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蕾 《家庭医药》2016,(12):112-113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我院感染科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调查的职业暴露中被刀、剪、针等锐器损伤及皮肤接触血液为主要危险因素,经防护知识培训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给护士的身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对策。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供应室护理职业危害中,护理人员利器刺伤为20名(100.0%),紫外线损伤为18名(90.0%),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1,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树立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意识,对保护护理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原因及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生HIV职业暴露的26名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26名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均予以规范化处理及随访,所有护理人员均未发生HIV感染。结论护理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加强职业防护,做好HIV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化处理,从而减少HIV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对策。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发生的一起严重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及临床干预。结果同一暴露源共发生HIV职业暴露4人,均为护理人员,经半年随访,未发生HIV医院感染。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及应变能力欠缺所致;应加强医务人员卫生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落实标准预防等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胆外科护士发生的职业暴露及其危害,研究针对这些状况的预防和对策。方法通过调研设计对本院肝胆外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肝胆外科职业暴露发生锐器伤情况最多,其次是皮肤黏膜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引流液。主要操作问题表现在:动静脉穿刺防护工具包括手套等佩戴。另外工作精力集中度,工作经验,以及发生暴露对事后处理流程的知晓率、执行能力以及对标准预防的依从性是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肝胆外科要给予护理人员系统、全面、规范的有关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尽最大努力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及相应对策。方法总结归纳感染科护理工作的损伤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感染科的护理工作具有高度危险因素,具体包括: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生物性损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感染科特殊性、职业暴露上报体系不完善。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职业损害的处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组织学习。结论感染科制订相关对策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防护对降低各种危害,更大限度地保障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方法强化职业安全措施,创建护理安全文化;加大社会资源投入,完善防护制度;加强对防范的重视程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纠正不良护理行为,预防锐器伤;防止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严格执行防护措施,避免各种职业危险因素所造成的伤害,保证工作安全。结论充分认识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向丽平 《首都医药》2014,(12):74-7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以及对标准预防的认知、执行情况。方法根据职业暴露特点和标准预防的要求,设计调查表,对35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1名护理人员中只有39.78%了解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的概念;16.8%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仅有23.25%可以做到正确洗手;33.13%在可能血液接触的操作时戴手套;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和自身防护意识不容乐观。结论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和正确的防护方法,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和执行,配备合理的防护设施,保证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使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血液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的迅速增多,妇产科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诸多化学因素也严重危害着护理人员的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自己在护理工作中观察到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护措施,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1.
郑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51-251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危险因素,判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8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结果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1%,单手回套针帽30%,用工具分离针头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1%。结论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医院是医护人员和病人共同与疾病作斗争的场所,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如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损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才能减少或杜绝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13.
传染科护士面对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生物性和心理性,常常发生在护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规范,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水平相关知识偏低有关。应加强护士消毒隔离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对供应室1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职业暴露相关因素,计算危险因素发生率,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在供应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中,利器损伤18名(100.0%),紫外线损伤16名(88.9%),明显高于其他危险因素(噪音、化学消毒剂和烫伤等)。结论供应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是利器损伤和紫外线损伤,防护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山东省胸科医院80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资料与工作情况,了解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不同工龄、学历等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订预防措施。结果不同工龄、不同学历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防御过当不同,职业暴露发生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工龄、学历、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包括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等,需加强学习,促使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提高,医院需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有关防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和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危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方面,同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结论加强教育,树立防护意识,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减少损伤的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致病因子血源污染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妇产科护士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通过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2011年5月,我们对40名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妇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护士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较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结论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便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及医院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干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的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避免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预防能力,减少和杜绝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对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内3家医疗机构和3个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共229名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特性、艾滋病的预防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等知识知晓率不理想,由此看出,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加大医院相关设备设施的投入,至关重要,以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护理人员提高职业暴露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日益重要[1]。1院前急救护士常见的职业暴露1.1感染危险作为院前急救人员,由于工作的随机性和流动性,常身处各种意想不到的环境中,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我院对其护理人员50人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调查,针刺伤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