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冰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50-50,5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雾化吸入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分为化疗加雾化吸入及单纯化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雾化组的临床症状、痰茵阴转率以及纤支镜检查、胸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P〈0.05)。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可采取化疗加雾化吸入治疗。该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痰茵阴转率,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146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3个月、7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灶吸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纤维镜下病灶改变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肉芽增殖型患者、溃疡坏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疗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和治疗好转率。同时,可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在支气管结合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某院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第1、2和3个月的痰液中结核杆菌转阴情况,并统计分析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1、2、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9,P<0.05)。结论:对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患者的痰菌阴转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近一年来收住院的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管腔狭窄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用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将两年前住院的4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管腔狭窄病人强化阶段后用微波介入并注药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痰菌阴转率、肺叶复张率、FEV1增加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4.42%)、肺叶复张率(90.70%)、肺功能恢复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29.79%)、肺叶复张率(42.55%)、肺功能恢复率(31.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较微波消融并注药术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气囊导管注药介入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找抗酸杆菌阳性临床明确诊断初治空洞型肺结核60例,分为化疗加纤支镜下气囊导管注药治疗组和化疗加支气管腔内导管注药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强化期2月后痰菌阴转率、空洞病灶有效率、空洞闭合率、治疗组分别为96.9%、93.8%、68.8%,未出现继发感染和结核播散。对照组分别为65.4%、61.6%、30.8%,对照组有4例出现继发感染和2例结核播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囊导管注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介入方法,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异烟肼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110例,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和雾化吸入异烟肼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增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的影像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27%比3.64%,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异烟肼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影像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纯化疗与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痰菌阳性的结核近期疗效。方法将82例痰菌阳性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在给予常规抗痨基础上给予异烟肼+丁胺卡拉+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抗痨药物。结果疗程末,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7.5%和78.0%,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5.1%和73.1%,治疗2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和60.9%。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规范全身抗痨治疗同时辅以氧气雾化治疗痰菌阳性结核疗效肯定,且操作简单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经纤支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38例(治疗组)支气管结核,并与同期单纯全身化疗42例(对照组)病人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症状改善有效率94.7%,纤支镜下病灶改善有效率9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69.1%(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操作安全、简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9.
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复治菌阳肺结核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及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于常规化疗,治疗组强化期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病灶内注入抗痨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0.2%,病灶显效率86.6%,空洞闭合率3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58.0%、13.9%(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病灶内注药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将83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化疗组(n=41例)与治疗组化疗+雾化吸入组(n=42例),治疗期间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每月检查痰涂片、胸部CT,治疗前后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痰菌转阴对照组为63.4%,治疗组为83.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胸部CT好转对照组为63.4%,而治疗组为80.9%,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纤维支气管镜下对照组好转60.9%,治疗组好转85.7%,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合化疗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门诊50例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个体化疗方案控制肺结核,同时采用控制饮食和服用降糖药的措施,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和控制血糖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后,病灶明显吸收(30%)、吸收(54%)、无变化(8%)、病情恶化(8%),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痰菌转阴率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和密切控制血糖范围对于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有一定疗效,病灶吸收率高,经过治疗症状好转、痰菌转阴,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肺结核病的疫情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组在2HRZE/4HR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结果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氧气雾化和单纯化疗给药治疗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实验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烟肼、阿米卡星联合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结果 疗程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8%和77.0%,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6.8%和74.1%,治疗2个月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0%和6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规范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氧气雾化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珂 《中国当代医药》2013,(7):90-91,94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涂阳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初、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制定的标准化疗方案与中药抗痨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标准化疗方案,观察对比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0.6%)、病灶累计吸收率(85.9%)、空洞闭合率(60.7%)、临床症状改善率(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4.1%、37.5%、59.4%。中药抗痨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无任何不良作用,对改善患者症状有明显效果。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涂阳肺结核,症状改善迅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同时预测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200例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其中选择初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100例作为实验组,初治涂阳非空洞型肺结核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影像学动态观察空洞的性质、大小、壁厚的改变及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82%,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90%,治疗失败者5例,占5%。对照组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88%,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95%。本组病例中厚壁空洞63例(其中78.5%洞壁厚薄不均),薄壁空洞37例,有22例伴有壁内结节,与癌性空洞相似,单发空洞54例,多发空洞46例。肺结核空洞在化疗过程中与治疗后的动态变化:①空洞逐渐缩小最后吸收者78例;②转化为净化空洞者13例;③形成纤维性空洞者1例;④形成结核瘤者3例;⑤治疗失败者5例。结论肺结核空洞经化疗后转归有一定的规律,影像学动态观察对其诊断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免疫调节优化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2),化疗方案均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治疗组前6个月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果: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咳嗽、低热等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6%、63%,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2%、52.3%,病灶吸收率分别为58.7%、45.2%,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疗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在改善症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西城区登记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发病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至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新登记肺结核患者。获得并发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及发病特点。结果并发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构成比从2003年的6.3%上升至2007年的11.1%。并发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60岁以上年龄组达25.4%,特别60岁以上肺结核患者女性并发糖尿病的比例高达38.0%。与一般患者比较,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痰涂片阳性率高达52.7%,患者中有空洞的比例也高达40.9%,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发糖尿病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第2、5、6个月痰菌阴转率低于一般涂阳肺结核患者。结论糖尿病对结核病疫情影响显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筛查,和对肺结核患者的糖尿病的诊断,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化疗研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化疗并用结核灵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结核灵加化疗治疗)及对照组(单纯常规化疗),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强化期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强化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9.49%和60.25%,2组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结核灵能明显加强病变的吸收,快速提高痰菌阴转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痰菌阴转率、肺部病变情况、肺内空洞闭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痰菌阴转率为77.8%,空洞闭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痰菌阴转率为60.0%,空洞闭合率为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