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 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早期心肌缺血组(冠脉狭窄>75%)n=56和对照组(无明显冠脉狭窄或<75%)n=49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行VFM检查,存图后将VFM资料导入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得到涡流各项参数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涡流各项参数包括:涡量(QMAX)、涡流半径、直径(r、R)、面积(S)及涡强(Q/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涡流的流量、面积及半径等参数无差异(P>0.05),但是早期心肌缺血组涡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差异,分别为:23.68±11.66/20.20±6.29 (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的VFM技术对于定量评估左室涡流的可行性较高,其中涡强(Q/S)可能成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涡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早期心肌缺血组(冠脉狭窄>75%,n=56)和对照组(无明显冠脉狭窄或<75%,n=49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行VFM检查,存图后将VFM资料导入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得到涡流各项参数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涡流各项参数包括:涡量(QMAX)、涡流半径、直径(r、R)、面积(S)及涡强(Q/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涡流的流量、面积及半径等参数无差异(P>0.05),但是早期心肌缺血组涡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差异,分别为:23.68±11.66/20.20±6.2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的VFM技术对于定量评估左室涡流的可行性较高,其中涡强(Q/S)可能成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定量评价正常成年人不同心动周期左心室涡流的变化特征.方法 在VFM模式下采集50例健康成人心尖三腔与四腔切面彩色多普勒动态图像,应用配备VFM5.0版本分析软件的DAS-RSI工作站脱机分析,观察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室腔内涡流的2D速度分布、流线、涡量线、涡量、循环、能量损耗、室壁切应力等参数,分析涡流的变化特征.结果 左室腔内涡流在不同心动周期呈规律变化,且涡流多持续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部分有涡流的时相中,涡流横径(Dx)、纵径(Dy)及边缘最大速度(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反应了局部涡流旋转的方向和强度的总和,即总涡量,当流速增大时,循环增大,循环值的大小取决于指定的闭合曲线的大小;在涡量变化大的位点能量损耗就大,在层流的位点能量损耗就小;室壁切应力与正交方向的速度梯度成正比,红色节段室壁切应力较蓝色节段大.结论 VFM技术可以反映正常人左室腔内涡流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左室内血流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3DT),研究正常人和前壁心肌梗塞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患者的心室腔内血流流场、流体力学状态与心肌机械力学状态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人30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30例,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之后分别进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和VFM图像采集,在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后分析图像,自动计算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各节段室壁运动峰值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参数,在VFM血流图像中分析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流线和漩涡等左心室流场参数.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LVEDV增大、LVEF减小(P〈0.05);病例组在射血期左心室心腔内仍可见占据绝大部分左心室心腔的整体涡流;病例组的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涡流总持续时间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旋转率(rotation rate,RR)、扭转角度(twist angle,TA)及扭转率(twistrate,TR)越小射血期左心室内涡流范围越大(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增大),持续时间越长,成显著负相关(r=-0.693,r=-0.751,r=-0.655,r=-0.672,P〈0.05).结论左心室前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心尖段RS、AS减低直接导致了本来在左心室内舒张期形成的涡流直接延续到了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之后,提示左心室重构以后心室形态改变,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导致了左心室内血流速度减低以及涡流持续时间延长,从而降低了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脏损害状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DCM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DCM患者心脏结构明显异常,并有收缩功能低下、室壁应力增高及左室舒张未压增高。且相关分析表明,舒张未左室容量与左室肌重正相关,r=0.84(P<0.001),左室搏功指数与体循环阻力负相关,r=-0.73(P<0.01),左室收缩期最大壁应力与相对空壁厚度负相关,r=-0.70(P<0.001),左室收缩未期壁应力与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46(P<0.05)。表明DCM前后负荷匹配不佳,形成恶性循环;相对室壁厚度减低可致室壁应力明显增高,示其心肌肥厚代偿不足;收缩功能损害同时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室肌小梁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心脏MRI检查,测量30例DCM患者左室非致密心肌(noncompacted myocardium,NC)厚度、致密心肌(compacted myocardium,C)厚度、左室非致密心肌面积(NC area)、致密心肌面积(C area),计算NC/C比值及NC area/C area比值。超声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左室肌小梁MRI测量值与超声心功能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CM患者NC、NC/C比值与LVEF、LVEDV、LVESV无明显相关。DCM患者MRI左室非致密化心肌总面积NC area同LVEF呈负相关(r=-0.411,P=0.024),与LVEDV(r=0.551,P=0.002)、LVESV(r=0.586,P=0.001)呈正相关。DCM患者NC/C(1.56±0.63)与NC area/C area(0.51±0.17)呈正相关。NC/C〉NC area/C area。DCM患者左室非致密化心肌总面积与非致密化心肌平均厚度呈正相关(r=0.624,P=0.000)。结论 DCM左室肌小梁增多可能与左室结构功能改变关联。面积法测量左室肌小梁可反映整个左室肌小梁增多情况,对定量分析左室肌小梁增多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婕  尹立雪  蔡璐  徐芸  谢苓 《西部医学》2018,30(4):552-557
【摘要】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左心室(LV) 能量损耗定量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MHD患者32例(血透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采用VFM技术脱机分析获取各组LV等容舒张期(P1)、快速充盈期(P2)、减慢充盈期(P3)、心房收缩期(P4)平均整体能量损耗(aEL T)及基底段能量损耗(aEL B)、中间段能量损耗(aEL M)、心尖段能量损耗(aEL A)和LV涡旋面积、循环强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血透组和对照组P1的aEL T、P2的aEL T、aEL B、aEL M、aEL A及P3的aEL A、P4的aEL T、aEL M、aEL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透组涡旋面积在P1、涡旋强度在P2、P4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透组P2与P4的aEL T均与E/e呈正相关(分别r=0.402,P<0.05;r=0.732,P<0.01)。结论 MHD患者舒张期多个时相LV整体和心室不同水平能量损耗增高,提示该期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VFM技术可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提供更为精准的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心功能关系.方法 对笔者医院212例DCM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SUA及NT-ProBNP的水平.结果 NYHAⅡ、Ⅲ与Ⅳ级患者SUA分别为322.75±95.95、419.75±107.210和559.48±139.34μmol/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244,P<0.01),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324,P<0.01),与LAD呈正相关(r=0.237,P<0.01),与LVDD呈正相关(r=0.402,P<0.01),而与RAD、RVD、IVSD、LVPWD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DCM患者SUA与其心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评价QRS波宽度正常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心室重构、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的关系。方法:应用PW-DTI技术测量47例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CM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左室壁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间期(Ts),计算Ts的极差(Ts-maxD)和标准差(Ts-SD)。结果:DCM组Ts-SD和Ts-maxD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中Ts-maxD大于100 ms或Ts-SD大于34.4 ms患者有14人,即不同步率为29.8%(14/47),收缩延迟的部位以左室下壁多见;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SD,Ts-max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与左室舒张未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未容积(LVESV),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部分QRS波宽度正常的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存在机械收缩不同步;左室机械收缩不同步加重心功能损害,与左室重构亦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DCM患者FMR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谢小岚  董卫江  张京成 《浙江医学》2014,(3):213-214,221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追踪技术(TMAD)检测二尖瓣环摆动指数(SIMA),定量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01-2012-12住院的96例患者,根据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平均速度比值(e/a-mean)分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应用TMAD获取相对于心尖的二尖瓣环室间隔(TMAD1)、侧壁(TMAD2)及此2位点连线中点(TMADmid)的位移值,以及相对于房间隔顶部的中点位移值(TMADamid),计算SIMA。结果两组患者的SIMA分别为(11.40±2.74)%、(6.02±1.3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IMA与E/emean比值间呈正相关(r=0.89,P<0.01);而与e/a-mean比值呈负相关(r=-0.82,P<0.05)。结论SIMA能快速、客观地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IL-6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松  伍伟锋  韦永先  秦明钦  苏晓 《广西医学》2009,31(11):1579-1582
目的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模型并测定其血清白介素(IL-6)含量,初步探讨IL-6在DCM小鼠的致病机制。方法4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DCM(扩张型心肌病)组和正常组,每组各20只。DCM组每月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6个月后建立DCM模型,取出小鼠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M组及正常组小鼠血清IL-6表达水平。结果腹腔反复注射病毒6个月后,DCM组小鼠心脏稍有增大,但最大横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量比正常组有所增加(P〈0.05),左室游离壁厚度显著变薄(P〈0.05)。DCM组小鼠血清IL-6水平(150.6±47.2)pg/ml,正常组为(82.9±63.1)pg/ml(P〈0.05)。结论反复腹腔注射CVB3病毒能成功建立DCM模型,IL-6表达水平在DCM时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DCM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超峰  王珂 《中原医刊》2011,(5):55-56,59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多普勒主动脉瓣反流血流频谱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正常对照纽冠状动脉灌注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伴心力衰竭纽在左室舒张内径扩大[(66±7)mm vs(46±4)mm,P〈0.05],射血分数下降[(32±4)%vs(57±4)%,19〈0.05]和左室舒张末压增高[(31±8)mmHg(1mmHg=0.133kPa)]vs(13±6)mmHg,P〈0.05]的基础上,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降低[(40±8)mmHgVS(48±7)mmHg,P〈0.05]。结论DCM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其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已明显受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评价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情况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观察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房流场分布的可行性及定量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的准确性。方法应用VFM观察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和30例ASD患者(病例组)右房流场分布;分别应用VFM法及频谱多普勒法测算病例组Qp/Qs值并与右心导管测值比较。结果①正常组剑突下双房切面示收缩期右房内来自上下腔静脉的血流并不直接相汇,而是前旋共同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涡流;病例组整个心动周期右房内涡流受到ASD分流束冲击而消失。②VFM法定量Qp/Qs对角度依赖性不高,正常组VFM法心尖三腔心及五腔心切面Qp/Qs测量均值为0.84~1.15(0.99±0.08),与无左向右分流理论值1吻合;病例组VFM法及频谱多普勒法测得Qp/Qs均值与心导管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8±0.48)vs.(2.29±0.76),P=0.29;(2.30±0.91)vs.(2.29±0.76),P=0.86〕。③VFM法Qp/Qs测值与右心导管测值相关性高于频谱多普勒法(r=0.71,P<0.001vs.r=0.38,P<0.05)。④VFM法Qp/Qs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84%和9.86%。结论 VFM能真实地呈现出右房内血流的流场分布,其定量Qp/Qs较频谱多普勒法更接近于右心导管测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2例DCM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n=36),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输注,2组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CAM-1、ICAM-1、hs-CRP均明显下降,左心室功能及结构明显改善(P〈0.05)。结论黄芪能明显降低DCM患者的血清VCAM-1、ICAM-1和hs-CRP水平,改善其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延缓DC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金花  寇海燕  梁莉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18-3220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入武警总医院并经确诊的42例ICM患者和4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为ICM组和DC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ICM组心力衰竭大多呈现左心衰竭,继而右心衰竭,DCM组大多出现全心衰竭;ICM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有轻度反流,而DCM组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均有反流,且出现中度和重度反流显著地高于I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均低于ICM组患者[(60.2±4.1)mm vs(72.4±4.9)mm,(46.5±3.8)mm vs(61.1±3.3)mm,(38.2±2.5)mm vs(42.3±3.1)mm,(41.2±5.8)mL vs(75.2±8.7)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M的鉴别诊断明确,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齐增 《浙江医学》2010,32(1):60-61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DCM患者57例(DCM组)及体检健康者59例(对照组),分别测定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和LVEDV,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DCM组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474%,27/57)显著高于对照组(3.39%,2/59)(P〈0.01)。DCM组抗体阳性血清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3.8±5.14vs15.5±3.37,P〈0.01),LVEDV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20±52vsl46±21,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CM患者抗β1-AR自身抗体与LVEDV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DCM患者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LVEDV密切相关,两者问的相互作用可能在DC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辅酶Q10对糖尿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及其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53)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辅酶Q1010 mg,每天3次,疗程为6个月,n=53)。治疗前后检查心功能测定,包括射血分数、舒张功能指标等。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流速分别为(59±28) cm/s和(81±23) 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流速分别为(69±21) cm/s和(66±22) 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 SOD、MDA)和炎症指标( hs-CRP、IL-6)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 P〉0.05)。结论:辅酶Q10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陆玉良  杨向军 《浙江医学》2009,31(8):1084-1085
目的探讨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D8^+比值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和2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值,测算出CD4^+/D8^+比值,同时采用心脏超声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对两组对象的上述参数作对比分析,并对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心肌病组患者淋巴细胞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2.43 vs 20.49±2.18,P〈0.05),CD4^+/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90±0.27 vs 2.16±0.28,P〈0.01),但两组间CD4^+值并无明显差异(41.96±3.57 vs 43.81±3.59,P〉0.05)。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结论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成人相似,但CD8^+ 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下降。其心功能下降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