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elta-Like-Ligand 1 (DLL1)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CNS感染性疾病患者110例,其中结脑患者5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者3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20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10例,另正常对照组30例.ELISA法测定各组受试者入院后CSF、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含量,动态观察结脑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SF中DLL1的含量并分析DLL1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的相关性. 结果 与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脑组患者CSF、血清中DLL1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好转的14例结脑患者CSF中DLL1含量在第2、4、6周逐渐降低,而治疗加重的4例患者CSF中可溶性DLL1含量第1、2(4)、6周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患者CSF中DLL1的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均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 CNS感染时结脑患者的CSF和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含量显著增高,对于结脑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脑脊液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脑积液(CSF)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3组病例(结核性脑膜炎组40例,病毒性脑膜炎组43例,化脓性脑膜炎组40例)CSF中ADA活性水平。结果研究发现结核性脑膜炎组CSF中ADA活性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发现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CSF中ADA活性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检测CSF中ADA活性水平对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脑脊液(CSF)中Delta-like-1(DLL1)的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3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2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颅内转移瘤(肿瘤组)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患者CSF中DLL1的含量。结果各组CSF中DLL1的含量,结脑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别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SF中DLL1的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葡萄糖、氯化物及颅内压均无相关性。结论 DLL1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指标,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可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化脑组)作为研究对象,无热惊厥非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结果 3组血清VE-cadherin、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病脑组(P0.01),病脑组高于对照组(P0.01)。化脑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病脑组(P0.01),而病脑组PC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组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高于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为82.5%,PCT异常升高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异常升高率高于病脑组(P0.05)。病脑组血清VE-cadherin与CSF清蛋白呈正相关(P0.05),血清PCT水平与血WBC、CRP、CSF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VE-cadherin与PCT水平无相关性(P0.05);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与血WBC、CRP、CSF清蛋白、CSFWBC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E-cadherin和PC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对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颅内压、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改变,为鉴别诊断这两种脑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01—2011-12第1次我院38例结核性脑膜炎和18例新型隐球菌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颅内压、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测数据,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糖、氯化物和蛋白含量。结果不论结核性脑膜炎还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均以亚急性起病、颅压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和氯化物含量降低为主。但结核性脑膜炎病例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高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P<0.05),而前者的氯化物含量却低于后者(P<0.05),在颅压变化程度和糖含量方面两种疾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颅内压、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测结果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仍应进一步寻找病原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及TNF-α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细菌性脑膜炎及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3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及TNF-α的差异。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PCT、CRP及TNF-α均较病毒性脑膜炎组、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在病毒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TNF-α在病毒性脑膜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一个敏感指标,联合检测PCT与CRP、TNF-α则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中进行细胞学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04—2019-04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0例(结核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0例(病毒组)为对象,均进行细胞学检测,比较2组细胞类型、血清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指数、血脑屏障损伤程度。结果 结核组C_(ALB)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S_(ALB)、C_(ALB)指数明显高于病毒组(P0.05);结核组小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转化淋巴细胞均低于病毒组(P0.05),激活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均高于病毒组脑膜炎患儿(P0.05),结核组与病毒组浆细胞、单核细胞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血脑屏障轻度损伤比重为16.67%,明显低于病毒组比重(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中度损伤与重度损伤比重分别为40.00%、43.33%,均多于病毒组(30.00%、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学检测能够帮助鉴别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为临床诊疗进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6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4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40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1)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不全相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将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数据合并,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5ng/L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ut-off值,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0%、98.8%、98.5%、100.0%、99.3%。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性粒细胞表面膜糖蛋白(CD64)、血清胱抑素C(Cys-C)及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93例住院患者为对象,结核性脑膜炎102例,化脓性脑膜炎35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26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组Cy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酶标法检测ADA,比较4组CD64、Cys-C及ADA水平,并比较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ys-C、ADA、CD64均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3项指标呈递减趋势,病毒性脑膜炎与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组CD64、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ADA、CD6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43%、60.73%、70.59%,联合诊断符合率98.04%,显著高于单一诊断。结论 CD64、Cys-C及ADA均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检测指标,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及与其他类型脑膜炎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小儿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为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03—2014-03于我院儿科收治的脑膜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化脓性脑膜炎25例,病毒性脑膜炎25例,结核性脑膜炎25例,另选取于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腰椎穿刺术提取脑脊液,用于脑脊液生化检测,观察并比较小儿脑脊液中IGF?Ⅱ、IGFBP-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不明类型的脑膜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成人颅内感染并发癫痫患者的心肌酶含量,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50例,颅内感染109例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脑膜炎46例为观察A组,隐球菌脑膜炎31例为观察B组,结核性脑膜炎32例为观察C组;非颅内感染41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AST、CK-MB、LDH、LDH-1、α-HBDH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CK-MB、LDH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C组AST、CK-MB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颅内感染并发癫痫心肌酶含量与非感染者有所差异,临床检测心肌酶含量对疾病诊治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WBC)在鉴别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方法 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病毒性脑炎组(viral encephalitis)、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atyp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和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typ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另选2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分别测PCT值、CRP值和WBC值,各组指标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并应用ROC曲线比较三者在鉴别病毒性脑炎和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血清PCT在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在病毒性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WBC在病毒性脑炎组和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炎组中,PCT对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93.9%,大于WBC和CRP.结论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时,PCT升高,病毒性脑炎时PCT升高不明显.PCT在鉴别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时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外泌体的分离及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TBM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VM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PM组)及20例正常脑脊液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采取Exo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let-7d表达水平。结果 (1)脑脊液中的外泌体,电镜下呈圆形或茶托状外形,直径40~100nm,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发现其内含有不同程度表达水平的let-7d;(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et-7d表达水平结脑组、化脑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与对照组相比也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et-7d表达水平在化脑组与结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et-7d表达水平在结脑组与病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中可分离出外泌体,通过比较3种脑炎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发现在TBM患者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为其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NF-γ)含量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的患者,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组15例,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组20例.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脑脊液IL-8、MMP-9、INF-γ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8、MMP-9、INF-γ的含量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8、MMP-9含量高于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NF-γ含量与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中IL-8、MMP-9、INF-γ含量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IL-8、MMP-9在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病和进展中亦起到一定作用.临床上若在患者脑脊液中检测到高水平的INF-γ,较之IL-8、MMP-9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脊液生化指标在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及8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蛋白、糖、氯化物和腺苷脱氨酶(ADA)进行检测。同时,对脑脊液与血浆中的蛋白、糖、氯化物和ADA比值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结脑组脑脊液检测中,氯化物水平显著低于化脑组(P0.01),ADA水平显著高于化脑组(P0.01);结脑组血浆检测中,蛋白及氯化物水平显著低于化脑组(P0.01),ADA水平显著高于化脑组(P0.01);结脑组脑脊液与血浆生化指标比值中,蛋白及ADA的比值显著高于化脑组(P0.05),氯化物的比值显著低于化脑组(P0.01)。结论脑脊液中氯化物和ADA水平及脑脊液和血浆中蛋白、ADA及氯化物的比值对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01—2013-12我院确诊的脑膜炎患者108例,其中42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36例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组,3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观察3组患者的预后结局;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的行椎管内给药的患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及其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预后的意义。结果 4组CK-BB、ADA和IgM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脑脊液CK-BB和ADA与新型隐球菌预后关系密切。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脑脊液CK-BB、ADA和IgM的操作相对简便,结果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且其结果可为预后评估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开发针对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中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92名结核性脑膜和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240名患者纳入训练组,52名患者纳入验证组。对训练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鉴别两种脑膜炎的差异因子。利用R软件构建鉴别诊断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绘制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脊液初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糖含量是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差异因子(P0.05)。模型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76.47%。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853和0.897,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在非HIV人群中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列线图模型,对于基层医院进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2):103-1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收治的2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Ommaya储液囊治疗组10例,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治疗、Ommaya储液囊治疗。非Ommaya储液囊治疗对照组17例,只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治疗。结果 Ommaya储液囊治疗组隐球菌转阴时间(20±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10)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mmaya储液囊治疗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90.0%,病死率10.0%,好于对照组(治愈率29.4%,总有效率47.1%,病死率17.6%),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Ommaya储液囊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和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脊液及脑 CT或 MRI改变。结果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 ,进展性头痛 ,轻—中度发热 ,视乳头水肿伴有出血 ,脑脊液压力高 ,蛋白升高多在 0 .5~ 1g/ L之间 ,而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 ;结核性脑膜炎多以急性起病 (71.43% ) ,夜间头痛为主 ,发热在 38.5℃以上 ,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伴氯化物的降低。两种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 ;神经影像学改变各有不同。结论 :根据起病形式 ,临床特征 ,结合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对两种脑膜炎进行鉴别 ,确诊有待于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鞘内注射与非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观察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头痛及颈项强直消失时间、脑脊液涂片及进行培养转阴时间皆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静脉注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好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