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诊断为PCS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患者84例,均行EPBD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84例中82例(97.6%)成功实施EPBD,2例(2.4%)未成功者为乳头冗长变形无法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末端微小结石26例(31.0%),乳头炎性狭窄28例(33.3%),乳头旁憩室12例(14.3%),肝胰壶腹括约肌运动障碍(SOD) 14例(16.7%),先天性小乳头4例(4.8%).术后第1周:腹部症状消失74例,减轻4例(乳头旁憩室),无变化4例(SOD);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示胆总管内径恢复正常70例,减轻12例.术后第4周:腹部症状消失78例,减轻4例(SOD);MRCP示胆总管内径恢复正常76例,减轻6例.EPBD治疗后发生并发症6例(7.1%,6/84),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4例,乳头部出血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是PCS的常见病因,EPBD不但能进一步明确PCS的病因,而且能有效治疗PCS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因胆囊切除术造成的 PCS综合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40例胆囊切除综合症患者中,胆道因素32例,占82.5%;胆外因素6例,占15%;其他因素占2.5%。其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5例,手术方法治疗35例。所有患者临床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PCS)病因复杂,胆道结石的残留是造成术后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注意术前的全面检查和术后的回访,是防止PCS发生的关键。大部分PCS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按照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方式的不同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处理胆囊三角时应用电刀分离组织,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明确病变性质使用钝性分离,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胆管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患者1例患者并发胆总管损伤,对照组患者胆总管损伤3例,胆总管继发狭窄2例,胆囊管胆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胆总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损伤是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前严格检查和规范手术程序,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3例患者的Il盘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胆囊内伴有多发性小结石,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病史,1例转氨酶升高,3例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增粗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MRCP检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因出现不适症状发现胆总管结石,其大小与胆囊内小结石相当,6例经保守治疗结石自行排出,7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详细复习病史资料,及时补充检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采用保守治疗可使部分结石自行排出,EST治疗为首选手术方式,必要时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胆管支撑治疗胆管损伤的作用。方法53例胆管损伤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ERCP)确定胆汁渗漏的部位及程度,将支撑管通过Vater壶腹放入胆道内支撑引流。结果轻微胆汁渗漏的患者5例,其中胆囊管破裂3例,副肝管损伤2例,均在5d内闭合,6周后经内镜取出支撑管,ERCP检查胆管正常,无狭窄。轻度损伤,解剖关系连续的病例43例,保留支撑管至少1年,较严重病例5例,其中1例胆总管2/3周横行裂伤的患者2个月后手术重建,行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另4例损伤较严重患者经支撑管引流,一般情况好转较快,经二期手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年无明显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内镜扩张术和支撑可以在闭合漏、解决狭窄、避免手术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胆道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17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8例,胆管癌根治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3例,误拔T管2例,狭窄胆管成形术后胆漏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8例.结果 1例死亡,16例治愈,治愈率为94.1%.结论 胆道术后发生的胆漏原因较多,部分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有效腹腔引流是非手术治疗的关键.对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或不能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仔细的手术操作、妥善的术后处理是预防胆道术后胆漏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胆管支撑治疗胆管损伤的作用。方法53例胆管损伤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ERCP)确定胆汁渗漏的部位及程度,将支撑管通过Vdter壶腹放入胆道内支撑引流。结果轻微胆汁渗漏的患者5例,其中胆囊管破裂3例,副肝管损伤2例,均在5d内闭合,6周后经内镜取出支撑管,ERCP检查胆管正常,无狭窄。轻度损伤,解剖关系连续的病例43例,保留支撑管至少1年,较严重病例5例,其中1例胆总管2/3周横行裂伤的患者2个月后手术重建,行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另4例损伤较严重患者经支撑管引流,一般情况好转较快,经二期手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年无明显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内镜扩张术和支撑可以在闭合漏、解决狭窄、避免手术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石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4 0 5例胆石症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术前漏诊以及残株胆囊、胆管狭窄等。再次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残株胆囊切除术、肝左外叶切除术为主。结论 胆石症患者术前检查应尽量完善,明确结石部位,不应忽视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应采取大口吻合以防止吻合口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治愈,其中18例残余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应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严格按规程操作避免遗留残余胆囊。残余胆囊手术应明确解剖,彻底切除残余胆囊,同时注意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82例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open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OTCBDE)患者资料。结果82例手术成功76例,4例中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中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所有OTCBDE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3—6d。随访2个月至5年未发现胆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经严谨分析,合理筛选,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避免了切开胆总管和放置T管,安全、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