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围产医学的水平,确保母婴健康,本文就159例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作一分析,旨在切实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监护,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1.1 围产儿死亡率 1987年~1994年8年间,我院共分娩围产儿9984例,围产儿死亡159例,死亡率15.9‰。其中死胎52例,死胎率5.2‰,死产21例,死产率2.1‰,≤7 d新生儿死亡86例,死亡率8.6‰,围产儿尸解68例,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2.8‰。 1.2 围产儿死亡的群体分布 1.2.1 与胎数的关系 单胎妊娠9921例,围产儿死亡150例,死亡率15.1‰,多胎妊娠63例,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书华  王长丽 《天津医药》2001,29(2):116-117
围产医学(perinatology)是7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医学,通过加强对围产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有益于围产儿死亡率的降低。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与围产儿死亡的有关因素,以期总结经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8932例,其中双胎166例,3胎4例。分娩围产儿9106例,死亡172例,病死率为18.89‰。其中死胎102例,死产8例,新生儿死亡62例。将1989~1998年10  相似文献   

3.
赵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4-275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10年间16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23574例,死亡168例,围产儿死亡率7.12‰。其中死胎130例,死产6例,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2例。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脐带因素、早产。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高危妊娠的管理,按时产检,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2003至2012年10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孕妇基本情况.结果 10年间共出生围产儿29 409例,围产儿死亡244例,死亡率为8.30%;其中,死胎146例,占围产儿死亡的59.84%,死产46例,占18.85%;早期新生儿死亡52例,占21.31%.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原因顺位是出生缺陷(85例,占34.84%)、胎儿因素(65例,占26.64%)、新生儿疾病(41例,占16.80%).2008至2012年组与2003至2007年组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经统计x2=28.384,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围产儿死亡率近3年维持在5%左右,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预防出生缺陷,避免出生缺陷儿进入围产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1984~1993年住院分娩围产儿10548例,围产儿死亡404例,死亡率38.309‰。剖宫产1599例,围产儿死亡46例,死亡率28.77‰。其中:①前置胎盘剖宫产60例,围产儿死亡20例。胎儿宫内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②重度妊高征剖宫产37例,围产儿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肺出血,颅内出血及1例双胎子宫不全破裂。③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围产儿死亡5例:2例滞产,试产>24 h,宫口停顿,1例第二产程>3h,1例术中见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6—2010年5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婚前、孕前和孕早期保健的遗传优生咨询与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为降低国产儿死亡率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辖区内各产科医院的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孕妇基本情况。结果5年问共有围产儿出生63596人,死亡围产儿共614例,死亡率为9.7‰;其中,死胎448例(72.96%),早期新生儿死亡129例(21.00%),死产37例(6.00%);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是出生缺陷225例(36.6%)、胎盘脐带因素131例(21.3%)、母亲孕期疾病59例(9.7%)。结论围产儿死亡中以死胎为主,而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围产保健意识的宣教、扩大保健的覆盖率,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儿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B超影像的诊断率等方面着手,尽可能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6年分娩的74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娩围产儿8203例,死亡74例,死亡率9.02‰,其中死胎41例(占55.41%);死产3例(占4.05%);畸形引产17例(占22.97%);早期新生儿死亡13例(占17.57%)。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76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6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马金容潘榕围产期新生儿指出生后至7足天的围产儿。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将76例围产期死亡的新生儿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6年4月在...  相似文献   

9.
<正> 围产医学,在国内日益重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围产期保健工作中重要一环。本文就我院1980~1984年五年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分析一、围产儿死亡率五年间围产儿出生总数8150例(其中双胎133例),围产儿死亡392例,男婴184例,女婴208例,死亡率为48.10‰;死胎159例,占围产儿死亡的40.56%,死产115例,占29.34%;新生儿死亡118例,占30.10%。胎儿畸形173例(死胎84例,死产58例,新生儿死亡31例),占围产儿死亡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进行防范,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1990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分娩死亡的围产儿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来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为8.03‰(3.15‰~12.52‰),引起围产儿死亡的前5位因素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新生儿重度窒息、胎盘因素、早产。前后5年比较,本片及外片围产儿死亡数明显减少,外地围产儿死亡数明显增加。结论 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孕妇系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4,(12):2324-2326
目的:通过探讨2008-2012年该院围生儿死亡数、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89例围生儿死亡资料,了解其特征。结果围生儿病死率7.79‰。本市户籍仅占全部围生儿死亡的7.87%,非本市户籍为92.13%,死胎比例最高,占总死亡数的52.81%,其次分别为新生儿死亡和死产。出生畸形居死亡因素中的首位,其次为脐带原因、早产、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结论提高非本市户口孕妇孕期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392例围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围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392例围生儿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我院围生儿死亡率为13.44‰。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早产、胎盘因素、羊水过少、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梅毒。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必须以加强围生育期保健为重点,同时着力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甘娟  蹇涵  金璇  钟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62-164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003~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来广州市白云区活产数逐年递增,孕产妇死亡率从2003年的33.33/10万降至2012年的11.71/10万;孕产妇前四位死因顺位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异位妊娠和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由产科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2003~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使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多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健康宣教,加大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培训力度,提高对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识别、转运和团队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翟洪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53-155,158
目的:分析鞍山市2006~2012年共7年间发生的32例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以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订干预措施,为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32例孕产妇死亡情况逐例整理分析。结果2006~2012年活产数为186061例,孕产妇死亡32例,死亡率为17.19/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病、产科出血、肺炎及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病、羊水栓塞和血液系统疾病。直接原因12例,间接原因20例。结论随着本市孕期保健水平和产科质量的发展与提高,由妊娠合并内科及其他疾病的比例逐渐升高,这就需要开展多学科的协作,加强三级网络的业务技术培训及畅通高危妊娠就医的绿色通道,提高急重症的转诊及抢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views 1528 pregnancies in women with diabetes mellitus between 1968 and 1987 at National Women's Hospital; 571 had established diabetes and 957 had gestational diabet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for women with established diabetes fell from 15.2% to 2% and for those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from 6.7% to 0.5%. This improvement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d a team approach to perinatal care and a concentration on lower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is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in women with established diabetes. Two to three percent of these pregnancies ended in a perinatal death due to congenital anomaly. Improved prepregnancy and early pregnancy blood glucose control must be the aim to reduce the congenital abnormality rate.  相似文献   

16.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 1994年~ 2 0 0 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 ,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1994年~ 2 0 0 3年在我院分娩的 2 880 9例 ,其中剖宫产 115 6 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年~ 2 0 0 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2年~ 2 0 0 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 1994年~ 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 ,近 5a有下降趋势 ,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 ,至 2 0 0 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 1994年~ 1998年为 15 .71‰ ,1999年~ 2 0 0 3年为 14 .5 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 ,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367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茹 《中国医药》2011,6(5):610-612
目的 分析山东省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至2009年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至2009年枣庄市共计出生活产婴儿307 23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3677例,死亡率为11.97‰.婴儿死亡3338例,死亡率为10.86‰,占5岁以下儿童总数的90.78%其中新生儿死亡2665例,死亡率为8.67‰,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9.84%;1-5岁儿童死亡339例,死亡率为1.10‰,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9.22%.不同年龄儿童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8.90,P<0.05).分别统计各年度不同阶段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2=512.93,P<0.05)、婴儿死亡率(x2=491.73,P<0.05)、新生儿死亡率(x2=422.40,P<0.05)、1~5岁儿童死亡率(x2=34.38,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童死亡率为11.02‰(1847/165738),女童死亡率为13.10‰(1830/137823),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4,P<0.05).因抢救无效在医院内死亡者3143例,占85.48%;在家中或就医途中死亡者534例,占14.52%.死因前7位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畸形、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和颅内出血,前3位死因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9.11%(2174/3677).结论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2002年至2009年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建立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急救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ath materials, death caus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n Zaozhuang City during 2002-2009. Methods Ca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during 2002-2009 in Zaozhuang City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essential statistics were as follows: children under 5 mortality standing at 11.9‰, infant mortality standing at 10. 86‰, neonatal mortality standing at 8.67‰, and 1-5 morality standing at 1.10‰. Mortality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differed markedly (P < 0.05 ). Children of all different age groups mortality tends to decrease on a yearly basis. Children under 5 mortality (X2 = 512.93,P<0.05) , infant mortality(x2 =491.73,P <0.05) , neonatal mortality(x2 =422.40,P<0.05), 1-5 morality(x2 =34. 38 ,P <0.05). Boy mortality was 11.02%o while girl mortality was 13. 10‰. The mortality between boys and girl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x2 = 27.94, P < 0. 05 ) .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hospital accounted for 85.48% , deaths at home and on passage accounted for 14.52%. On top of the causes list were prematurity or low birth weight, newborn asphyxiated, pneumonia, other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accidental dea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key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is to perfect the three-stage network of maternal and child hygiene ( MCH) , to strengthen perinatal care, to propagate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technical skill of obstetrical department and the ability of providing emergency care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本市2008年7月~2012年7月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市活产数9241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378例。占4.09%0,其中新生儿死亡212例,占56.08%(212/378);婴儿(不包括新生儿)死亡84例,占22.22%(84/378);1~4岁儿童死亡82例,占21.69%(82/378)。不同年间不同年龄儿童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P=0.003)。早产、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溺水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孕期保健与产前评估。  相似文献   

19.
尹利荣  宁长荣 《天津医药》1998,26(9):538-540
观察51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预后。住院组(33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明显低于转诊组(18例)。住院组中,虽有1例产后发生急性肾衰,经及时血液透析康复,无1例产母死亡,仅1例新生儿因早产、低体重死亡。转诊组中,有2例产母因伴发严重并发症死亡,4例围产儿死亡。两组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区别,围产儿结果有显著区别(P〈0.05)。提示,积极治疗妊高征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选用硫酸镁和酚妥拉明控制血压,适当扩容,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