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早期诊断张晓东李汉杰王家文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合肥230022儿童颅内肿瘤多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中线部位居多,后颅凹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0.8%~68%,特点是病情进展快,恶性肿瘤多,...  相似文献   

2.
对1976~1992年经手术证实的儿童后颅凹肿瘤204例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4例,蚓部70例,第四脑室38例,脑干9例,桥脑小脑角3例。肿瘤性质以星型细胞瘤83例(40. 7%),髓母细胞瘤68例(33. 3%)为主。笔者认为:早期诊断,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后颅凹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对后颅凹脑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987-1993年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45例后颅凹脑膜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疗效;优27例,良8例,差5例,死亡5例。结论: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相大小。  相似文献   

5.
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缄默症(murism)是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是以不语为主的语言器质性或功能性缺陷,常合并口咽运动障碍和精神改变为主的一组短暂性临床症状。作者1993年至2003年共收治后颅凹原发于腑实质内的肿瘤111例,其中12例术后出现缄默症,现将该12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后颅凹肿瘤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总结经验,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观察护理后颅凹肿瘤术后患者共50例,对其术前准备、护理及术后护理摸索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50例病人通过细致周密的观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50例病人的观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CT检查40例儿童后颅凹肿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分析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研究其扫描方法,提高CT检查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后颅凹肿瘤40例,其中普通CT扫描20例,螺旋CT扫描20例,40例病人中32例行CT强化扫描。将其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4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检查阳性显示为38例,漏诊2例,显示率为97.5%,术前CT检查定性误诊11例,准确率为72.5%。结论 选择适合的CT扫描技术与方法。消除儿童后颅凹骨迹伪影等干扰的影响。可提高儿童后颅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后颅凹肿瘤手术中循环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呕吐和共济失调.43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74.4%),近全切除8例(18.6%),大部切除3例(7.0%),本组无手术死亡.33例随访13个月~7年,其中术后放疗13例,12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亡;术后未放疗的20例患儿中,8例存活,12例于术后2个月~2年死亡.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术后分子病理学指导下的放化疗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病例1,男性,12岁.因患四室星形细胞瘤于1995年7月入院.在静脉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分(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穿刺点选择在左枕三角区.脑室端置入9cm,脑脊液快速自远端流出.手术顺利.术毕神志已清醒.术后5h30min发现患儿嗜睡、精神弱,急诊CT示四室内大片状混杂密度影,约4cm×4cm×3cm,考虑为肿瘤卒中.6h后出现呼吸困难.术后12h死亡.病例2,女性,2岁.因患四脑室胶质瘤于1996年1月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332例儿童后颅凹肿瘤,其中9例出现术后缄默症.结果:9例全部为巨大型小脑蚓部肿瘤凸入四脑室,并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术后缄默症发生时间:手术当日4例,术后1日1例,术后2日和3日各2例.持续时间20~91天,平均39天.缄默症恢复后7例遗留有小脑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凹小脑蚓部巨大型肿瘤全切术后可出现缄默症,有一定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2例小脑、脑干部肿瘤行后颅凹手术,全切除19例,脑干瘤托氏手术3例。治愈15例(68.2%),好转3例(13.5%).因术后脑子水肿、窒息,继发颅内感染死亡4例(18.2%),为防止术后并发症和减少死亡静脉复合麻醉,选择适当体位、充分暴露切口,控制出血和减少副损伤,避免牵拉,压迫或损伤脑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主体位于后颅凹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后凹型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9例肿瘤均为起源于鞍区而主体位于后颅凹的巨大型肿瘤,囊性2例,囊实性7例;肿瘤伸入桥小脑角8例,位于中线达下斜坡1例.头痛是最常见症状(6/9),颅神经损害较常见(4/9),内分泌...  相似文献   

15.
后颅凹肿瘤术后出现的缄默症临床上比较少见 ,我们遇到 1例 ,现结合文献就其病因、预防及预后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6岁。因头痛、恶心、呕吐、不适 3个月伴走路不稳入院。体检 :神志清 ,精神尚好 ,检查合作 ,有眼球水平震颤 ,站立不稳 ,走路尤其明显 ,右侧肢体共济失调。头颅CT示小脑蚓部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后行后颅窝开颅手术。术中发现肿瘤为小脑蚓部生长并突入第四脑室 ,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 ,肿瘤直径约 4cm ,肉眼下全切肿瘤并打通中脑导水管 ,敞开硬脑膜 ,去除骨瓣。病理报告示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即清醒 ,当天…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后颅凹血肿84例,均经手术或CT证实.根据84例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就本病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发病年龄4~66岁,平均41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RI普通扫描,其中15例行强化扫描。结果:本组资料MRI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4个沟通渠道。其中18例经视神经管沟通,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通过眶上裂沟通14例,神经鞘瘤6例,视神经鞘脑膜瘤6例,炎性假瘤2例,侵犯同侧海绵窦。通过眶下裂沟通5例,神经鞘瘤5例,侵犯同侧海绵窦。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8例,有皮样囊肿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脊脑膜瘤2例。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沟通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后颅凹脑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987~1993年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45例后颅凹脑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29/45)。疗效:优27例(27/45),良8例(8/45),差5例(5/45),死亡5例(5/45)。结论: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和大小。统计学分析表明病人的预后与术前ASA(美国麻醉学会评分法)级别和术前神经功能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资料.结果 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可分为3型:囊性、囊实性、实性.囊性部分T1W1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等、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强化后囊性病灶表现为环状薄壁强化,实质性病灶为均匀强化.结论 MRI是一种诊断颅咽管瘤有效的方法 ,但不典型者需与垂体瘤、鞍上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 I表现,评价MR 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其中13例有CT对照。结果24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12例,鞍内3例,鞍内鞍上8例,鼻咽部1例。囊性5例,囊实性16例,实性3例。囊性部分T1W 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高信号,T2W 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的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而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结论MR 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