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9~2004年泰安市乙脑发病季节分布特点的圆形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市乙脑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探讨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后和不同发病率时期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以指导今后的防制工作.[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方法对泰安市1959~2004年乙脑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1959~2004年乙脑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27 日,高峰期为8月4日至9月19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接种初期和程序接种期,乙脑发病的集中度r值由0.938逐渐减少至0.905,s值增大,不同阶段发病高峰日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脑发病率为<1/10万、1/10万~、10/10万~、30/10万以上4个时期乙脑发病的r值由0.861逐渐增大到0.958,s值由31.32减小到16.80,不同阶段发病高峰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安市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随着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乙脑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发病的高峰日提前,高峰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贵港市乙型脑炎发病季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应用预防医学》2000,6(3):163-164
目的 探讨贵港市乙型脑炎发病时间的季节性特征。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年发病高峰日为7月8日,高峰期为6月17日 ̄7月29日,各年份的发病高峰日集中在6月中下旬 ̄7月中上旬。结论 贵港市乙型脑炎发病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每年的发病高峰主要在6、7两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乙脑发病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5月发病人数开始增多,6-7月达高峰,8月开始下降;每年乙脑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1),各年发病高峰时间均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F=23.20,P<0.01),高峰日在6月19-30日之间,高峰期在5月16日至8月4日之间;7年间广西乙脑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χ2=221.06,P<0.01)。结论广西乙脑发病季节性和周期性非常明显,在切实做好乙脑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围绕发病高峰期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应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圆形分布分析2001—2011年江苏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按月汇总乙脑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探讨江苏省2001—2011年乙脑季节分布特征。结果江苏省乙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r=0.95,P<0.01)。结论江苏省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7、8月,以夏秋季为主,符合该病流行的季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贵州省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时间的影响,为乙脑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圆形分布分析1971~2008年贵州省乙脑的发病时间,用Watson-Willianms检验比较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和纳入常规免疫前后的发病时间.结果 1971~2008年贵州省乙脑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Z=45 ...  相似文献   

6.
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红河州乙型脑炎发病的季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力  李芳  马磊 《中国卫生统计》2002,19(2):105-106
乙型脑炎发病具有明显夏秋季节高峰 ,且月份分布呈单峰型 ,适合作圆形分布分析。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我们应用圆形分布法对红河州 1970~ 1999年乙脑分月发病资料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1970~ 1999年乙型脑炎发病资料摘自红河州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2 资料整理方法(1)统计各年各月的乙脑发病数 ,并按每 5年一个阶段 ,合并各月发病数来分析各阶段乙脑发病的流行期。(2 )按 1970~ 1984年与 1985~ 1999年两个阶段来分析我州乙脑疫苗大面积接种前后其发病的集中趋势 (γ)和角均数 ( α)的差异。3 资料分析方法(1…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皮试阳性不是注射乙脑疫苗的禁忌症于桂兰,赵朝振,潘兰英,赵燕曼,赵萍,王秦梅,奚静华历年来,我们在接种乙脑疫苗时、一部分有过敏史的儿童被排除在外,特别是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均作为注射乙脑疫苗的禁忌症。为探讨青霉素过敏及可疑青霉素过敏的儿童是否亦对乙...  相似文献   

8.
阆中市45年乙脑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阆中市乙脑流行状况,更好地为今后控制和预防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阆中市1957年至2001年乙脑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5年来全市累计发病2057例,发病率为6.86/10万,其中以1972年最高,发病率为31.09/10万,1989年最低,发病率为0.24/10万;死亡225例,死亡率为0.7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6岁,其中以婴幼儿为主,占43.51%。随着乙脑疫苗在人群中大量接种,近几年乙脑发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结论:今后还应提高乙脑预防接种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健康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10.
2004-2010年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及死亡的季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4-2010年全国范围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和死亡时间的季节性趋势。方法收集2004-2010年全国乙脑逐月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国乙脑发病和死亡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集中趋势(P〈0.05),发病和死亡高峰日分别为8月11日和10日,高峰期为7月8日至9月13日和7月7日至9月14日。结论研究全国范围内乙脑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可为乙脑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评价乙脑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流行特征,对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的流行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对当地曾经采取的季节性突击接种、普种、应急接种、常规接种免疫及建立监测系统等控制乙脑流行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8年间发生乙脑1 13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9/10万;2005—2012年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年均16.80%速度递减。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发病高峰日(7月1日)延后,流行高峰期(6月2日至7月29日)延长;乙脑疫区范围逐渐缩小;5-7岁儿童发病率至2012年维持在较高水平(1.11/10万-1.79/10万),将成为乙脑高危人群。结论通过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消除了乙脑暴发与流行,打破流行周期,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宜宾市2004~2010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宜宾市7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57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9/10万.全市10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 7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乙脑媒介蚊种密度及季节消长凋查,科学防蚊灭蚊,预防乙脑。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帐诱法和人工小时法进行成蚊调查:结果全年共捕获雌性成蚊10644只,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42.73%和42.55%。全年平均蚊密度,猪场为11.73只/h,人房和户外为4.28和9.75只/h;季节消长趋势为单峰型,8、9月份为成蚊密度高峰期,峰值达34~89只/h、结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当地主要优势蚊种,蚊密度较高,应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西1986~2005年20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1986~2005年全区乙脑传染病疫情报告和2004、2005年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以来,我区乙脑每年都呈现一定的发病率水平,1986~2005年共发生乙脑病例10 263例,死亡961例,发病率为0.43/10万~2.46/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0.26/10万,病死率为4.74%~17.51%。全区14个市中,乙脑疫情以河池、玉林、百色、贵港、钦州5市为重,5市乙脑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8.48%。每年5月乙脑疫情开始上升,5~8月为流行季节,6~7月为发病高峰期,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7.73%,散居儿童占67.00%。结论广西是全国乙脑发病高危地区之一,学龄前农村散居儿童发病死亡较多;季节性突击接种乙脑疫苗不能有效控制乙脑流行,农村学龄前散居儿童是乙脑疫苗接种的盲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周口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变化,为制定科学的乙脑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2年周口市乙脑疫情监测资料、乙脑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资料,然后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周口市乙脑发病304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0.34/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7、8、9三个月,发病人群以10岁以下农村儿童为主。结论乙脑疫情总体情况良好,乙脑防制工作在加强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同时,还应加强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勇  陈清 《疾病控制杂志》2005,9(6):619-622
乙脑是一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很大威胁的急性传染病,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乙脑在全球的流行有扩大的趋势.本文从乙脑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乙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浦北县2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当地乙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县1990--2011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乙脑病例早期诊断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gM。结果1990--2011年该县共报告乙脑病例136例,死亡24例,留有后遗症患者5例。在过去的22年中有5年无病例报告,有病例报告的17年中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02/10万,人群年均死亡率为0.18/10万;但1999和2002年人群年发病率分别到达10.09/10万和2.31/10万,人群年死亡率分别为2.42/10万和0.51/10万。0—6岁幼儿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9.71%。全县16个镇除1个镇无病例报告外均有病例报告。结论该县属于广西乙脑流行非常不稳定的县份之一,每年应加强并提高乙脑疫苗应接种人群的接种率,继续保持乙脑病例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菌痢发病的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4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5~9月份达高峰,11月份以后开始下降。每年菌痢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14.09,P〈0.01),高峰日在7月13日~8月5日之间,高峰期在4月3日~11月2日之间,流行期超过12个月。7年间广西菌痢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χ2=7697.76,P〈0.001)。结论广西菌痢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但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应根据发病时间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在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方便而可靠的方法。[方法]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健康人群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进行了检测,并检测了30份鼠脑中和试验阳性的血清,与反向间接血清凝集抑制试验测得的抗体进行对比。[结果]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测得的抗体能真正了解人群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而不能用血凝抑制试验代替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论]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是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的方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