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常规保肝、护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 经48周治疗,患者肝功能改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上升、HBV-DNA下降、Child-Pugh分级上升、肝纤维化各项指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快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肝功能与Child-Pugh分级,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房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BsAg、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血HBsAg,HBV-DNA指标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优于单一使用PEG-IFNα-2a。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仍存在病毒活跃复制,肝细胞免疫损伤、坏死,纤维化不断加重的过程,抗病毒、抗纤维化仍是其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用干扰素或免疫增强剂治疗可能加重肝损害程度,而核苷类药物却是适应证.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修国静 《中国保健》2009,(19):844-844
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仍存在病毒活跃复制,肝细胞免疫损伤、坏死,纤维化不断加重的过程,抗病毒、抗纤维化仍是其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用干扰素或免疫增强剂治疗可能加重肝损害程度,而核苷类药物却是适应证。笔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9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干扰素α1b+胸腺肽α1组)和对照组(干扰素α1b组),均在保肝、护肝及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疗程3个月。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乙肝核酸(HBV—DNA)载量阴转率、HBeAg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的治疗,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8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UA值,并计算其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组、肝功能各分级组、腹水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关系,尿酸水平不能作为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腹水程度的指标,U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72周,随访结束时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HBV-DNA定量、HBeAg阴转、HBeAg/HBeAb转换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白蛋白及胆碱酯酶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病例血清HBV-DNA由阳性转至检测水平以下(HBV-DNA〈103 copies/ml).结论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刘永梅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43-184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和血清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PC-Ⅲ、Ⅳ-C、LN、HA)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ALB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肝纤维程度和肝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Child-pugh分级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质(T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抗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选择性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长疗程疗效、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A、B、C、D组,A组33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B组31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C组24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d,D组8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与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血清转换率及Child-pugh评分。结果96例患者中64例生存至研究结束,3年生存率为66.4%。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病情缓解稳定,生活质量改善,HB-VDNA下降,Child-Pugh评分下降。结论核苷类药物选择性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发展可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常规核苷酸类药物可有效抑制肝脏炎性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但单纯抗病毒治疗无法解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问题,本研究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01-2016-07-03鞍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1∶1配比后,共纳入82例,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联合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1年的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层粘连蛋白水平为(117.7±30.1)ng/mL,低于对照组的(161.1±52.5)ng/mL,t=4.965,P=0.001;研究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为(106.7±25.3)ng/mL,低于对照组的(200.9±68.1)ng/mL,t=14.268,P0.001;研究组Ⅲ型前胶原水平为(141.7±13.6)ng/mL,低于对照组的(247.6±59.1)ng/mL,t=12.594,P0.001;研究组Ⅳ型胶原水平为(108.0±27.9)ng/mL,低于对照组的(164.0±32.3)ng/mL,t=18.253,P0.001。研究组肝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有效抑制患者肝纤维化发展,对患者肝功能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HBV-DNA载量、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HA、LN、C-I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可以有效抑制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优化肝功能的同时降低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100 mg口服,1次/d,治疗时间为1年.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应用时间为8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乏力、腹胀消失,脾肿大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对照组乏力、腹胀改善,脾肿大与治疗前比较轻微减少,治疗前后两组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不明显,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疗效评定的效果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5).结论 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56例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48例(39例代偿期和9例失代偿期)患者完成疗程,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及HCV RNA病毒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根据病情所处阶段应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肝硬化可保护或改善肝功能、抑制HCV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子拉米夫定(A组)100mg/d,阿德福韦酯(B组)10mg/d,恩替卡韦(C组)0.5mg/d口服,疗程为48周。同时设立保守治疗组(D组),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HBV-DNA定量、HBeAg阴转、HBeAg/HBeAb转换情祝。[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A、B、C3组患者无一例死亡,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PTA均有明显改善;HBeAg血清转换率3组分别为22.2%、14.8%、25.9%;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转率3组分别为51.9%,40.7%,7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疗效最差,死亡3例。抗病毒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行抗病毒治疗,可首先选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为防止应用拉米夫定病毒变异,可在病情好转后改用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抗病毒药物与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8周、16周、24周时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服用恩替卡韦、保肝护肝药物时联合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改善肝脏组织学炎症程度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探讨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40例肿瘤内科及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至少化疗前1周予核苷类药物口服,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化疗前仅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出现HBV-DNA升高时再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发生率、血清病毒学指标(乙型肝炎五项定量、HBV-DNA)及肝生化学指标差异;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4、12周、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24周的HBV激活率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4周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12周、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24周,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药物治疗可以诱发恶性肿瘤患者HBV再激活,且随着化疗周期的逐渐延长,激活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化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及HBV-DNA;化疗前予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整理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利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两组均以4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Child-Pugh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20.0%(6/30)](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抑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耐受性好,耐药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异甘草酸镁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等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项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治疗时,采取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异甘草酸镁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