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6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QT间期,QTc离散度(QTcd),JTc离散度(JTcd)QRS离散度(QRSd)的变化。结果显示除QTcmin,QRSd外QTcmax,QTcd,JTod在AMI后48小时内均显著增加;第2周显著降低(P〈0.01),其中溶栓治疗再灌注组国无灌注和非溶有下降更为显著(P〈0.01);第3~4周再灌注组明显回升(P〈0.01),无再灌注和非溶栓组则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52例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并计算其校正的QTd(QTcd)。结果心律失常组QTd、QTcd大于无心律失常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QTd、QTcd大于100ms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QTd,QTcd、小于100ms者,结论AMI患者QTd、QTcd增加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与溶栓疗效的关系。测量40例AMI患者的QT新时期延期人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结果 溶栓再爱组(23例)溶栓后小时QT离散度明显增加,以后逐渐缩短。溶栓术再通组(17例)溶栓后2小时,2天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溶栓后7天 ̄14天的QT离散度较溶栓财通组明显缩短,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与溶栓疗效有关。溶栓后QTd  相似文献   

4.
46例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资料提示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46例AMI后QTcd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提示Lown分级≥Ⅲ级,室颤,室扑,猝死者的QTcd显著工于lown分级≤II级者(P〈0.01)。其中猝死者QTcd〉100ms,AMI后kllip≥Ⅲ级者的QTcd与Killip≤II级比较,P〈0.02,分析表明,QTcd是AMI后患者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资料提示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46例AMI后QTcd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提示Lown分级≥Ⅲ级、室颤、室扑、猝死者的QTcd显著长于lown分级≤Ⅱ级者(P<0.01),其中猝死者QTcd>100ms,AMI后kilip≥Ⅲ级者的QTcd与Kilip≤Ⅱ级比较,P<0.02,分析表明:QTcd是AMI后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识别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川南  黄新平 《云南医药》2000,21(3):217-218
溶栓疗法有助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源性休克和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对已发生急性左心衰的AMI病人溶栓的疗效报告不多,本文对我院收住的53例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AMI病人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这类AMI病人的临床特征、静脉溶栓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我院1996年8月至1999年7月间收住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MI病人53例,为同期收住并行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总数(367例)的144%。其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89岁,有心肌梗死病史的21例。全部病人均以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 (AMI)溶栓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为了解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MI的疗效及并发症 ,本文对 2 8例高龄AMI(≥ 6 5岁 )患者及 32例 <6 5岁的AMI患者应用UK静脉治疗并做对照性分析 ,以探讨溶栓对高龄AMI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收治 6 0例AMI患者 ,均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1996年 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 中的选择对象的条件。高龄组 (≥ 6 5岁 ) 2 8例 ,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10例 ;梗塞部位 :前壁 (包括前间壁 ) 12例 ,下后壁 13…  相似文献   

8.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52列高血压病(Ⅱ、Ⅲ期)伴LHV患者非洛地平治疗6个月,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后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QTcd,同时设正常组24例进行对照。结果:①经非洛地平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达92.3%,LVMI、QTcd下降;②QTcd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5),且QTcd缩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 ,许多病人接受溶栓治疗未能达到理想再灌注。曾报道认为 ,低分子肝素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有助于改善溶栓再灌注的疗效。为了解替尼普酶与依诺肝素或阿昔单抗 (abciximab)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效果和安全性 ,比利时Gasthuisberg大学医院VandeWerf领导的小组进行了随机、开放 平行组新型溶栓方案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ASSENT) 3研究。研究人员选择 6 0 95例发病 6h以内的AMI病人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 3组 :依诺肝素组 2 0 4 0例 ,应用足量替尼普酶和依诺肝素 7d ;阿昔单…  相似文献   

10.
王礼琳  庞明杰 《云南医药》2000,21(3):211-213
近年来,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DCM)的QT离散度(QTd)异常增大,与患者的远期死亡率及猝死密切相关〔1〕。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经过临床试验有明显减少猝死发生率的作用〔2〕。本文通过观察60例DCM患者经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前后的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以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DCM患者QTcd的影响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148例DCM患者均经临床、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片等以WHO/ISFC1980年诊断标准确诊,按NYHA心功能分级。排除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洋地黄除外)、心房纤颤、心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1.
应用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国内大型医院已作为常规治疗之一。它有效地提高了AMI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但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县级以下医院尚远末普及。近年来,我们在先后治疗的25例AMI病人中,对其具备条件的18例病人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基层医院开展静脉溶栓疗法初步探讨@李运泉$广东顺德市乐从医院!顺德528315  相似文献   

12.
婴儿捂热综合征 (IMS)主要为机体缺氧缺血、高热脱水损害 ,极易导致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可作为评价IMS时心肌损害的指标 ,但QT间期离散度 (QTcd)在IMS中的动态变化鲜有报道。作者于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4月观察 4 0例IMS的QTcd的动态变化 ,并与CK MB作比较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4 0例均为我院儿科急诊收治的患儿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年龄均 <4个月 ,其中<1个月 15例 ,~ 3个月 2 1例 ,~ 4个月 4例。均有明确的捂热病史。按赵祥文主编《儿…  相似文献   

13.
在适应证范围内进行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重要进展这一 ,据报道发病 6h内国产尿激酶溶栓率可达 6 0 %以上[1] 。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 ,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我对我院几年AMI静脉溶栓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9年~ 2 0 0 1年住院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 14 2例 ,男 114例 ,女 2 8例 ,年龄为 2 6~ 6 9岁 ,平均年龄为 5 6岁 ,急性前、侧、间壁心肌梗死 70例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5 8例 ,非Q波心肌梗死 14例。1.2 方法 按照 1997年WTO标准确诊符合溶栓条件者[2 …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帮永  李静  田静文 《贵州医药》2002,26(6):546-547
急性心肌梗塞 (AMI)大多是在冠脉管腔狭窄基础上血栓形成 ,管腔急性闭塞所致。若在发病 6小时以内 (尤其在 3小时以内 )设法使闭塞的冠脉再通 ,经冠脉或静脉溶栓治疗 ,使缺血心肌获得重新的血流灌注 ,将可限制梗塞范围 ,从而降低AMI的病死率。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科对 12 0例AMI患者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AMI病人 12 0例 ,男 85例 ,女 35例。年龄 4 1~ 70岁 ,平均 5 5 5岁 ,均符合下列标准 :(1)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闷痛 ,持续 30分钟以上…  相似文献   

15.
QT间期离散度 (QTd)是指同一份心电图各导联最长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 ,它反映心室复极的差异 ,现已作为评估AMI患者心律失常危险性及心性猝死的非创伤性方法之一 ,本文观察 5 5例AMI病人 ,发现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明显大于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表明QTd增加是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可影响近期预后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AMI组 5 5例 :存活组 47例 (其中恶性心律失常 4例 ) ,男 35例 ,女 12例 ,年龄 39~ 84岁 ,死亡组 8例 ,男6例 ,女 2例 ,年龄 43~ 82岁 ,所有AMI入选病…  相似文献   

16.
官兵  陈纪言 《云南医药》2000,21(5):392-393
QT离散度 (QTd)的增加反映心室除极不均一 ,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出现提供了基础〔1〕。经有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及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 ,4〕可使QTd缩短。本文观察冠状动脉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 ,通过改善心肌血流灌注 ,对QTd和校正QT间期离散度 (QTc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来自 1998年 5月 1日~同年 12月 31日在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PTCA。年龄 62 3±12 6( 4 2~ 74岁 ) ,其中男 4 8例 ,女 16例。除外因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直接血管成形术、术后心绞痛、持续…  相似文献   

17.
自 1998~ 2 0 0 1年 ,我们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基础上 ,对年龄 >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试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病人 ,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其中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71~ 81岁。所有病例起病时间均在 6h内 ,除年龄较大外 ,无其它溶栓禁忌证。1 2 确诊后立即用尿激酶 (UK) 4 0~ 8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 0ml,30min滴完。所有病人均于溶栓后 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2 5mg ,每 12h一次 ,共 5~ 7d。另外 ,对所有病人均于溶栓前嚼…  相似文献   

18.
尹萃芬  鲁一兵 《云南医药》1999,20(3):173-174
目的 本文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125例AMI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临床再通指标判断梗塞相关血和再通率,分析再能与未通组并发症发生率,4周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室壁瘤发生率及4周病死率。同时记录12导联ECG测定溶栓前,后QTd值,比较溶栓再通与未通QTd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 ,作者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0例 ,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 -PA)静脉溶栓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均符合AMI溶栓治疗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1]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9~ 6 5岁 (平均 5 0 7岁 )。梗死部位 :下壁 6例 ,下壁并后壁 2例 ,前间壁 3例 ,前壁并高侧壁 4例 ,广泛前壁 5例 ,其中广泛前壁心梗并严重心衰 (KillipⅢ级 2例 ,Ⅳ级 1例 )。1 2 研究方法1 2 1 入选和排除标…  相似文献   

20.
溶栓疗法近年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措施。在AMI溶栓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再灌注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 2 5例溶栓病人的观察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收住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的AMI病人 ,符合AMI溶栓标准并进行溶栓治疗的 2 5例病人中 ,男 1 7例 ,女 8例 ;年龄 52~ 70岁。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 1 0例。1 2 方法1 2 1 符合溶栓条件的 ,立即入CCU进行溶栓治疗。用尿激酶 1 5~ 2 0万U/kg ,溶于 1 0 0ml生理盐水中 ,30~ 45min静滴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