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甲状腺素水平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起搏组(n=10)、甲亢组(n=14)和甲亢起搏组(n=12)。在基础状态和快速心房起博后2、4、6h,分别测定各组基础起搏周长为200ms、150ms、130ms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组快速起搏2、4、6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的AERP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甲亢起搏组快速起搏2、4、6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P〈0.01)和甲亢组(P〈0.05)。起搏组快速起搏2、4、6h后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但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甲状腺素水平及在此基础上的短时间快速心房激动可引起心房电生理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测定3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一周或两周的QTd.QTCd及RR间期.结果:用药前3组的QTd.QTcd及RR间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按碘酮组的QTd,QTcd明显降低(QTd37±15ms与21±9ms,QTcd41±17ms与23±10ms.P<0.05),RR间期明显延长;美西律及普罗帕酮组用药前后QTd,QTcd.RR间期无显著性变化(P>0.05)。用药后胺碘酮组的QTd.QTcd显著小于别外两组(QTd21±9ms与35±8ms,37±13ms,QTcd23±16ms与39±11ms,39±14msP<0.05));但RR间期显著长于另两组。结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者胺碘酮降低QT离散度.而美西律,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以芳 《中原医刊》2009,(14):22-23
目的 观察比较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46例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入2组,伊布利特组(n=24)、普罗帕酮组(n=22)。伊布利特1mg于10min内静注,普罗帕酮70mg于10min内静注,然后观察10min,若房扑或房颤仍未终止且QTc间期〈600ms,分别给予第2剂,剂量相同。结果观察房扑或房颤转复所用时间,并观察房扑或房颤于用药后0~90min、90min~4h两组转复率,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在2个时间段内的转复率及转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布利特是使房扑、房颤快速转律的最有效药物,尤其是在用药后0~90min的时段内心房颤动和心房朴动的转复疗效更佳,明显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腔心室自动闽值夺获起搏器的长期各参数变化,节能功能及起搏安全性。方法:对65例患者植入具有AC功能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ER振幅,阻抗和极化电位及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结果:术后心室起搏阈值早期升高1.10V±0.18V以后逐渐稳定,长期心室起搏电压仅在0.45V±0.13V。63例在术后测定各参数即刻启动AC功能并于术后1周及6个月随访心室各参数变化。1例术中R波振幅15.2mV,ER值为10.4mV,极化电位0.4mV,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给普罗帕酮600mg转律,测试时发现AC功能自动关闭,当时ER值9.4mV,极化电位0.8mV,再测ER值10.2mV,极化电位0.4mV,AC功能可以打开并工作正常。比较术中、术后1周起搏阈值升高,P〈0.05,术后一周与6个月相比起搏阈值下降,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高效能保护起搏电压,耗能低而且安全性好,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常规心电图记录法,观察红霉素对豚鼠离体心电图的作用。结果红霉素可延长豚鼠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增大QTc,减慢心率。0.3mmol/L红霉素可使PR间期从(66.1±3.2)ms延长到(92.3±10.7)m8(P〈0.05);R波从(16.1±1.2)ms增宽至(18.1±3.7)ms(P〈0.05);QT间期和QTc分别从(184.3±13.8)mS和(10.6±0.6)ms增加到(250.7±27.6)ms和(13.1±1.7)ms,(P〈0.01,P%0.01);RR间期延长22.5%;心率减慢17.1%。较高浓度红霉素作用下,可出现室上性期前收缩。结论红霉素可减慢兴奋在心脏的传导,诱发室上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钙瞬变交替在房颤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钙瞬变交替在快速心房起搏的犬心房肌细胞中的变化情况,探讨钙瞬变交替在房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制成快速心房起搏的致房颤犬动物模型,分成快速心房起搏组与对照组。分离心房肌细胞,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在不同频率的电场刺激下,心房肌细胞的钙瞬变及钙瞬变交替出现的阈值频率。【结果】快速心房起搏组心房肌细胞钙瞬变交替的阈值频率(min-1)明显低于对照组(86 ± 17 vs 123 ± 11,P < 0.01),同时易产生亚细胞非同步性钙瞬变交替。在30 min-1的频率刺激下,快速起搏的心房肌细胞钙瞬变的达峰时间(ms)明显延长(123 ± 1 vs 110 ± 13,P = 0.001),但90%的恢复时间(ms)则无统计学差异(451 ± 79 vs 466 ± 81,P = 0.514)。【结论】快速心房起搏的心房肌细胞易发生钙瞬变交替,钙瞬变交替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形成,钙瞬变交替的时间可能与LCC、RyR或其耦联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和电生理的变化。方法记录24例ASD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心电图(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指标的变化,ECG指标包括PR间期、QRS时限和QTc;TTE测量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D)、右房横径(RAD)、计算RAD/LAD比值;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RVDD/LVDD比值。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RAD由(42±10)mm降至(36±8)mm(P〈O.01),RACl/LAD由1.3±0.2降至1.1±0.1(P〈O.05);RVDD由(33±8)mm降至(27±6)mm(P〈O.01),LVDD由(40±7)mm升至(45±6)mm(P〈0.01),RVDD/LVDD由0.8±0.1降至0.6±0.1(P-(0.05)。术后6个月时,RAD降至(32±8)mm,PR问期由(135±20)ms降至(127±18)ms(Pd0.01),QRS时限由(101±10)ms降至(92±11)ms(Pd0.01),QTc由(430±20)ms降至(425±18)ms(Pd0.05)。LAD至术后6个月时仍无显著变化。结论ASD的介入封堵治疗减轻了右心系统的容量负荷,使心脏的几何构型在术后早期即发生改变,电生理在随后数月也发生变化。介入封堵术逆转了ASD患者的,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评价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与单独应用维拉帕米后对桡动脉管腔体积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行择期桡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0例,按1:1随机分为Nv组(0.2mg硝酸甘油+2.5mg维拉帕米)和V组(2.5mg维拉帕米),在动脉鞘穿刺成功后5min和给药1min后,通过IVUS的管腔边界自动识别功能测量桡动脉管腔的体积。【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后桡动脉体积有明显的变化,NV组从(450±178)mm^3到(507±192)mm^3(P〈0.01),v组从(454±191)mm^3到(508±169)mm^3(P〈0.01),两组之间桡动脉管腔体积增加的绝对数[(57±55)mm^3比(55±59)mm^3;P=0.921和相对数【(13%±15%)比(12%±20%);P=0.8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IVUS的自动体积测量分析发现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与单独应用维拉帕米对桡动脉体积的增加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具有自动夺获功能心室起搏器的植入方法及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6例患者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心室起搏器,术中打开起搏器的自动夺获功能,测试参数。术后1周和1个月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测试各项参数。结果:植入时起搏阈值(0.37±0.08)V,R波斜率(0.97±0.32)V/s,阻抗(605±59.58)Ω。自动夺获阈值(0.40±0.15)V,R波振幅(1.26±3.89)mV,ER振幅(9.93±3.56)mV,极化电位振幅(1.32±0.34)mV,VARIO测试自动夺获阈值(0.40±0.15)V。术后1周及1个月测试的自动夺获阈值明显升高(P<0.05),R波振幅、ER振幅和极化电位振幅均无显著变化(P>0.05),起搏器各项功能运行良好。结论: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心室起搏器时,除满足心室起搏的常规参数外,术中还应满足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洪军  赵明 《当代医学》2009,15(32):23-24
目的研究黄芪皂甙(saponins of astrag—alus,S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D)。结果应用9A20mg/L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从给药前的(69.31±6.07)mV降低到(57.37±368)mV(n=6,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40)从给药前的(263.38±16.56)ms延长到(284.55±21.21)ms(n=6,P〈0.05)。应用SA40mg/L后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幅度从给药前的(71.37±56.54)mV降低到(47.23±8.67)mV(n=6,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90)的从给药前的(238.31±13.28)ms延长到(314.64±27.36)ms(n=6,p〈0.05)。结论SA可以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并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9例,静脉注射胺碘酮后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的控制情况,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能终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用药前后患者血压、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心率和QTc间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高位室间隔起搏中的应用。方法对有植入永久起搏器适应证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22例用主动螺旋电极植入右室高位室间膈(高位室间隔组)。20例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右室心尖组)。记录2组术中术后各项参数、心电图QRS波宽度及并发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室间膈组电极植入15min后较植入即刻的起搏阈值明显下降[(0.71±0.11)vvs(0.97±0.13)v,P〈0.05]。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24.77±11.35)msvs(149.28±12.51)ms,P〈0.05]。术后1、3个月随访2组的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差异。结论初步证明使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高位室间隔起搏是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郭晨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14,(11):936-93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肌松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7例,随机双盲分为米库氯铵0.2 mg/kg组(L组)、0.25 mg/kg组(M组)、0.3 mg/kg组(H组),行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后不同时点血压(BP)、心率(HR)及T1和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行插管条件评分,记录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OFr=0.8的时间。结果3组插管条件均满意,给药后HR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 BP明显降低(P〈0.01)。 L组注药后3 min HR[(76.9±11.1)次/min]低于M 组[(85.6±13.7)次/min]、H组[(83.9±14.5)次/min,P〈0.05],L组起效时间[(3.5±1.0)min]长于M组[(2.9±0.8)min]、H组[(2.5±0.7)min,P〈0.01], L组的气道峰压[(16.7±3.6)cmH2O]高于M组[(14.7±2.5)cmH2O,P〈0.05]。结论0.2 mg/kg米库氯铵可以提供满意插管条件,剂量增加至0.25 mg/kg可以明显缩短起效时间,而3组的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血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冠状动脉疾病、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血透过程中血钾浓度的变化及血钙水平的异常等被认为是造成心律失常的原因,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心电图(EKG)QT离散度反映心室复极时间和心肌去极化的不同步性,QT离散度增加容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近年来,低钙透析液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血透患者的继发性甲旁亢。为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透患者心脏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观察了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时患者EKG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变化。方法1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男9例,女9例,年龄(58.65±11.34)岁。因继发性甲旁亢、高磷血症,采用低钙透析液透析,2~3次/周,所有患者均无冠状动脉疾患史。所有患者均用两种钙离子浓度透析液(1.25mmol/l,1.5mmol/l)透析,作自身对照研究,于透析前后分别作EKG,并常规测定血生化(血钙、磷、氯、钠、钾、HCO3^-)水平,同时测定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并记录透析超滤量。结果低钙透析液(1.25mmol/l)透析时,血钙水平下降(2.38±0.14vs2.25±0.18mmol/l,P〈0.01),QTc间期延长(405±27vs424±37ms,P〈0.01),QTc离散度增加(41±26vs71±37ms,P〈0.01)。QTc间期的变化与血钙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2,P=0.0068)。1.5mmol/l透析液透析时,血钙浓度无明显变化(2.30±0.21vs2.46±0.19mmol/l,P〉0.05),QTc间期与QTc离散度也无明显改变。用两种钙离子浓度透析液透析时,血生化(磷、氯、钠、钾、HCO3^-)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超滤量无明显差别。结论低钙透析使QTc间期延长,QTc离散度增加:表明血清钙浓度的变化影响心肌电传导时间,QTc离散度的增加使心室复极异常,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p—Te间期与Tp.Te/QT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人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QTc、Tp—Te间期以及Tp-Te/QT比值进行分析,选择QTc440ms、Tp—Te间期100ms、Tp—Te/QT0.25为节点,对80例AMI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lignantarrhythmiaevents,MA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QTc、Tp—Te间期以及Tp—Te/QT的值分别为(432.3±18.2)ms、(107.5±12.3)ms和(0.2494-0.0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2.1±15.5)ms、(80.4±9.1)ms和(0.2284-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2,16.98,5.032,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QTc、Tp—Te间期以及Tp—Te/QT比值分别为(356.2±16.5)ms、(82.5±9.9)ms和(0.232±0.027),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37,15.11,3.929,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Te≥100ms和Tp-Te/QT≥0.25的AMI患者更易于发生MA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15和4.586,P〈0.05)。术前共22例发生MAE,占27.5%,术后5例发生MAE,占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8,P〈0.05)。结论QTc、Tp—Te间期和Tp—Te/QT比值可作为一项心电图指标对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进行判断,Tp—Te间期≥100ms和Tp—Te/QT比值≥0.25可为MAE的发生做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共156例有房室旁路参与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研究对象。均行标准心内电生理检查,根据房室旁路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游离壁组、间隔组、右侧游离壁组,分别测量各组的AH间期、旁路前传不应期、心动过速周长、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6例研究对象中,42例为左侧游离壁旁路,84例为间隔旁路,30例为右侧游离壁旁路,间隔部组的心动过逮平均周长显著短于右侧游离壁及左侧游离壁组[(308±6)msVS(327±28)ms,P〈0.01;(308±6)ms vs(360±13)ms,P〈0.01f。间隔旁路组心动过速时AH间期明显短于右侧游离壁组及左侧游离壁组[(74±6)msVS(122±5)ms,P〈0.01;(74±6)msVS(103.7±7)ms,P〈0.01]。左侧游离壁旁路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侧游离壁旁路及间隔旁路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2.8%VS0,P〈0.01;42.8%VS21.4%,P=0.002)。左侧游离壁旁路的前传不应期[(268±4)ms]也显著较右侧游离壁旁路的不应期[(312±72)ms]、间隔旁路不应期[(345±36)ms]短(P〈0.01)。结论间隔部旁路发生较快的顺向性心动过速,左侧游离壁旁路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朱华江 《当代医学》2011,17(21):93-9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电生理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甲减组)和10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十二导联ECG检查,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PR)、QRS波时限(QRS)、QT间期(QT)、ST段压低幅度、T波等,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心电图指标和血清TH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甲减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x2=34.557,P=0.000)。TSH、T3及病程判断心电图异常的能力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心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心率与TSH、T3、T4呈显著正相关。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与T3、T4呈显著负相关,与TSH呈显著正相关。ST段压低、T波异常(倒置、低平或双向)与TSH呈显著负相关,与T3、T4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对患者窦房结起搏产生显著影响,引起心脏自律性改变,并造成明显的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