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正>为方便公民无偿献血,本站在2003~2008年对无偿献血者均作金标法HBsAg检测。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金标法HBsAg检测合格后所采集的血液,经ELISA法初复检都有一定比例的HBsAg漏检,但对献血≥2次的献血者来说,金标法HBsAg检测的漏检率虽然难免,但已经极低。是否可以对这部分无偿献血骨干省去这一步骤,为此我们比较了金标法与ELISA法的HBsAg检测阳性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金标法漏检原因,寻找改进措施。方法对金标法检测HBsAg后血液标本留样,采用2种不同ELISA试剂进行2次HBsAg检测。结果 31146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用金标法检出阳性69份,阳性率0.22%;ELISA法检出阳性286份,阳性率0.92%,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1,P〈0.01)。对ELISA法检出阳性的286人份用金标法复查,在试纸反应5、10、15min后的漏检率分别为91.3%、77.2%、60.3%。结论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率较高。应将其与ELISA检测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周玲  吕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7):2402-2403
目的:分析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的漏检原因。方法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335例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计算阳性率、漏检率。采用金标法和ELISA检测 HBsAg质控品,分析检测灵敏度。结果金标法检测阳性率为0.33%,ELISA为1.14%,金标法检测阳性率低于 ELISA (χ2=46.76,P<0.05)。金标法漏检率为71.19%。金标法反应时间为5、10、15 min时,漏检率为94.92%、88.98%、71.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7,P<0.05)。金标法不能检出浓度为0.5 ng/mL的 HBsAg质控品。结论金标法检测灵敏度较ELISA低,并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适用于献血前初筛。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血站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筛选,无疑对降低由HBsAg引起的血液报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的使用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进行了HBsAg的ELISA法与金标法结果的比较,发现金标法很难降低HBsAg弱阳性血的报废率,因此,在用金标法进行检测时,应适当延长报告结果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HBsAg初筛检验在无偿献血中的意义。方法:利用HBsAg全血金标纸条法对94610份无偿献血样本进行HBsAg初筛检验。780份初筛检验阳性和82500份初筛检验阴性的样本用HBsAg酶联免疫(ELISA)法进行复检。结果:全血金标纸条法的阳性率为12.8%,ELISA法的阳性率为13.2%,全血金标纸条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99.88%,全血金标纸条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HBsAg,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无偿献血中应用HBsAg全血金标纸条进行献血前的初筛检验,可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无偿献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金标法分别测定低浓度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ECLIA法、ELISA法及金标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低浓度组.用ELISA法及金标法同时测定经ECLIA法筛选的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HBsAg模式如下的临床标本:HBsAg COI在1~50的临床标本60例,HBsAg COI小于1的临床标本20例作为阴性对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结果 ECL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8 ng/ml,HBsAg的批内CV为2.35%;ELISA法测HBsAg灵敏度为0.7 ng/ml,批内CV为15.9%,金标法灵敏度1 ng/ml.60例ECL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为28例,金标法检出阳性为20例.结论 在低浓度的HBsAg检测中,需运用ECLIA法检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并针对临床患者在感染不同时期出现不一致的ELISA及金标法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诊断试剂-胶体金法(简称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在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剂(简称TP金标试剂),分别检测TP结果阳性的血液标本;采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和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HBsAg金标试剂),分别检测HBsAg结果阳性的血液标本;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检测TP、HBsAg阴性标本和强阳性混合血液标本。结果观察时间5min和10min时,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对TP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72%,TP金标试剂分别为39%和52%;联合金标试剂对HBsAg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54%,HBsAg金标试剂分别为47%和60%;联合金标试剂对TP、HBsAg阴性标本的阴性检出率为100%,能检出强阳性混合血液标本。结论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可检出较高浓度的HBsAg和抗-TP,可在短时间内检出大部分ELISA阳性标本,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和保证血液质量,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HBsAg漏检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改进措施。方法金标法初筛HBsAg阴性后采集的血液,留取标本用两种酶标ELISA试剂及不同人员进行两次复检,确定金标法初筛HBsAg检测情况。结果对47507人次金标法初筛HBsAg阴性献血后标本用酶标ELISA法复检有513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1.1%,再用同一厂家的金标试剂复测,出现六种不同结果。结论灵敏度和批间差是金标漏检的主要原因,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工作责任心,改善工作环境能有效减少HBsAg漏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无偿献血者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HBsAg漏检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改进措施.方法 金标法初筛HBsAg阴性后采集的血液,留取标本用两种酶标ELISA试剂及不同人员进行两次复检,确定金标法初筛HBsAg检测情况.结果 对47507人次金标法初筛HBsAg阴性献血后标本用酶标ELISA法复检有513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1.1%,再用同一厂家的金标试剂复测,出现六种不同结果.结论 灵敏度和批间差是金标漏检的主要原因,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工作责任心,改善工作环境能有效减少HBsAg漏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溶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溶血标本采用金标法检测HBsAg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溶血影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测定结果 ,溶血标本一般不宜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和金标法对256例血清样本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且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例样本中:ELISA法“全阴性”(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阴性)结果模式,金标法结果相同;ELISA法HBsAg、HBeAb、HBcAb阳性,HBsAb、HBeAg阴性(简称模式1);HBsAg、HBeAg、HBcAb阳性,HBeAb、HBsAb阴性(简称模式2)结果模式,金标法检测样本的结果模式发生改变.256例样本两法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经x2检验:HBsAb和HBeAg两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三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ELISA法阳性或OD为临界值的样本金标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无ELISA法阴性而金标法为阳性的标本.结论 两种方法对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特异性相近,但是金标法敏感性不如ELISA法.  相似文献   

12.
宝鸡市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金标法HBsAg初筛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少血液浪费,各地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本市2004年以前未对2次以上献血者进行金标HBsAg初筛,由于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数呈递增态势,从2004年1月始对该献血人群进行HBsAg初筛,现综合相关数据.对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初筛HBsAg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标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一般为10%~15%,在流动无偿献血现场采血时如何快速筛查出HBsAg阳性者,对节省血液资源十分重要,我站实施无偿献血流动采集1年多来的经验是应用金标试纸现场检测,筛除HBsAg阳性者,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金标试纸法现场快速筛查HBsAg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低气温(低于10℃)下金标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探讨检测环境温度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用金标法和ELISA法两种方法检测963名高中毕业生的HBsAg,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ELISA法检出71份HBsAg阳性标本,用金标法只检出50份阳性标本,当时检测环境的气温约为8℃。金标法检出阳性的标本经ELISA法检测,其结果均为阳性。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用金标法检测却有21份为阴性,漏检率为29.6%,再把阴性的21份标本用金标试纸重做,并做人37℃温箱,15分钟后看结果。结果又检出16份为阳性,还有5份标本为阴性。结论:用金标法检测HBsAg存在假阴性,灵敏度比ELISA法低。特别是在气温较低(低于10℃)的情况下准确率会降低,出现假阴性结果。在西藏高原雪域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尚未建立血站,输血前只用快速的金标法做HPsAg检测,应特别注意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操作,以免漏检,造成HBV输血感染,不是十分紧急的输血,应该用ELISA法作HB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快速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为便于公民无偿献血,本中心从1999年5月起采用快速HBsAg全血金标试条〈简称金标法〉对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发现存在一定的漏检。为了解漏检原因,对金标法初筛合格的18123份血液,经ELISA法复检,根据ELISA法检测结果,以及追踪观察保存的现场初筛HBsAg金标试条等结果,对漏检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HBsAg-ELISA试剂盒,批号:9030501、9960501,灵敏度:0.5ng/ml、0.2ng/ml;HBsAg金标试剂,批号:9051901、9081201,灵敏度:1ng/ml,均为厦门新创有限公司产品。 1.2 标本来源 1999年5月~2000年2月本中心现场无偿献血,金标法初筛合格采集的18123份血液标本。 1.3 方法对现场金标法初筛合格后采集的血液用ELISA法常规检测,对检出的阳性及可疑标本,再用该法双孔复检,其中任一孔S/CO值≥1确定为阳性;同时再次用金标法作对应检测,并追踪观察保存的现场初筛HBsAg金标试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部分血站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筛选,无疑对降低由HBsAg引起的血液报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的使用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进行了HBsAg的ELISA法与金标法结果的比较,发现金标法很难降低HBsAg弱阳性血的报废率,因此,在用金标法进行检测时,应适当延长报告结果的时间。1材料与方法1.1标本:1~5号为体检不合格标本,6~9号为街头无偿献血时以金标法检测在10分钟内未见阳性显示而采集的全血。质控血清(1ng/ml)为上海血液中心所提供(批号200003)。1.2试剂:ELI…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ELISA法不同S/CO值与金标法HBsA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科学方式指导血液采集,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4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37966例。经采血车初筛合格后,对前3个月无偿献血者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在实验室内再使用金标法进行复测,对ELISA和金标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1月~2015年1月共检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标本102例,阳性率为0.52%,其中科华和万泰检出率分别为90.19%和8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而金标法检出率较低为51.96%,分别与科华、万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33,P0.01;χ~2=25.47,P0.01);两种酶免试剂检测S/CO值20以下的标本再用金标法检测,漏检率均为100.00%,科华和万泰S/CO值20以上的标本再用金标法检测,漏检率分别为12.69%和11.29%;2014年11月~2015年4月各月HBsAg阳性报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P0.05)。结论改善金标法检测环境、使用血清加样,以及提高血液初筛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是降低血液HBsAg阳性报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标法和ELISA在检测脐血HBsA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脐血血清同时应用金标法和ELISA(一步法)测定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Kappa分析,两种测定方法具有一致性,但一致性不是很强。用ELISA两步法对结果不一致标本进行复核,经判读都为阳性(有1例为污染,两步法仍为阴性)。结论:建议脐血测定HBsAg应用ELISA两步法。  相似文献   

19.
HBsAg漏检原因较多,现将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对象2009年1~12月本院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采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的HbsAg金标试纸,其灵敏度为1ng/mL,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HBsAg酶联免疫试剂盒。将金标法初筛为阴性的标本离心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初、复检。当两次测定的S/CO≥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金标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1024份健康体检血清标本同时用金标法和ELIsA检测HBsAg,以ELISA法为标准,对金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以ELISA为标准,10244份血清中金标法有5份假阴性,9份假阳性,灵敏度为99,51%,特异度为99.12%,准确度为98.63%。结论ELISA步骤多,时间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批量检测。金标法快速简便,单份检测,无需任何仪器,适合急诊检测,但灵敏度、特异性稍差,特别是针对小三阳和乙肝携带者有漏诊可能。因此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工作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