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树宇 《光明中医》2009,24(5):918-918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急性盆腔炎多由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所致.当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则迁延为慢性.慢性盆腔炎属妇科上常见、多发病,病程较长,祖国医学称为带下或妇人腹痛.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小腹疼痛,带下量多,经期延长等.盆腔炎有急性、慢性盆腔炎之分.急性者发病急、症状严重,可因败血症危及生命;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待发现时已属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2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急性、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122例盆腔炎患者,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加局部治疗方法。结果:急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庆大霉素加甲硝唑、孢西丁治疗,再以中药辅助,治愈率100%;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药内服及局部热敷,有效率98%。结论:急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慢性盆腔炎中药加局部热敷疗效满意,但疗程较长。  相似文献   

4.
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部分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2003-11~2005-03,我们运用加味升带汤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2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对一些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122例盆腔炎患者进行观察,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加局部治疗方法。结果: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西药结合的临床方法,治愈率达到100%,对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内服加局部热敷,治愈率为98%。结论:急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慢性盆腔炎中药加局部热敷疗效较好,但疗程较长。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炎症病史,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而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院1999年5月~2003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典型急性炎症史,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炎症可迁延为慢性.我科应用中药加普鲁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4例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用头孢Ⅲ代+抗厌氧菌抗生素静滴,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频谱照射治疗急性盆腔炎4 6例。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或阿奇霉素、金刚藤糖浆,中药保留灌肠、频谱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2个疗程急性盆腔炎治愈率93.5 % ,有效率97.8% ,慢性盆腔炎治愈率91.5 % ,有效率96 .4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李滨 《河北中医》2008,30(5):482-482
盆腔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带下、月经失调、疒徵瘕等范畴.慢性盆腔炎以湿热瘀结型最多见.2005-09-2006-12,笔者应用清热利湿化瘀止带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60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易反复发作,给女性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均已婚;年龄23 ~ 45岁,平均年龄31岁;所有患者1个月内未经其他任何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孙维峰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玲 《河北中医》2009,31(4):490-491
盆腔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慢性盆腔炎多见。急性盆腔炎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而慢性盆腔炎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上难以彻底治愈,病程长,易复发。孙维峰教授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名老中医,从医近30载,医德高尚,学术精湛,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孙教授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总称,有急性和慢性之分[1].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可见小腹一侧或两侧作痛,腰酸带下或多,色黄白质黏稠.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笔者师从马宝彰教授,对导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特点有所体会,现整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等.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经彻底治疗,或因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患者防御机能较差,以致病情迁延而成;也有部分病人起病缓慢,常因无急性炎症史,而忽视治疗,渐渐成为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1])。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也有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2])。慢性盆腔炎其特点主要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治10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转变而成.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中医辨治慢性盆腔炎的10种基本方法,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症是指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但也有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者.近年来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病情顽固,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且盆腔炎又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彻底治愈慢性盆腔炎,已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2006年1-12月,本院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1]。根据其危机程度和进展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疾病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2]目前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药效果较好。因此,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的实验研究也在逐步全面与深入,现就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相关基础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盆腔炎月经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1],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病情较顽固,为妇科常见病.此病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常见腰酸、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月经失调、异位妊娠、不孕等,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站采用月经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炎在妇科临床中较常见,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所致,有时可无急性盆腔炎史;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有急性发作。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灌肠、腹部外敷、心理辅导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30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20.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总称,有急性和慢性之分[1].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可见小腹一侧或两侧作痛,腰酸,带下或多,色黄、白,质粘稠.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近年发病又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故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并防止其反复发作己被妇科临床所重视.笔者有幸师从马宝彰教授,对导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特点有所体会,现整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