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比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缺点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入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组(实验组 )与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组 (对照组 ) ,对手术时间、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术后 2 4h引流量、血红蛋白尿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其他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能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 ,减少心肌损伤 ,减少花费 ,且切口隐蔽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右胸前外侧切口广泛用于心内直视手术。1998~1999年,我们采用该切口,在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9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11例;年龄6~45岁,平均13岁;体重16~70kg,平均38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4例。10例表现为活动后心慌,另9例无症状,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术前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1.2 手术方法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头低20°,右背部垫高45°。于第4肋间入胸,将肺向后压下,显露心脏。于膈神经前2cm纵行切开心包及上、下腔静脉套阻断带,…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做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对41例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其中10例出现血红蛋白尿,1例室缺患者术后发生残余漏,1例出现体外循环中引流不畅。结论: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体外循环管理可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确保患者安个及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 62例病人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到31~35℃左右,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施行心内畸形矫正术.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人,随访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疏心内直视手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383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299例,右腋下小切口48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36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小切口不停跳组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纵隔感染及胸骨畸形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适用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心肌保护效果好、显著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3-02-2009-06期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失败后在昆明延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病例的原因及危害性,探讨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6例先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数分钟至24 h内,封堵器出现移位或完全脱落,其中2例出现心包填塞、溶血等严重并发症。该6例均在急诊体外循环下行封堵器取出术和先心病纠治术。另外11例先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失败后,择期体外循环下行手术纠治。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认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危害。介入治疗失败后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可避免病情的恶化,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手术效果肯定,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奉华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66-726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和(或)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80例放置心包和(或)胸腔闭式引流的患儿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 370例于术后48~72h顺利拔管,5例术后4~6d拔管,均康复出院。5例死亡。结论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水密封及各引流管连接牢固,同时掌握好拔管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00-01/2008-01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5例,年龄2-6月龄36例,6-12月龄99例;体重3.3-12 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12例,法乐氏四联症8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4.45%(6/135)。其中3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肾功能衰竭。结论:对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65例患者均采用右侧腋中线切口长约8~12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在心脏跳动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法乐三联症矫治术5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空气栓塞所致的并发症。1例ASD患者术后左肺不张。所有患者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右腋下切口心脏不停跳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化了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再灌注损伤;切口隐蔽,无胸部的畸形愈合及钢丝残留,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简介患儿母亲 2 5岁。无特殊病史。第一次妊娠 ,妊娠 37周作产前检查时发现心脏有杂音 ,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 2肋间 ,呈双期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周围血管征阳性。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内径 1.0 cm ,长1.2 cm,左心房、左心室轻度增大 ,肺动脉增宽。心电图示电轴左偏 ,左室高电压。未作特殊治疗 ,在严密监护下足月顺产一对孪生女婴 ,体重分别为 2 40 0 g和 2 2 0 0 g,无窒息抢救史。出生后生长发育和喂养情况可。两患儿出生 6个月后经常感冒 ,无心衰史。 1岁时来院就诊 ,查体无紫绀 ,胸骨左缘 2、3肋间…  相似文献   

11.
我科2006—02收治的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12d痊愈出院。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男,11岁。生后1个月即被闻及心脏杂音,未系统诊治。无口唇紫绀,无杵状指(趾)活动耐力差。自幼易感冒,不喜蹲踞,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收治入院。查体患儿神清语明、精神状态良好,胸骨左缘第3肋间收缩期Ⅲ/6级粗糙杂音,P2亢进,可触及震颤,四肢血氧饱和,血压值:右上肢160/80mmHg,左上肢108/58mmHg,右下肢150/60mmHg,左下肢130/50mmHg。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率及降低术后死亡率。【方法】1997年7至2005年7月期间心胸外科术后监护室(CICU)<3岁的患儿资料33例。分成前9例,后24例两组,后组应用改进的监护常规和新医药,新技术。两组按例数,术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治愈率、CICU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CICU滞留天数等进行比较。【结果】后组较前组例数增加了166.6%,CICU死亡率下降了25%(P<0.01),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的治愈率分别提高了30%、100%、100%(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下降了33.3%,其中24小时拔管增加了近80%,CICU滞留天数下降了32.7%(P<0.05)。【结论】术后监护的日益规范和完善,新医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5年对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学龄前患儿开展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005—01/2007—12期间手术患儿主要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2005-01~2007-01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临床应用3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5例,体重12~80 kg,心功能Ⅰ~Ⅲ级,手术种类,ASD 15例,VSD 5例,MVR 3例,MVR DVR 2例,PS 3例,右房黏液瘤1例,PDA 1例。1.2方法(1)全部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据国内外报道该病的发病率每年在不断上升,有的地区患病率超过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大多数人接受。我科2008—06~2010~01间共为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5-03~2006-05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16例,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56岁,体重13~68 kg,心功能Ⅰ~Ⅱ级.本组均在全麻、浅低CPB、心脏不停跳下完成ASD修补术.使用Stockert-Ⅱ型体外循环机,国产鼓泡式氧和器.预充液:乳酸钠林格氏液,血定安,悬红,血浆及白蛋白等.转中血球压积(HCT)维持在25%左右,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80 mm Hg,鼻咽温32~34 ℃,高流量灌注.常规肝素化,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待血流动力稳定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头低位,停止机械呼吸,在心脏跳动下行ASD修补术.右心房切口,右心吸引控制血液平面,在缝闭缺损最后1~2针时停左心吸引,彭肺,排尽左心腔内气体,缝闭缺损,开放上下腔静脉,右心腔排气,缝闭右心房切口.心内主要操作完成后,复温至鼻咽温36~37 ℃,患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电解质正常后尽早脱机,不需辅助循环.  相似文献   

17.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0-01~2005-12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3—03/2008—03施行三尖瓣置换(TVR)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三尖瓣病变16例,现就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先心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全组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术前给予控制感染、纠正心衰、增加心功能储备等处理,术后给予呼吸、循环管理,治疗并发症等处理.[结果]①21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1.91±3.65)d痊愈出院.12人出现并发症,共32例次,均痊愈出院.死亡3例,病死率8.33%.均为复杂性先心病患儿,死于重度低心排综合征.②比较患儿入院、出院时呼吸频率、心率、肝脏大小,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析患儿术前、术后10 d所做心脏彩超数据,结果表明: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每分钟心输出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出院时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宜早期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新生儿先心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点 ,为心内直视手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方法 :自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 41例。其中先心室间隔缺损 2 5例 ,房间隔缺损 16例。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经过顺利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6 5 .6 4± 2 0 .80min ,未出现室颤及空气栓塞。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 ,于术后 10~ 14d痊愈出院。结论 :该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造成的心肌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作用良好 ,适用于简单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