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耳窗观察皮肤微循环,是慢性动物实验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兔耳开窗术的术前准备、耳窗装置的规格要求、耳窗术的手术步骤以及清醒兔耳窗微循环观察所需要的设备、观察方法及观察效果。并对手术中可能存在的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活血通络功效。方法: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及离体兔耳灌流实验。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经口给药.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扩张离体兔耳血管。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后发生组织坏死的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20只(40只兔耳),结扎耳郭前动静脉和其他旁支动静脉,制成以耳中央动脉、静脉为主要血供的兔耳复合组织瓣模型。把兔耳组织瓣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A、B、C组分别将透明质酸0.2 ml注射入兔耳根部中央动静脉周围、中央静脉内和中央动脉内;D组切断耳中央动脉作为对照。分别于注射后第1、7、14天观察大体和微循环变化,监测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第14天处死动物取耳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A组和D组注射后皮温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注射后第1天皮温和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后逐渐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D组所有兔耳均成活。C组注射后兔耳皮温和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皮肤相继出现溃疡和坏死。结论透明质酸注入动脉内可以导致远端小动脉栓塞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显微外科是近十年来发展形成的新的外科分支。目前,国内外一些外科医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显微外科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我科于1978年以来用国产XSS—1型手术显微镜进行外径1mm的兔股动、静脉和兔耳动、静脉的切断吻合实验研究。我们进行的五十例吻合实验其成功率为84%。现将实验步骤和体会报告如下。实验方法以兔耳动、静脉切断后的吻合为例。第一步(切口):在兔耳根部的1.5—  相似文献   

5.
作者为探讨静脉皮瓣存活机理,对42只兔84个兔耳静脉岛状皮瓣进行了微循环观察。按对血管蒂的不同处理分组,其存活率依次为;①保留皮瓣近端动、静脉组为90.36%;②保留远-近端静脉组为86.29%;③保留近端静脉组75.71%;④保留远端静脉组28.75%;⑤结扎全部血管(P<0.01)。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及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依次递减(P<0.05)。在兔耳开窗微循环观察中发现:第2、第3、第4组静脉皮瓣中有明确的微循环,但与第1组相比血流速度较慢,其中尤以第4组明显。  相似文献   

6.
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兔耳窗活体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图像处理、微循环与心跳同步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的重建与灌注方式,发现术后2d内静脉皮瓣有两种血流灌注方式:(1)静脉血以潮汐方式,经小静脉、细静脉逆行灌注毛细血管网。(2)静脉血经动,静脉吻合支流入动脉系统,再由小动脉、细动脉端灌注毛细血管网。24h后第一种灌注方式逐渐减弱,48 h后完全依赖第二种方式进行组织灌注,保证了正常组织供血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了晚期血吸虫病兔脾脏微循环变化。作者选用健康大耳白兔,制成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病脾微循环的变化,发现脾实质内毛细血管末端大多呈喇叭口状,或膨大成囊状,开放于脾索组织内,与脾窦无直接连通,故属于开放性循环通路。脾索充溢各种血细胞,脾窦充  相似文献   

8.
血灵对血管及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灵是以当归为主药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经离体兔耳灌流试验和小鼠微循环试验表明,当灌认识的含药量达到1-3%时,即可显著增加兔耳血管流量,并可加速小鼠微循血流扩张微静脉。  相似文献   

9.
游离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根据血供不同,游离皮瓣可以分为4种:(1)标准皮瓣。(2)静脉皮瓣。(3)静脉动脉化皮瓣。(4)动脉静脉化皮瓣。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标准皮瓣,确保了正常的微循环灌注方式,而另外3种类型皮瓣则彻底改变了正常血流灌注方式,术后皮瓣是如何成活的?为探索其中奥秘,本实验试图从微循环重建及微血流灌注方式的角度阐明各种游离皮瓣成活的机理。实验动物为大耳白兔,将兔耳根部血管按不同需要给予切断、吻合或保留等不同处理,形成标准皮瓣  相似文献   

10.
兔耳痒螨(Psoroptes communis cuniculi)是引起兔疥癣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该螨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强,传播速度快,严重影响兔群的繁殖与生产。目前,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对患兔的治疗,而对兔耳痒螨在体外的生存力、活动力的研究不够重视,从而也忽视了对兔场环境中离体螨的杀灭。为此,作者对离体痒螨的活动力与不同温度、湿度下兔耳痒螨的生存力作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免耳痒螨取自本院实验兔场感染耳痒螨的病兔。 2.试验方法 (1)温度对兔耳痒螨体外存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兔耳开窗技术观察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作用。可以观察到耳缘静脉推注山莨菪碱20mg后20s开始出现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自律运动振幅增大;40s达到高峰,以后持续维持此种活跃状态。停止静推后40s,可见微血管开始缩退,自律运动振幅减少,90s时已恢复到静推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产羟苯磺酸钙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证实羟苯磺酸钙能显著性降低兔血小板聚集比率、血小板粘附性、血浆与血清粘度。能增强微循环、使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兔眼结膜微循环障碍的血液流态得到充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实羟苯磺酸钙能显著性降低兔血小板聚集比率、血小板粘附性、血浆与血清粘度。能增强微循环、使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兔眼结膜微循环障碍的血液流态得到充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兔耳中央动脉简易采血法恽时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南京210002)兔是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耳中央动脉清晰、粗大,既可一次多量采血,又能在短时间内反复采血,因此实验中常由耳中央动脉采血。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法。1.采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淋巴水肿时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了解淋巴郁滞时淋巴液的动力学变化,掌握淋巴管再生规律,以及为了改进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必需制作淋巴水肿的动物实验模型.既往曾报道种种制作淋巴水肿实验模型的方法,但成功率低,不易复制;本文报道用兔耳制作淋巴水肿实验模型的方法.在50只实验免中,除3只误伤兔耳中央血管以外,余47只全部成功地制成兔耳淋巴水肿模型.同时报导在淋巴水肿实验研究中的病理所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珍痔疮膏的毒性及药理学。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6只与日本大耳兔,对日本大耳兔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与皮肤刺激实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美珍痔疮膏对家兔无毒性反应;美珍痔疮膏对家兔皮肤无明显刺激性;美珍痔疮膏对小鼠皮肤无过敏反应。结论美珍痔疮膏疗效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兔耳开窗技术观察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作用。可以观察到耳缘静脉推注山莨菪碱20mg后20s开始出现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自律运动振幅增大;40s达到高峰,以后持续维持此种活跃状态。停止静推后40s,可见微血管开始缩退,自律运动振幅减少,90s时已恢复到静推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雌性大耳兔去势手术,并对脊柱骨进行CT观察。方法:对16只5月龄雌性大耳兔进行破腹手术,对其中8只摘取卵巢,另外8只只找到卵巢就关腹,于术前、术后1、2、3、4月对大耳兔脊柱骨进行CT检测。结果:16只大耳兔手术都顺利,术后无感染,趋势手术组大耳兔脊柱骨出现骨质疏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对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过程和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调控及rhEGF对此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和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和对照组D组共5组,其中A组和B组建立在慢性缺血性兔耳溃疡模型基础上,C组和D组建立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墓础上·在建立模型后不同时间点切取A组和B组溃疡组织标本,C组和D组瘢痕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行HE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花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红花注射液组(SI组).制作在体兔IRI模型.观察和记录各组动物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包括微动脉管径(AD)、微静脉管径(VD)、微动脉流速(AFV)、微静脉流速(VFV)和白细胞黏附数,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IR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多数肠黏膜微结构破坏严重.SI组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肠黏膜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在兔肠IRI发生后使用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肠系膜的微循环,从而对肠黏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