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研究进展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锐器伤害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研究发现,注射、缝合和抽血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操作,多发生在病房、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和门诊室等科室中,主要是由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合针、手术刀、蝶形针和静脉导管探针等医疗锐器引起。锐器伤害后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和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卫生服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锐器伤害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锐器伤害防护对策,推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立法工作,最终达到降低和消除锐器伤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锐器伤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及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是医院内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临床护士与病人密切接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锐器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面临着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1]。因此,护理人员应意识到锐器伤的危害性,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加强管理,减少锐器伤及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发生率[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害的发生情况,探讨锐器伤害的防护对策.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相关科室3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统计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间锐器伤害的发生情况、主要致伤物等,并针对主要环节提出防护对策.[结果]调查期内锐器伤害发生率为74.14%;主要致伤物为注射器针头,占39.49%;锐器伤害后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局部挤压冲洗、消毒液消毒,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1~3个月内血液追踪全部予乙肝8项指标复查检测,2例在3~6个月内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1例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锐器伤害发生率较高,防护措施不强,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医疗环境等,从而减少锐器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锐器伤害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研究发现,注射、缝合和抽血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操作,多发生在病房、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和门诊室等科室中,主要是由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合针、手术刀、蝶形针和静脉导管探针等医疗锐器引起.锐器伤害后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和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卫生服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锐器伤害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锐器伤害防护对策,推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立法工作,最终达到降低和消除锐器伤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内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措施。方法收集3年内锐器伤害员工120例资料,对受伤者的职业分布、受伤地点、锐器种类、锐器污染情况、伤后的处理措施、锐器伤害后追踪观察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受伤人员中受伤率最高为护士占57.50%,造成伤害的锐器种类主要为注射器针头占54.17%,锐器明确污染的占45%,锐器伤害后初步和进一步处理达100%,锐器伤害后追踪达100%。追踪结果显示,锐器伤害的员工经处理后未发现感染的病例。结论锐器伤害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锐器伤的发生。损伤后及时而正确的处理是由预防损伤导致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检验科工作人员经常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工作中锐器伤害时有发生,是血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提高检验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识,降低其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总结如下。1职业感染危险因素1.1职业感染意识薄弱对血源性感染、锐器伤风险意识淡漠,感染及锐器伤后处理不规范,上报意识不强。1.2工作环境因素检验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患者及传染性的血液、体液、细菌等,多次使用注射器等锐器,增加了血液传播疾病和锐器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锐器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锐器传播,可引发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所以医疗护理人员要接受安全操作技术和正确处理锐利物品方面的培训,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并报告所发生的锐器伤。  相似文献   

8.
医疗废物管理的迫切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医疗废物最常见的危害是针头、刀片等锐器造成的伤害,一旦锐器被HIV、HBV、HCV污染,被刺者就可能发生相关的传染病感染。  相似文献   

9.
锐器伤害是医务人员尤其是检验科医务人员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为减少锐器伤害,降低医院感染率,本文着重探讨检验科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现状、危害性、危险因子以及锐器伤产生的原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强调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锐器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强化监管和改进机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知识知晓和防护措施实施现况,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用横断面调查,对省内9家医院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科室的医护人员90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率91.8。仅有9.6%的医护人员掌握血源性病原体种类、可能的感染途径及疫苗等知识;医疗活动中使用安全器械者仅20.9%;有48.1%医护人员能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医疗锐器。[结论]加强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培训,推广安全器械使用,正确处理用过的锐器,可以有效地降低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输液室护士手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医疗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配药、注射、输液、拔针等工作频繁而重复,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门诊输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9家三级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建省部分医护人员(HCW)锐器伤害(SOI)的发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打下良好基础.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对福建省9家医院中部分HCW的锐器伤害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在调查期的过去1年中,有71.3%的HCW遭受过SOI,约有60%的SOI发生在医疗锐器使用过程中,造成HCW的SOI最常见的医疗锐器是一次性注射器.结论 SOI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提倡使用安全器械及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锐器物,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将有助于降低HCW的SO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并提出控制医护人员锐器伤相应的对策.方法 利用北京地区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根据该地区124所二、三级医院上报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情况,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通过发现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护士在全部报告的伤害记录比例最高,约占65.4%,医师占26.9%;锐器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病房内、手术室、病房外、门诊、急诊、ICU等;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最易发生锐器伤害;导致锐器伤害的器械种类主要为注射针头等;最为常见发生伤害的医疗操作环节是手术中(缝合或切开时等),占14.8%,丢弃前针头等锐器物处理时占10.3%.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与工龄、职业分布、工作地点、锐器物种类、操作环节、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缺乏职业安全教育、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CDC《被锐器伤害处理过程》的报告来看,护士是针刺伤害的主要群体,在针刺伤中约1/3是护士.事实上,这种在医疗工作中不慎被锐器伤害的现状远比上述统计的严重.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科使用的锐利器械种类较多,医护人员可被患者的血液或唾液污染的口腔锐器不慎刺伤,而导致感染机会增加,因此,有必要探讨口腔锐器伤害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医院职业性锐器伤害监测和处理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7  
目的 探讨医院职业性锐器伤害的管理方法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6月 1日至 2 0 0 2年 5月 31日我院锐器伤害员工资料 2 4例 ,对受伤者的职业分布、锐器种类、锐器污染情况、伤后的处理措施、锐器伤害后追踪观察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受伤人员中受伤率最高者为护士 ,占 5 4 .2 % ;锐器的器具伤害率最高为注射器针头 ,占 6 6 .6 %。锐器明确污染的占 4 1.7% ,锐器伤害后初步和进一步处理达 10 0 % ,锐器伤害后追踪达 10 0 %。追踪结果 :我院锐器伤害的职工经处理后未发现感染的病例。结论 锐器伤害应以预防为主 ,加强管理 ,降低锐器伤害后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分析探讨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2011-08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762名调查对象中,锐器伤发生人数为69名,发生次数为97次,平均发生率为0.13次/(人·月);护士、医生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锐器伤发生地点多为普通病房;头皮钢针及一次性注射器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医疗废物处置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结论锐器伤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行为习惯,实施标准预防的安全防护等措施,切实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掌握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中,锐器伤害发生的原因和概率、锐器伤害在不同职业人群中的分布、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程度等基础信息.方法 对医院2年来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共82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后经过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了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生一例感染.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应加强医务人员全面防护的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以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防护意识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2-2006年参加工作和实习的医护人员共72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人数为667(92.51%)。共发生锐器伤3868次,受伤2次以上的占92.05%。锐器伤以注射器针头刺伤为主,占57.94%;其次为手术时缝合针刺伤,占25.41%。发生锐器伤上报的占10.79%;在有潜在血液接触操作中每次均戴手套的仅占24.69%。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不强,锐器伤的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全面性防护意识,有效降低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和伤害程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机械热力清洗消毒技术与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器械使用后,不仅污染了大量的细菌,带血的器械还可能污染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输血性肝炎病毒(TT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经血传播的病毒。医务人员血源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感染性血液及体液进入其血液,进人方式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殷小基收集了2001年6月1日-2002年5月31日东华医院24例锐器伤害员工资料,受伤人员中受伤率最高为护士,占5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