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疏心内直视手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383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299例,右腋下小切口48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36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小切口不停跳组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纵隔感染及胸骨畸形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适用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心肌保护效果好、显著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缺点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入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组(实验组 )与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组 (对照组 ) ,对手术时间、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术后 2 4h引流量、血红蛋白尿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其他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能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 ,减少心肌损伤 ,减少花费 ,且切口隐蔽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达到心脏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方法:本组23例,在全麻、体外循环小,应用微创技术,行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矫治21例,其中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1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微创技术主要包括美容切口(右胸外侧小切口、右腋下直切口、右胸前外侧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及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20-72分,主动脉阻断时间8~60分,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7~16天出院。结论:在手术熟练,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微创技术,即可以使心脏疾病得到根治,同时又可以达到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  相似文献   

4.
微创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技术和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微创技术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13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8例,胸骨下段小切口35例,胸骨全切口45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97例,部分房室通道8例,其他先心病18例;左房粘液瘤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1例,换瓣12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无严重心律失常及空气栓塞,均痊愈出院,无远期死亡。结论 微创心脏不停跳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心脏手术。联合应用小切口手术的优点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保持胸廓连续性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效果,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做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对41例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其中10例出现血红蛋白尿,1例室缺患者术后发生残余漏,1例出现体外循环中引流不畅。结论: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可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确保患者安个及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不停跳在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05~2001-06期间108例房间隔缺损采用微创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用右前外乳腺下弧形、右腋下斜行及胸骨正中小切口,切口长5~10cm,平均8.1cm。采用补片修补27例,直接缝合者8l例。结果:108例病人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痊愈出院。术后随诊满意。结论:微创心脏不停跳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切口小、心肌保护好、损伤小、安全、恢复快、美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小儿一般先天性心脏病2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陋缺1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流出道狭窄1例。均采用右胸小切口经右第四肋间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下手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右胸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下进行小儿心内直视损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65例患者均采用右侧腋中线切口长约8~12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在心脏跳动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法乐三联症矫治术5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空气栓塞所致的并发症。1例ASD患者术后左肺不张。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化了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再灌注损伤;切口隐蔽,无胸部的畸形愈合及钢丝残留,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67例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临床经验。方法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9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26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1例,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25例。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与同期180例正中开胸瓣膜置换术相比,心脏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无显著差异,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疗效好、安全、可靠。经胸骨上段小切口适合于主动脉瓣置换:右侧腋下、前外侧小切口适合于二尖瓣置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5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并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于术后5~10d痊愈出院,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术后7~12d痊愈出院。结论: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准确的病情观察对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探讨和评价两种手术路径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该科收治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对其手术结果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引流量方面,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右腋下小切口组;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右腋下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矫治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有效,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创伤小,出血少,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的骨性连续性,防止手术后发生鸡胸,美观效果好于胸骨正中切口,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微创心脏手术正在经历快速演变。几十年来,瓣膜手术通常都是通过使用体外循环全胸骨切开在心脏停搏下来进行。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个基本的模式已部分向微创心脏外科转变。微创心脏外科包括了诸多的外科治疗技术,目前比较统一、公认可以开展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有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胸部小切口心脏手术如部分胸骨切开或右胸小切口的瓣膜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和介入方法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如经皮、经主动脉和经心尖的主动脉瓣膜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胸部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几种体外循环下胸部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161例心脏疾病患者采用右腋下、右前外侧胸、胸骨右侧旁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二尖瓣狭窄或/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等。结果:术后161例患者中2例(1.2%)分别死于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重型肺炎。1例并发胸骨后出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例右侧胸腔积液,经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以上各小切口开胸行心脏直视刘安全、有效的。术野显露好,病变矫正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好,美观效果亦好。临床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8例采用微创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手术后的护理,包括心电及血清电解质监护、血流动力学的监护、呼吸道的护理、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抗凝药物的使用、早期功能锻炼等.认为微创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手术,护理要求高,重视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5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并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于术后5~10d痊愈出院,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术后7~12d痊愈出院.结论: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准确的病情观察对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0例接受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患者,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结扎带组),同期使用钢丝固定胸骨的50例患者(钢丝组),分析两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关胸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结扎带组使用2~4条结扎带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8~15 min,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钢丝组使用2~3条(4~7针)钢丝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10~20 min,术后3例出现胸骨哆开(1例钢丝断裂、2例钢丝切割),并有3例胸骨无松动患者出现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结扎带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高于钢丝组,关胸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少于钢丝组(P 0. 05)。结论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应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关胸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胸部不同部位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184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胸部不同部位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体会。方法采用右腋下、右前外侧胸、胸骨右侧旁及胸骨下段小切口 ,在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手术共 184例。结果 2例 ( 1.1% )患者分别死于消化性溃疡出血 (胸骨下段切口 )及重型肺炎 (右腋下切口 )。术后并发胸骨后出血、 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及右侧胸腔积液各 1例 ,经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以上 4种小切口开胸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术野显露好 ,病变矫正满意 ,创伤小 ,痛苦轻 ,并发症少 ,恢复快 ,美观效果好。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24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平均切口长度(7.0±1.2)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1.5±8.1)min。术后所有患者无残余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5±1.3)d。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微创、美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输血量、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较于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对患儿损伤较小,降低输血量,患儿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