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2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通过对526例髁状突骨折病案资料的调查,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併伤、治疗及后遗症进行分析?峁?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47.97%)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状突骨折60.59%发生在髁颈部;49.62%合并颏部骨折;儿童髁状突骨折69.85%采用保守治疗,高位(囊内)骨折69.52%摘除骨折断端;3.23%继发关节强直。结论:髁状突骨折好发于髁颈部,髁状突矢状骨折及髁颈部骨折伴骨折断端和关节盘移位严重的骨折处理不当易发生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2.
作者统计分析124例髁状突骨折的病因学特点,总结了分类分型.结果显示,髁状突骨折以交通事故伤多发(42%),其次为坠落伤21.8%,和跌伤16.9%.髁状突颈部骨折和II型骨折为最多发,交通事故伤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髁状突骨折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作者统计分析了152例180侧髁状突骨折的发生频率、特性及病因学特点,总结了分类分型。统计结果髁状突骨折以交通事故伤多发(37%),其次为坠落伤(24%)和跌伤(17%);骨折类型受致伤因素的影响,90%重型(Ⅳ型)骨折为交通事故伤和摔伤引起;髁状突颈部骨折和Ⅱ型骨折为最多发。  相似文献   

5.
丁文 《口腔医学》2012,32(4):255-256
<正>下颌骨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4~1/3,髁状突骨折在临床治疗有其特殊性。本文对我科2006年—2011年本院口腔科收治的2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1975~1994年收治80例非单纯髁状突骨折,本文对该类骨折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了骨折部位组合情况、治疗方法、固定时间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25例髁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25例髁突骨折病例资料的统计,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伴发骨折、治疗方法及手术入路等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患者125例168侧,男女比例为3.63:1,骨折最常发生于21~30岁。最常见的为跌坠伤(53例,42.4%)和交通事故伤(51例,40.8%)。囊内骨折80侧(47.6%);髁颈骨折61侧(36.3%);髁突下骨折27侧(16.1%)。颏部骨折44例(35.2%),是最常见的伴发骨折部位。手术治疗128侧(76.2%),保守治疗40侧(23.8%)。73侧(57.0%)采用耳屏前入路,33侧(25.8%)采用颌后穿腮腺入路,19侧(14.8%)采用下颌下入路。结论:髁突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伤和跌坠伤是髁突骨折最常见的原因,囊内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颏部骨折是最常见的伴发骨折部位,手术是髁突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耳屏前入路是最常用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3,(9):584-586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对比1990—2010年179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致伤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等临床资料。结果交通事故致伤92例(占51.4%),髁状突颈部骨折76例(占42.3%)。12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56例患者经不同进路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青少年组保守治疗比率较成年患者高(P<0.01),不同骨折部位治疗方法有差异(P<0.01),其中髁状突头部骨折保守治疗率最高(92.06%),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手术治疗比率较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高(P<0.01)。治疗后大多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双侧髁状突骨折初期张口受限率显著增高(P<0.01),通过功能锻炼1年后张口度均恢复达3.0 cm以上。结论交通事故是首要的致伤原因,颈部为髁状突骨折最好发部位。青少年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骨折端移位角度大于30°,下颌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5 mm,保守治疗后张口受限小于2 cm的患者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髁状突行骨折手术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339例下颌骨髁突骨折回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339例(461侧)髁突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收集339例髁突骨折病例资料,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等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好发于18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1.73∶1;摔伤为主要病因,囊内骨折219例(310侧),占67.24%;常见的合并伤是颏部骨折,占24.48%。结论:髁突骨折好发于男性,以单侧多见,摔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采用手术治疗的116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髁突摘除术,随访3个月至3年,复查内容包括患者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症状、面型和X线检查。结果:外形和功能均显著恢复,113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占97.4%;115例张口度恢复正常,占99.1%;X线复查髁突骨折解剖复位率94.8%;15例儿童患者恢复良好,无下颌骨发育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髁突骨折的较好方法,严重移位或脱位的儿童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可吸收接骨板进行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1693名颌面创伤患者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1986-1995年10年间1693名颌面创伤住院患者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颌面创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16%,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男女比例为6:1,20-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占47%,居地首位,颌面损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人均骨折部位数为1.7个,在颌面骨骼中,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是颧骨和上颌骨,颅脑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面中部较面下部骨折更易造成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髁突骨折是最常见的下颌骨骨折,迄今为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目前髁突骨折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髁突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髁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可达40%~67%[1]。因此,对髁突骨折的研究一直是颌面创伤研究的重点之一。1805  相似文献   

15.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方法 对 32例 (47侧 )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 ,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为 75 % ,无张口受限、关节症状及面神经损伤 ,影像学检查髁状突异常主要有骨折片移位、成角畸形及骨质吸收 ,再移位仅见于单板固定的病例。结论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 ,以达到三维稳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保守或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我院收治,并按时复诊的48例(53侧)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31例(34侧),手术治疗17例(19侧),1年后复诊检查记录患者的面型、开口度、开口型,下颌运动、咬合关系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疗效评价,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髁突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均能令人满意,经SPSS 11.0统计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髁突骨折治疗的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证,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外形,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髁突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耳前进路行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改良颌下进路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回植术的优缺点,为髁突骨折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手术进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髁突骨折中采用手术治疗的33例(43侧)病例,按骨折位置高低、类型选择了2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26侧采用耳屏前切口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17侧采用改良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回植术。随访12~24月,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全部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关节强直;所有病人术后面部对称性好。发生下颌骨向健侧侧!运动受限的病例中,经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术者5例(占45%),经耳屏前进路翼外肌解剖复位者3例(占14%);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患者中,改良颌下进路术式1例(占9.09%),耳屏前进路4例(占18.18%),术后3~6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患侧关节区张口疼痛患者中改良颌下进路者2例(占18.18%),耳屏前进路者5例(占22.73%),术后3个月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从功能上看耳屏前进路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明显优于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而从并发症发生看前者多于后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以提高髁突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