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实施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药法治疗眼睑带状疱疹性疼痛(HP)与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将近3年本院诊治的108例(108只眼)眼睑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眶上神经阻滞组(阻滞组)和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对照组),以复方倍他米松等眶上神经阻滞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眶上神经阻滞组94.4%的患者疼痛治愈,且均未复发;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37.5%的患者疼痛治愈,但激素副作用明显。结论:神经阻滞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药的治疗可以减轻眼睑带状疱疹性疼痛与疱疹后神经痛,缩短病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防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带状疱疹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 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与疼痛缓解时间,及两组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及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但未观察到疱疹后预防神经痛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162例带状疱疹选用神经阻滞疗法预防PHN发生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疼痛治疗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疼发生的对策。方法 总结162例带状疱疹选用神经阻滞疗法的经验及教训。结果 本组临床观察统计,治愈率为88.2%,疗效确切可靠,对带状疱疹后发生的剧烈神经痛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结论 早期治疗和阻滞带状疱疹剧烈的疼痛传导、改善神经支配区域的恶性循环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约有76.21%疼痛出现先于皮疹出现。因此,皮疹出现之前,很容易误诊。我科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疱疹出现前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早期带状疱疹患者3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31例疼痛患者施行椎旁神经阻滞滞疗法,观察其效果。结果:椎旁神经阻滞疗法对于颈椎病,腰肌劳损,落枕,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肯定,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疼痛病人,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采用亚甲蓝复合液施行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在疱疹的神经支配区域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阻滞药物为0.5%亚甲蓝复合液,内含布比卡因和VitB12。结果全组31例注药后VAS评分均降至1.5以下,镇痛持续72~80h,半年~1年疼痛无复发。结论应用亚甲蓝复合液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止痛效果确切且持久。  相似文献   

7.
李鹍 《中外医疗》2013,32(15):86-86,88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2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早期带状疱疹患者45例,采用神经阻滞法配合临床常规治疗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观察患者的带状疱疹愈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45例患者行神经阻滞后,带状疱疹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缩短(P<0.05);VA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超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期间内无一例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神经阻滞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具有促进愈合、减少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对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后方入路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胸背部带状疱疹68例。结果:治疗后VAS评分、疼痛缓解度、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干或神经根,引起相应皮肤区域内点片状丘疱疹,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全身抗病毒及辅助免疫调节剂以及中草药治疗。也有采用辣椒素外敷或肌注细胞生长肽治疗疱疹后神经痛,但多数疗程较长,并且在治疗初期疼痛缓解不明显。我们在皮肤科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并且在阻滞合剂内加入抗病毒  相似文献   

10.
Van  Wijck  A.  J.  M.  Opstelten  W.  Moons  K.  G.  M.  王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4):3-4
背景: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此类神经痛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难度,而且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评估单独使用硬膜外注射激素和局部麻醉在预防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发生疱疹后神经痛中的效能。方法:将598例年龄〉50岁,并且在C6皮节以下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出疹〈7d)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标准治疗(口服抗病毒药和镇痛药)、标准治疗联合硬膜外注射80mg醋酸甲基泼尼松龙和10mg布比卡因。主要终点为入组1个月后的疱疹相关疼痛患者的比例,采用意向治疗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分析神经阻滞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0)。研究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2组疼痛评级情况比较分析。结果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的研究组疼痛评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防止患者神经痛等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阻滞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剧痛,引起患者失眠,纳差及一些心血管反应,甚至心理障碍等。临床上许多患者特别是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理疗、针炙等治疗后不能有效去痛、治愈。我们用不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36例急性带状疱疹及64例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全组病例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及口服中成药物,同时施以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病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后,显效26例,占72.2%;好转8例,占22.2%;无效2例,占5%。有效率为94%。结论: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汤芹芹  孙琳  刘慧  肖红  杨邦祥 《西部医学》2010,22(6):1055-105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和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因疼痛剧烈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是疼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观察医用臭氧应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和疱疹区皮下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为带状疱疹神经痛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新方法。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7年9月—2011年5月收治的躯干部位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0例,均经药物辅助超激光照射物理治疗1 d后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5分,男19例,女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神经阻滞对疱疹神经痛的目痛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并对中医特色疗法对治愈破损皮面及清除体内疱疹病毒的的疗效进行肯定性报告。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及神经节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并根据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用VAS评分法评估对带状疱疹性疼痛的治疗疼痛的疗治效益,同时根据治疗时间来评定中医特急疗法的疗效是否确切。结果70例患者每次注射后疼痛无度在某种程度上分钟内缓解,全部病例治愈的时间均未超过7天。结论神经阻滞结合起来中医特急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并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对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药物、超激光治疗以及神经阻滞方法,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结果 39例痊愈,5例显效,显效率为91.67%,3例有效,总有效率97.92%。结论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方法对1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局部水疱护理、眼部疱疹护理、神经痛的治疗护理预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积极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神经痛消失。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和疱疹后神经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方法: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组60例和针灸结合神经阻滞组6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针灸结合神经阻滞组有效率为86.67%,单纯神经阻滞组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