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4 0岁。入院前 2 0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 ,尿色加深。无腹痛 ,无发热、寒战 ,无服药史。 10年前曾患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实验室检查 :血清白蛋白 2 3 6g L、GOT2 30u L、GPT 2 35u L、r -GT 4 6 5u L、总胆红素 186 2μmol L、结合胆红素 12 9 0 μmol L、总胆汁酸 16 5μmol L。B超 :结节性肝硬化、脾大 ,总肝管扩张 ,内见 2 5cm× 1 8cm增强光团 ,肝内胆管扩张。CT :肝硬化 ,脾大 ,总肝管扩张伴实质性占位 2 6cm×2 0cm ,肝内胆管扩张。行有关准备后择期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3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1天入院.查体: T 37℃,P 82次/分,R 20次/分,BP 16/10 kPa,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坦,右上腹轻压痛,肝脾未扪及.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HBsAg及AFP(-).B超检查示肝脏Ⅳ段近Ⅴ段交界距肝前缘2 cm处内上方有3 cm×3 cm大稍弱回声区,边界较清; 胆囊壁厚0.3 cm,内有0.6 cm弱回声,其基底部有窄小光团,肝内胆管不扩张、胰腺正常,提示右肝血管瘤、慢性胆囊炎并胆囊息肉.遂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4孔操作法).探查见肝脏色泽正常,质软、光滑.血管瘤大小与部位同B超所见,肿物向脏面隆起.常规切除胆囊后,用电凝钩沿预切范围的肝被膜烧灼作标记,持分离钳先从血管瘤左侧标记处由浅入深进行离断,遇有管道样组织紧靠正常肝组织面上钛夹,用电凝钩烧灼离断,每次离断肝组织厚度不超过1 cm ,直至切除病变肝组织,肝残面视出血情况酌情使用大、中、小号钛夹及电凝烧灼可靠止血后,冲洗腹腔,然后从右外侧操作孔置入一双腔引流管于胆床下,手术历时120 min,失血约100 ml,术后恢复顺利.病理报告: 右肝海绵状血管瘤,息肉样胆囊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9岁。因低热、上腹隐痛40天余伴背部疼痛入院。体检:右肋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SAg(+),抗HBe(+),抗HBC(+),ALP73U/L,AKP487U/L,ASP112U/L,AFP>400ug/L。B超未见肝内实性占位;CT示肝左叶占位;胸片示右下胸腔中等积液。胸水细胞学检查见大量间皮细胞增生,个别细胞有轻度异型。临床诊断为肝癌。患者术前行肝动脉介入化疗一周,化疗后AFPlug/ml。入院14天后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见癌肿位于左叶,10×10×8cm3大小,与隔肌有粘连,癌肿边界清,肝门淋巴结肿大。术后…  相似文献   

4.
肝腺瘤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观瑞  钟烯清 《腹部外科》1995,8(3):121-122
本文作者报道我院3年间诊治的6例肝腺瘤病例,全部均经病理诊断,6例在作病理诊断前均被误诊,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胀痛,2例AFP增高,1例有口服避孕药史。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肉瘤八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良庚  崔秀娟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0):606-607,T107
作者报告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肉瘤8例,均以腹痛和肝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均提示肝占位病变,但术前诊断困难,全组均误诊。误诊为各种肝囊性病变6例(75%),肝癌2例(25%)。肝肉瘤多较巨大,常有中心部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囊腔,故强调对肝巨大混合性囊性病变应与本病鉴别,术中应常规行冰冻病理检查,以免疫误治。早期手术切除,可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术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III段深部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对患者行精确的肝功能及肿瘤情况评估、进行周密的手术规划。术中沿肝正中裂劈开肝实质,上达第二肝门,下至第一肝门,再沿肝右静脉走行位置切开肝实质与劈开的肝正中裂汇合,然后沿肿瘤包膜完整切除肿瘤,并完整保留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术后CT复查显示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回流通畅。结论:中央型肝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充分评估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的外科治疗5524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60年1月-1998年12月共施行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5524例。比较1960年-1977年(181例)、1978-1989年(921例)、1990年-1998年(4422例)3个阶段肝癌治疗的效果。 结果 3个阶段术后1个月内住院病死率分别为8.48%、0.43%和0.31%,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16.0%、30.6%和48.6%。结果表明,以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指捏加钳夹法切肝,大血管损伤的妥善处理和局部根治性肝切除为标志的肝脏外科技术,在肝癌外科技术中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结论 早期肿瘤切除、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的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无瘤技术、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肿瘤复发再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降低肝癌复发的危害性。二期切除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获切除机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大肝癌,对肝癌的可切除性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岁.入院前5天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扪触腹部时发现腹部包块,经院外CT检查发现左肝外叶一约5.5 cm×5.0 cm×6.7 cm大低密度块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可见部分强化,静脉及延时期呈中、低密度,见肿块内呈分房样改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8岁,因B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1天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及"胆囊炎"史10余年.查体: 消瘦体质,腹平,未扪及肿块,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浊(-).X线胸片示双肺气肿,右上肺1~2肋间隙外分可见片絮状中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影; 彩色超声显像示肝右前叶近膈面有一约3.6 cm×3.3 cm大实性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边缘欠规则,周边伴暗环,内部回声不均质,结节间低回声暗带,其旁边可见一约1.5 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楚.CT检查示右肝前上下段交界处见一3 cm×3 cm×2.3 cm大肿块影,边界较清,轮廓欠规则,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部出现小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呈斑片状强化,强化程度更明显.延迟扫描强化减弱,病灶呈低密度影,肝内外胆管及门静脉系统未见扩张增粗.  相似文献   

10.
肝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25岁.因食欲减退3个月入院.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等,偶尔出现厌油.体查:一般情况尚可,腹平软,上中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右肋下3cm可触及肝缘,边缘钝,剑突下饱满,未触及肝缘及肿物,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超声检查:肝右叶内见一个偏强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匀,大小12.6cm×11.2cm,边界清楚,右肝静脉受压,彩色多谱勒显示包块内血流信号丰富,脉冲多谱勒见动、静脉血流信号,其中动脉为低速低阻血流.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肝切除术1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0例病灶位于肝脏边缘及左肝外叶(Ⅱ~Ⅵ段)及1例位于Ⅷ段的肝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胆管细胞癌1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级9例,B级2例;AFP(+)7例;位于左肝外叶实质中的肿瘤,行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位于肝脏边缘或右肝表面的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结果:11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其中局部切除术7例,左肝外叶切除术4例,腹腔镜脾切除+胆囊切除术2例。平均手术时间105min,术中平均出血220ml,切除病灶最大直径10cm。全部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包膜完整,无破裂。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8.5d。结论: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半肝(Ⅱ~Ⅵ段)的肝脏占位,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男,6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左侧鼻塞,伴头痛、脓涕,受凉后加重;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流泪、眼球突出,当地医院CT诊断为慢性副鼻窦炎伴息肉样改变,我院以"左侧鼻腔鼻窦占位并骨质破坏"收治。CT平扫见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及双侧筛窦、蝶窦、额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鼻中隔、鼻甲、双侧筛骨多发骨质破坏;右侧上颌窦黏膜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0岁,因右上腹隐痛,检查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否认外伤史。肝功能:ALT217U/L,其余基本正常;PT14s,APTT24s,PLT439×109/L;乙肝小三阳;AFP,CEA,CA19-9均为阴性。B超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混合区11cm×9.4cm,以液性为主。CT检查(见图1):平扫示肝右叶见不规则圆形高密度阴影,周围有低密度阴影环绕,增强扫描示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均未见明显密度变化,考虑肝内血  相似文献   

14.
钢圈加明胶海绵栓塞肝总动脉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0.4‰,居内脏动脉瘤的第二位,肝总动脉瘤约占肝动脉瘤的50%[1]。我们用钢圈加明胶海绵栓塞囊状肝总动脉瘤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女,71岁,因上腹部疼痛1月余入院。B超检查发现第一肝门处肿块,CT摄片提示为约4.5cm×3.5cm×3.0cm大小肝总动脉瘤,遂行局麻下肝总动脉瘤栓塞术。造影提示腹腔干动脉直径扩张1.5cm,肝总动脉囊状动脉瘤直径约4cm,瘤腔部分血栓形成,瘤体未累及脾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Cobra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沿导管推入8mm×5mm钢圈16枚,术毕再次造影提示瘤腔消失,肝固有动脉通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
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肝脏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肝脏癌肉癌均为肿瘤中同时包含恶性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两者之间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分别表达上皮源性和间叶源性的标志物。该例术后生存8个月,后失访。
结论:原发性肝脏癌肉瘤临床罕见,预后差,首选治疗方式为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方法6例报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325000)徐正铿1992年7月至1994年12月,作者采用一种简易进路,为6例病人进行全肝血流阻断,顺利切除肿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47~66岁,...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伴黄疸一年"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及明显包块,Murphy征阴性。B超示"肝门部梗阻,肝总管内稍高回声灶,左右叶肝内胆管扩张,扩张最宽处约2 cm"。进一步行MRI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病变,首先考虑肝门部胆管癌"。ERCP检查提示肝门部占位(见图1),用取石网篮套取少量组织行病理检查示"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可能"(见图2),予以ERCP下置入鼻胆管引流,每日引流量约400~500 ml。  相似文献   

18.
应用肝钳行肝切除术(附9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对包括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胆石症、肝外伤在内的97例次患者采用肝钳控制切肝时创面出血的方法行肝切除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半肝切除、肝叶切除、肝段及非典型肝切除等多种形式。与控制入肝血流切肝的方法相比,肝钳切肝具有器械简便、操作简便、不影响健侧肝血供、肝创面管道处理准确、完善、术后肝功能损害轻、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切肝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肝段切除术并发症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切除术成功的关键,除肝脏疾病的性质、种类、肝硬变的程度及手术技巧外,其并发症的发生将直接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期,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1年元月至1995年12月行肝段切除术41例,其中并发症17例(4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37~69岁,平均49.5岁。肝内胆管结石11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血管瘤和胃癌浸润肝左外叶各1例。肝段切除情况:肝月皿段联合切除12例,肝ⅣV段部分切除2例,肝ⅡⅢⅣ段切除加Ⅴ见段部分切除及肝ⅤⅥⅦⅧ段切除各1例。并发症:切口感染6例,腹壁窦道、水电解质紊乱致低血容量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5 0岁 ,因进食后上腹部胀痛、不适一周 ,B超示肝囊肿入院。患者 16年前曾行肝囊肿手术。入院体检 :肝区明显叩击痛并有囊性感 ,其他无阳性体征。化验室检查 :谷丙转氨酶 6 9IU/L ,r 谷氨酰转肽酶 99.4IU/L ,总胆红素2 49μmol/L ,间接胆红素 2 0 .8μmol/L。B超示 :右肝囊肿约132mm× 10 3mm× 10mm ;CT示肝右叶巨大囊肿约 13 .7cm×11.2cm。行囊肿剥除术 ,术中见囊肿位于肝右后叶 ,上至横膈下到肝下缘 ,大小约 15cm× 13cm× 12cm ,囊内为巧克力样粘稠液体 ,约 2 5 0 0ml,囊内有分隔 ,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