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佩  刘晓昱  吴锡铭 《中国药业》2008,17(19):17-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乙腈(80:20),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2m。结果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达到基线分离,两者的进样量在1.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99.94%,RSD分别为0.54%和0.28%(n=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可同时测定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原料中差向异构体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水相(水-60%高氯酸溶液为48∶0.5,用氨水调节pH至8.0)-甲醇(48∶52);检测波长:24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 μl。 结果: 18α 甘草酸和18β 甘草酸得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均为0.005 0~1.000 0 mg·mL-1(r分别为0.999 7和0.99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1%,RSD分别为0.9%和0.4%(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作甘草酸二铵原料中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酸制剂中18α-、18β-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yl-Hexyl(4.6 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0 mmol·L-1醋酸铵溶液(pH=7.75)-乙腈(83∶17),流速1.0 mL·min-1,柱温38℃,检测波长250 nm。结果:18α-、18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均为0.3~80μg·mL-1(r2分别为0.9998和0.9999)。两差向异构体得到良好的分离,各制剂中异构体的组成比各不相同。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为控制甘草酸制剂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为对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γ-干扰素(IFN-γ)为阳性对照药,比较研究18α-甘草酸(18α-GL)、18β-甘草酸(18β-GL)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周分别用18-αGL,18-βGL,IFN-γ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观察各组肝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血清生化指标、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IFN-γ比较,18-αGL,18β-GL差相异构体预治疗组和治疗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相近,治疗组明显优于染毒对照组;18α-GL治疗组明显优于18β-GL组。结论18-αGL,18β-GL差相异构体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18α-GL明显优于18β-GL。  相似文献   

5.
田静  吕坚 《中国现代医药》2006,23(2):102-104
目的以γ-干扰素(IFN-γ)为阳性对照药,比较研究18α-甘草酸(18α-GL)、18β-甘草酸(18β-GL)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周分别用18-αGL,18-βGL,IFN-γ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观察各组肝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血清生化指标、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IFN-γ比较,18-αGL,18β-GL差相异构体预治疗组和治疗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相近,治疗组明显优于染毒对照组;18α-GL治疗组明显优于18β-GL组。结论18-αGL,18β-GL差相异构体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18α-GL明显优于18β-GL。  相似文献   

6.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2011,8(3):163-166,170
18α-甘草酸是18β-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二者对急、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和多种化学性急、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均有显著的肝脏保肝作用,临床上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包括重症、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化学性肝病以及肝纤维化)均有效。综述了18α-甘草酸与18β-甘草酸在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其他肝病的作用,并作了临床疗效比较,发现18α-甘草酸(甘草酸二铵)优于国产的18β-甘草酸(甘草酸单铵),但弱于日本产的18β-甘草酸(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7.
α-体甘草酸与β-体甘草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α-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与β-体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对照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取56例ALT均高于100U/L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共计26例;第二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共计30例。两组均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结果第一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无一例假性醛固酮样增多症,总有效率为96.15%,假性醛固酮样症状发生率为0;第二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发生假性醛固酮样增多症6例,总有效率为80%,假性醛固酮样症状发生率为20%。结论α-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优于β-体甘草酸一复方甘草酸苷,假性醛固酮样反应显著低于β-体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8.
陈莹  赵博  乔佳  张慧 《中国药房》2014,(8):746-74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o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盐缓冲液(80∶20,V/V,pH 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3.042304.2、3.084304.2、3.084308.4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9.35%,RSD分别为0.70%、0.9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不同商品规格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18α-甘草酸保肝药理作用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8α-甘草酸(甘草酸二铵,18α-GL)是通常所说的甘草酸(即18β-甘草酸,18β-GL)的差向异构体。18α-GL对急、慢性免疫性肝损伤以及多种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均具有显著的保护肝脏作用。但从目前动物实验研究资料分析,尚不足以判定18α-GL的保肝作用强于18β-GL。该文综述了近年来18α-GL在体内外动物实验模型中抗急、慢性肝损伤作用以及与18β-GL保肝作用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能有效分离18α-、18β-甘草酸的HPLC方法并用于测定甘草酸二铵及其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0) (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18α-、18β-甘草酸分离度大于1.5,国内三个厂家的14批样品均为18α-、18β-两种构型的混合物,以18α-构型为主.HPLC法较UV法含量测定结果低10%以上.结论:甘草酸二铵产品为18α-、18β-两种构型的混合物,且产品中杂质较多,而国内现有药品标准均采用UV法,不能分离上述两种异构体,可采用本文方法测定含量并对其构型组成加以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GaIN-FCA建立小鼠慢性肝炎模型,并使用两种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用RIA,HPLC法测定小鼠肝组织AA代谢物。结果: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治疗组均能降低肝组织中TXA2,LTB4水平与升高6-keto-PGF值的作用。结论: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发挥抗慢性肝损害作用,而18α-GA优于18β-GA。  相似文献   

12.
GC法测定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HP-INNOWax型毛细管柱(30 m×0.53 mm ×1.0 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高纯氮气作载气.结果:α-蒎烯在0.139 1~6.953 1μg(r=0.999 9),β-蒎烯在0.283 9~14.195 3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1.45%)、100.09%(RSD=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的含量测定,为有效控制生药、连翘子挥发油及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酒石酸酯/β-环糊精分离体系分离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佳  周丹  唐课文 《药学学报》2006,41(4):376-379
目的建立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萃取拆分方法并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拆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D-酒石酸酯和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体来萃取拆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结果考察了酒石酸酯/β-环糊精分离体系中萃取拆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分配行为,着重研究了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pH值、D-酒石酸酯浓度和β-环糊精浓度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结论D-酒石酸异丁酯与R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S对映体形成的好;随着pH值增大,分配比和分离因子都降低;D-酒石酸酯和β-环糊精浓度对萃取拆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18α-H-甘草酸二铵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18α-H-甘草酸二铵的制备方法.方法 18β-H-甘草酸三铵在碱液处理后再酸化转化为18α-H-甘草酸,通氨气得18α-H-甘草酸三铵,再加酸酸化为单铵,最后氨化得甘草酸二铵.结果 得到含量≥99%的白色产品,经MS、1HNMR、13CNMR、UV确定结构.结论 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质量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RP-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体积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体积比为56∶4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5℃。结果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0.209 g.L-1(r=0.9995)和0.052~1.034 g.L-1(r=0.9996)。2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7%和99.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同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按25mg.kg-1的剂量分别灌胃给予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使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α-甘草酸组和β-甘草酸组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α-甘草酸组AUC0-36为(57.04±14.64)μg.mL-1.h,Cmax为(4.68±2.56)μg.mL-1t1/2为(5.56±1.65)h,tmax为(10.0±4.0)h;β-甘草酸组AUC0-36为(36.55±13.18)μg.mL-1.h,Cmax为(4.24±1.69)μg.mL-1,t1/2为(7.88±2.40)h,tmax为(9.0±1.1)h。结论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并依据这种方法分析甘草酸铵类制剂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至7.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结果: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2.500 mg·mL-1(r=0.9990)和0.025~2.000 mg·mL-1(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0%和102.5%。同一色谱图中,2个色谱峰间的分离度大于1.5。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分析甘草酸铵类制剂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甘草酸铵类制剂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比例不一,应完善标准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18α-甘草酸抗大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田静  吕坚 《中国药房》2002,13(9):528-529
目的 :研究18α -甘草酸及γ -干扰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wk分别用18α -甘草酸和γ -干扰素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并与正常组比较 ,观察各组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18α -甘草酸预治疗组和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均与γ -干扰素组相近 (P>0 05) ,且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小于染毒对照组(P<0 05) ,其肝羟脯氨酸、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 :18α -甘草酸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α-与β-甘草酸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甘草酸 (glycyrrhizicacid ,GL)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 GL和 β GL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方法 :运用HPLC UV法检测小鼠单次ivα GL或 β GL5 3mg·kg-1后 5、15、30、6 0和 180min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结果 :α GL和 β GLiv后分布迅速 ,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 ;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 30min时 ;α GLiv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 β 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 β GL或与其相近 ;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 180min时α GL各组织脏器 (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 GL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 30 %~ 70 %。结论 :小鼠ivα GL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的速率高于 β GL ,无组织蓄积 ;而 β GL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有蓄积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18α-甘草酸(18α-GL)及γ-干扰素(IFN-γ)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WK分别用18α-GL和IFN-γ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与正常组比较,观察各组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180α-GL预治疗和治疗组纤维化程度与IFN-γ组相近,且明显小于染毒对照组,肝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18α-GL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