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调查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种慢性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中的个人支付和统筹支付费用构成情况,分析影响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探究控制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增长的途径和方法。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慢性病年轻化趋,对影响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和个人、统筹支付费用的可控因素加以严格管理,积极促进非可控因素的转化,减少或杜绝低效或无效性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比较分析,了解不同支付方式下病人住院费用构成,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降低病人负担,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优效使用.方法:从社会人口学特征、住院情况以及住院费用构成3个方面,对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比较,并采用非参数检验对自费和医保病人的各项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8 886元,较医保患者高2 115元;药费在住院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为广东省异地医保行政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医保支付方式的患者的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医保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宜将预防诊断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建立畅通的转诊转院机制,加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医保管理方式趋向合理化、规范化,主要分为限额支付、定额支付两种方式支付住院费用。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经济费用与负担较大,按照不同医疗管理方式,对治疗费用影响较大。在该组实验中,主要探讨医保管理方式,对治疗费用影响。根据结果显示,限额结算次均住院费用明细高于定额结算费用,不同监管方式,不同程度影响住院费用。因此,制定医保管理方式同时,需合理控制费用效果,在保障患者就医需求基础上,合理费用结算方式,防止单一结算方式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哈尔滨市在全面实施医保费用年度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的实施效果,对医保支付政策的更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描述性分析比较市医保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医保住院患者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该市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两年后,医保住院患者量,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整体市医保次均住院费用及医保次均支付费用呈负增长。结论: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后,患者的次均费用的控制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政策及方式和方法上有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5种疾病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新医改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避免医疗资源过度浪费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各部分费用均值的差异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5种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构成、自费、统筹、超支费用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住院费用构成不合理,药费仍占主要构成;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医保超支现象普遍,医院自身负担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基于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单病种医保住院费用,分析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医保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情况的影响,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较分析政策实施前后两组数据中住院总费用、晶体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等费用明细以及基金支付情况的均值差异。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总费用及晶体材料费用分别下降21. 46%和60. 08%,患者平均个人支付费用降低了52. 00%,医保基金支付率提高了13. 57%。结论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效果显著,国家在全面推进带量采购模式的同时,要完善医疗价格体系、医保支付制度等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作用,以达到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按项目支付和限额支付方式下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探索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恶性肿瘤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从郑州市和福州市的医疗保险数据库中,各随机抽取恶性肿瘤医保患者600名,统计分析其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按项目支付方式下,职工医保患者的费用水平高于居民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2747.70±32035.01元和23035.83士22875.65元;而在限额支付方式下,两类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差异不大,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6043.41士47562.09元和66576.54±73417.29元.结论 不同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差异客观存在.在按项目支付方式下,保障的差异体现在次均费用的差别上;而在限额支付方式下,两类医保人群费用差异不大.建议合理利用支付方式,避免和减少由于医疗保障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差异.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5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研究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和构成情况,采用相关分析、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患者性别、年龄、支付方式、住院天数等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治疗费构成比最高;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手术情况、住院天数、支付方式、特级护理、年龄和疗效。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院内部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按病种限价付费,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儿童患病住院及其医疗费用情况. 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12月收治长沙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儿童患者1 279例住院情况及其医疗费用的构成状况进行分析,即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疾病、人均住院费用、床日费用、药品比例、完全自费比例、个人自付比例、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保儿童患病住院的床日费用、次均费用、药品比例低于医保政策的规定,病人满意度增加. 结论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给城居儿童患者带来福音.医院通过全面加强医保管理,督促医保制度的落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技术水平.真正做到了减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保障医保患者的切身利益,提高城镇居民儿童参保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医保与非医保住院病人单病种住院费用的比较,探索医疗保险供、需、保三方及相关政策对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基本医疗保险的整体效率及经济效益,为控制医保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提出相关对策,为实施单病种付费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湛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83 607例出院病人的病案首页资料及住院费用资料,选取住院构成前10位的病种进行研究,最终选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支付费用的7个病种进行分析,采用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医保与非医保病人的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医保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医保组与非医保组次均住院费用的横向比较发现,同一年度、同一病种,医保组病人的次均住院费用普遍高于非医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种医保组与非医保组次均住院费用的纵向比较发现,2组病人单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医保组住院费用增长幅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支付定额标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医疗保险刺激了医疗需求,减缓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影响较大,医院应加强各病种的成本核算,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2009年医保与自费接受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51例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医保病例的费用特点及与之相适应的费用控制办法。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对医保患者的费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保住院患者费用偏高,主要与药费、材料费和住院天数有关。结论付费方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应合理控制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从而更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单病种付费政策的费用控制效果以及对医院、患者、医保基金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017—2019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数据,建立双重差分(difference - in - differences, DID)模型分析胃息肉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自付费用、住院天数、实际补偿比等相关指标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9.46%,次均自付费用下降38.37%,住院天数下降59.71%,月均住院人次数增加55.30%,单病种月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单病种付费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次均费用和自付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效率、维持医保基金稳定运行。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单病种付费政策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现行的总额预付和DRGs-PPS两种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该科室2018年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DRGs-PPS能较好控制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平稳地控制出院人数,较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总费用与耗材费的相关度较高,省医保患者的平均自付费用较高。结论在总额预付制基础上实行以DRGs-PPS为主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未来云南省DRGs-PPS支付应加强对自付费用和耗材费用的控制,DRGs-PPS操作较为复杂,医疗保险机构应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在院期间的花费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究影响住院花费的因素以及不同医疗保险形式的患者住院费用的特点。方法资料来源于济南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20例尿毒症患者的相关信息,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110例,新农合患者11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疗保险与新农合患者住院总费用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疗保险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以80岁以上组费用最高;新农合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以70~79岁组费用最高。不同医疗费用的患者各年龄组的住院平均费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费用类别的患者其住院平均费用中,药费、检查费、治疗费以及床位费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药费部分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缩小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在保持和确保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逐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 ∶1 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支付模式下CRO医院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结果 共有75例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成功配对7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日数延长24.4 d,住院均次费用高10.4万元,日均住院费用高0.6万元,自费金额高7.1万元,抗菌药物费用高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支付类型的感染组患者与其对照组的住院均次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市级城镇职工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住院均次费用最多,为14.5万元;全自费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住院均次费用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省级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自付费用分别为5.5万、1.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省级城镇职工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CRO感染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金额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对市级城镇职工、农村合作医疗及全自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沙湾县人民医院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情况.方法 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通过对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2009-2013年城镇医保病人住院费用进行统计,计算年总费用,各项费用及占比,计算次均费用及其增长率.分析住院费用各类别的变化趋势.结果 沙湾县人民医院2009-2013年住院人均费用逐年增长,个人自付比例逐年减少,药费占比增大,次均药费和化验费增长明显.结论 分析医保费用增长原因,提出合理控制医保费用的对策和重点,为医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总额预付制运行的现状,总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支付住院费用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法比较2016—2017年肿瘤内科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患者的人次数、次均费用及平均住院日等。结果总额预付制下医保患者异地就医管理不够规范,疾病经济负担依然较沉重,当前总额预付标准较难确定,并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结论加强总额预付费用管理,并推进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医保付费制度;优化医疗机构考核方式,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做好对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患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费用分布特点。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6年构成前10个系统疾病医保出院患者进行统计,报告其住院总费用、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最大值,并计算各系统第95百分位数以上的平均费用,累计费用及占总费用比例。结果:疾病医疗费用呈非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以上5%大额病例费用,占全部患者总住院费用比例达21.5%~29.9%。结论: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的分布有其特殊性;医疗费用定额支付标准应根据疾病医疗费用分布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强度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