敏试验,对某医院1 576例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从1 576例病人痰标本中检出致病菌738株,阳性率为46.8%。居首位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为64.0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34.28%。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抗菌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对三代头孢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7.
吴少玲  陆燕 《全科护理》2013,11(12):1121-1122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观察组)和消毒液浸泡法(对照组)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呼吸机管道检出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电图仪各导联的带菌状况,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使用后心电图仪导联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擦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清洁和消毒后的心电图仪导联使用10、20和40人次后,带菌率均为100%,肢体导联夹和胸导联皮球平均污染菌数分别为8.50 cfu/cm2和8.0 cfu/cm2,但未检出致病微生物。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75%酒精消毒液或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采样检测均未检出存活菌;使用10人次后即出现污染,且随使用次数增加污染率增加;以含氯消毒剂和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较好。结论心电图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随使用次数增加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使用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心电图仪各导联的带菌状况,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使用后心电图仪导联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擦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清洁和消毒后的心电图仪导联使用10、20和40人次后,带菌率均为100%,肢体导联夹和胸导联皮球平均污染菌数分别为8.50 cfu/cm2和8.0 cfu/cm2,但未检出致病微生物。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75%酒精消毒液或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采样检测均未检出存活菌;使用10人次后即出现污染,且随使用次数增加污染率增加;以含氯消毒剂和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较好。结论心电图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随使用次数增加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使用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医用B超探头消毒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法,对不同消毒措施消毒临床使用中B超探头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达97.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3.33%;使用消毒型耦合剂的B超探头带菌率为28.21%,MRSA检出率为10.26%;使用消毒型耦合剂进行B超检查后,再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纸巾擦拭B超探头,带菌率为8.89%,未检出MRSA。结论 使用普通耦合剂的B超探头细菌污染严重,使用消毒型耦合剂可使探头带菌率降低,但对于多重耐药菌患者,建议加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