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尤威  叶飞  陈绍良  田乃亮  张俊杰  徐兢 《安徽医药》2013,17(7):1209-121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过程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内持续泵入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急诊PCI疗效及减少术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冠脉内注射了替罗非班继之静脉持续维持,另将同期的3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时仅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栓积分(TIMI Thrombus Score)、TIMI血流分级(TIMI Flow Grades)、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情况以及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两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维持组术后达到TMP分级2级以上获得率(分别为94.6%和67.6%,P=0.003)、校正的TIMI帧数25帧获得率(分别为91.9%和64.9%,P=0.005)、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分别为67.6%和27.0%,P=0)、术后1周的射血分数[(56.62±6.897)和(51.59±6.817),P=0.002)]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维持是安全的,可以提高心肌微血管水平的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长期预后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常规PCI+替罗非班,45例)和对照组(常规PCI,45例),均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分级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术后30 d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术前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分别为95.6%(43/45)和88.9%(4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LVEF(58±8)%优于对照组(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7%(3/45)和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PCI术的AMI患者随即分为2组:观察组(替罗非班+常规药物组)40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组)40例,对两组患者PCI术后的TIMI血流情况、出血事件及术前、术后48h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进行比较。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靶血前向血流TIMI3级获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观察组MPA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靶血管前向血流,且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0):2823-2826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患者PCI术前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po+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po,术中给予肝素钠注射液100 U/kg,iv。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0.2μg/(kg·min),iv。观察两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情况、胸痛改善情况,术前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术后CK-MB峰值、达峰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观察组患者ST段回落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7.31%),胸痛总缓解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TIMI血流分级2~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两组患者CK-MB、v WF、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达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 WF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v WF、ET-1和NO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保护血管内皮,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应注意其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观察组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率、无复流、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3级、心电图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复流、心力衷竭发生率及梗死后心绞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无复流,改善心功能,并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诊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经PCI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冠状动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而后持续泵入至术后24~48h。对照组应用常规PCI,对两组患者的PCI术后血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96.5%)较对照组(85.2%)显著增加(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PCI术后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5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实验组)(75例)和肝素组(对照组)(75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冠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2.0%和77.3%,P<0.05).随访3个月时,实验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有效减少AMI急诊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尹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46-1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应用微泵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8月入住本院心血管病房并行PCI手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观察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变、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发现,实验组的MACE和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预防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更好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心肌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凝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活化情况[膜糖蛋白(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分别为(67.59±3.19)×10^3/血小板、(65.79±3.15)×10^3/血小板以及(36.44±1.80)×10^3/血小板,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分别为(37.29±3.11)×10^3/血小板、(35.66±2.88)×10^3/血小板以及(26.11±1.77)×10^3/血小板;两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状态,但对心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静脉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早期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和研究组(静脉联合冠状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每组各33例患者。比较2组PCI术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电图ST段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分级及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清cTnT、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III级获得率及TMPG III级获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PCI术后7d的LVEF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MACE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68%vs 34.4%,P<0.05)。2组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与单纯早期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脉和静脉内联合使用安全,且更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替罗非班用药时机对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PCI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STEMI和NSTEMI并行PCI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术前用药组(术前早期给予替罗非班)和术后用药组(术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结果STEMI及NSTEMI术前用药组患者术前的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术后用药组,且STEMI术前用药组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术后用药组(P<0.05);STEMI及NSTEMI术前用药组患者PCI术后1 h内的ST段回落值均明显高于术后用药组(P<0.05);STEMI及NSTEMI术前用药组与术后用药组患者出院前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与术后随访1个月内、半年内和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STEMI和N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较PCI术后应用,更能显著增强心肌血流灌注与改善心肌细胞微循环,且术前与术后用药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冠脉联合静脉内使用d,N量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76例,年龄≥70a,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照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μg/kg,之后以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人24h;研究组: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10μg/kg,之后以0.075μg·kg-1·min。持续静脉泵人24h。比较2组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cTnT)峰值,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栓积分、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PCI术后90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差异;比较2组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CI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电图ST段回落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血清超敏cTnT峰值(P=0.025)、IRA血栓积分显著降低(P=0.013),TIMI3级血流及TMPG3级的获得率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38和0.03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F显著增加(P=0.026),总MACEs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用药期间,研究组总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与单纯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脉联合静脉内小剂量替罗非班更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缩小梗死面积,并显著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梁蓉  秦勤  屈大展  赵炳让 《天津医药》2006,34(5):299-30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延迟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的差异.方法:200例AMI患者中80例在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另外120例行延迟PCI.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术后7~10 d做超声心动图,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以评价心功能.结果:直接PC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衰较延迟PCI组明显降低(12.50%vs 24.17%,10.00%vs 21.67%,P<0.05).术中直接PCI组发生室颤、窦停或严重窦缓率高于延迟PCI组(12.50%vs 2.50%,17.50%vs 6.67%,P<0.05);而心源性死亡无增加.直接PCI组近期EDVI、ESVI、LVEF优于延迟PCI组.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室颤、窦停或严重窦缓的发生率较延迟PCI组增多,但急诊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恢复梗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使左室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患者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罗非班+PCI组)40例,对照组(PCI组)40例.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情况以及患者7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惠者的出血发生率. 结果:介入术后造影显示替罗非班组患者恢复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间术后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有效并且安全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李屏  郭忠玉  李伟  李安敏  陈云 《中国药业》2011,20(15):71-73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71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随访住院期间和术后30 d、术后180 d左室射血分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0 d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急性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冠脉组.静脉组静脉推注后持续泵入,冠脉组冠脉内推注后持续泵入.观察两组冠脉造影资料、PCI术开始时和结束时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不良心脏事件、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静脉组相比,冠脉组PCI后TIMI血流分级和血栓情况改善明显(P<0.05);14 d的心功能、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等无差别.结论 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胡秋玲  李晟琰  周殷  高振军 《中国药房》2014,(26):2446-244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用药情况将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尿激酶组47例与瑞替普酶组25例。入选患者明确诊断后常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瑞替普酶组静脉溶栓采用瑞替普酶治疗,18 mg(10 MU)分2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静脉注射2min以上,两次间隔30 min。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用药后12 h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q12h(连用,57 d)。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后37 d)。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后324 h内进行血管造影,必要时PCI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血、死亡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及PCI后血管开通率和支架安置率。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2 h内胸痛消失或缓解者分别占80.00%、61.70%(P<0.05),溶栓后2 h内ST回落>50%的患者分别占92.00%、65.96%(P<0.05),酶峰[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者分别占92.00%、53.19%(P<0.05),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分别为92.00%、68.09%(P<0.05),IRA完全开通率分别为52.00%、31.91%(P<0.05)。瑞替普酶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6.00%、4.00%、4.00%、0,均低于尿激酶组(分别为51.06%、12.77%、10.64%、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支架安置率(36.00%)明显低于尿激酶组(53.19%)(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血管开通率高,时间短,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前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153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80例患者为血管造影后使用替罗非班,再进行血栓抽吸,最后行PCI治疗,B组73例为血管造影后行血栓抽吸,再使用替罗非班,最后行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再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心肌呈色分级、出院时射血分数(EF)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显示有较好的预后。但2组间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前使用替罗非班较血栓抽吸后使用对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出院时的EF值有利。  相似文献   

20.
术前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拟行急诊PCI治疗患者105例,分为替罗非班组(术前给药)47例及对照组58例,比较2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分级(TGF),术后IRA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消耗量和出血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造影IRA前向血流达TIMI2~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计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1),造影剂消耗量更少(P<0.01)。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前IRA开通率,改善术后冠脉血流,简化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