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伯氏疏螺旋体与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虫媒传染病,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较高,对人类,特别是林区工作者、野外作业人员、旅游者的健康危害大。本文对近年伯氏疏螺旋体与莱姆病研究的某些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白鼠被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的病理变化。方法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肝、脾、肾和脑组织样本,分别放入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5只小白鼠的肝小叶内及小血管旁均有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浸润灶,灶内肝细胞萎缩、坏死、消失,脑组织除4号小白鼠发现大脑皮质深部有一个较大的淋巴细胞浸润灶,在不同切面上均见该灶位于小血管旁外,其余均未见异常。对照组脏器组织均正常。结论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进入小白鼠体内可侵犯多脏器组织。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8例莱姆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累及中枢神经和周转神经系统,脑膜炎2例,脊髓病2例,周围神经病5例,面神经麻痹2例。脑脊液检查;压力,蛋白,白细胞数增高2例。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为主,有激活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姆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亦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可致使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目前该病已分布于30多个国家,估计年发病人30万左右,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病列为重点防治研究对象[1].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该病,到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发现有此病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莱姆病的诊断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素华   《农垦医学》2008,30(3):227-229
莱姆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硬蜱作为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此病以北半球温带地区为主.临床分为多个阶段,可造成多个器官损害,初发症状常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莱姆病列为重点防治对象.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主要就莱姆病的诊断现状及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首次报导天津市蓟县莱姆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0年在天津市蓟县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蓟县存在莱姆病感染,平均感染率为5.97%,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感染率分别为6.57%,8.73%和1.76%,山区、半山区高于平原地区(X2=6.59,P<0.05),根据流行病、临床学、血清学确定典型病例25例,疑似病例3例。此结果首次证实天津市存在莱姆病。为今后开展莱姆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梅毒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全 《中原医刊》1999,26(2):59-60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由于其危害性极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97年2~8月开始对42例临床诊断为一期梅毒的患者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病组:42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男16例,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莱姆病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可引起人兽多器官系统损害,甚至死亡,临床上呈反复发作性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此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0.
将北京1992年分离自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Neumann)的2株伯格多佛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其虽与国内外菌株结构相似,但较细长,且鞭毛数不同。提示可能为新菌型或亚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近年我国恙虫病研究情况及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对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 CBMdisc收录1985~2000.04月莱姆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77种学术刊物刊载莱姆病的文 献计573篇,分布在27个省(市)。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诊断学、免疫学和并发症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何凡  徐建华 《安徽医学》2012,33(5):583-584
正莱姆病(Lyme disease)系全身性感染症,造成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蜱为传播媒介,故称为蜱媒螺旋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6~10月呈季节高峰,以6月最为明显。临床上,本病可分为三期,出现游走性红斑为第一期;发生神经和(或)心脏症状为第二期;累及关节时为第三期[1]。莱姆关节炎(Lyme arthrius)是伴发或后发于莱姆病的一种关节炎。本文仅报告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梁张  宝福凯  柳爱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35-1038,1042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莱姆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莱姆病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本文主要从莱姆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流行特征等方面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陕西省的啮齿动物与莱姆病病原的贮存宿主。方法夹夜法和莱姆病病原的BSK-Ⅱ培养分离。结果记述啮齿目Rodentia已知7科35属56种,其中松鼠科Sciuridae 6属6种,鼯鼠科Pteromyidae 2属4种,跳鼠科Dipididae 5属5种,刺山鼠科Platacanthomyidae 1属1种,鼹形鼠科Spalacidae 2属6种,仓鼠科Cricetidae 12属16种,鼠科Muridae 7属18种。从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Hodgson体内培养分离出1株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结论初步掌握了陕西省啮齿动物与莱姆病病原的潜在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15.
鼹形田鼠体内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作者对新疆哈巴河铁热克提林牧区鼹形田鼠携带伯氏疏螺旋体作了初步研究。对获得的5只鼹形田鼠,解剖取其肝、脾、肾接种于BSK-Ⅱ培养基培养5组,结果3组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螺旋体,经传代纯化其中一组较为典型,菌体出现扭曲翻转、前移后退等独特的运动方式,经Giemsa染色和多克隆抗体鉴别试验,确认为菜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初步说明鼹形田鼠可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其保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澳大利亚寻找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背景 1982年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捕猎山区,首次在临床上报告了具有莱姆病症状的病例。后来,1986年在该州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又有临床病例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Touchdown PCR检测野生中缅树鼩伯氏疏螺旋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Touchdown PCR检测野生中缅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方法从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捕获30只野生中缅树鼩,乙醚深度麻醉后处死,取内脏-30℃保存备用。用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总DNA,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DNA含量,用热启动Touchdown PCR技术检测野生中缅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flaB基因。对PCR产物做凝胶电泳,凝胶成像仪观察并照相。结果Touchdown PCR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重复3次,结果一致,野生树鼩的伯氏疏螺旋体DNA阳性率为63.33%(19/30)。结论野生树鼩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并且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辽吉两省东部山区鼠类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从辽宁省宽甸地区和吉林省集安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检测。结果 对129份集安和宽甸两地野鼠脾DNA样本分别进行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检测,检出阳性共15份,阳性率11.63%,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20%(8/129)和5.43%(7/129),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宽甸、集安两地不同鼠种野鼠检出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辽吉两省东部山区野鼠存在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提示该地区存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疑似病例,用目前公认较好的梅毒抗体确认试验TPHA结果为标准,与TRUST、ELISA、F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RUST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23.3%;ELISA无假阳性,假阴性率为3.3%;FQ-PCR假阳性率为15%,其中30例TPHA阳性病例的定值在1.704×104~6.365×105copies/ml,而3例FQ-PCR阳性,TPHA阴性病例的定值在3.133×102~3.657×102copies/ml.结论FQ-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特异性很强、敏感性很高,是目前诊断梅毒螺旋体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Leptospirosis is a severe zoonosis in the world. The methods for detecting leptospira are not sensitive and specific so far. The problems in early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Leptospirosis remain unsolved. Two recombinant DNA fragments of serogroup Icterohaemorrhagiae, Leptospira were selected by repeated molecular cloning and screening in this study firstly. One of them can hybridize with the DNA of various serogroups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the other can only hybridize with the DNA of serogroup Icterohaemorrhagiae. After the nucleotides sequence analysis, from these 2 recombinant DNA fragments, 2 pair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synthesized, named primer B 1, 2 and primer B 3, 4 PCR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se 2 primers for detecting the microquantity (0.1 ng) of various serovars, serogroup of leptospires. All the DNA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can be amplified by primer B 1, 2, and only the DNA of serogroup icterohaemorrhagiae, Leptospira reacted specially with primer B 3, 4. The DNA of non-pathogenetic Leptospira and some other microbes, however, had no amplification at all. This study is first report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CR is a ver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technique of DNA amplific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leptospir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