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菌L型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EPS)细菌L型培养检测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L型培养和常规培养,同时做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 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216例中细菌常规培养阳性130例(60.2%);细菌L 型培养阳性26例(12.0%);无菌生长60例(27.8%).26例细菌L型返祖到7种细菌,其中主要是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结论常规细菌培养在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时常会漏诊,细菌L型检测对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敖敏 《四川医学》2002,23(10):1015-1016
目的: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IIIA型)和前列腺痛(IIIB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年诊治47例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IIIA)和前列腺痛(IIIB)诊断标准为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均阴性,但前列腺液常规检测WBC二者有区别。抗生素、a1受体阻滞剂结合治疗,有效率72.3%。结论:有效抗生素加a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IIIA)和前列腺痛(IIIB)型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菌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常见病原菌分布规律及检测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 198例标本中有101例分离出细菌,阳性率为51.01%.细菌种类有13种,革兰阳性菌(G^+)占68.3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Gˉ)占27.72%,以大肠埃希菌占优势;合并感染支原体26例,占25、74%,合并衣原体12例,占11.88%,两者同时感染8例,占7、92%,在97例细菌培养阴性标本中,感染支原体42例,占43.29%,感染沙眼衣原体21例,占21.64%,两者同时感染11例,占11.34%;分离出的细菌种类多,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较多,适时联合检测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临床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应用PCR技术检测其中的支原体和衣原体;应用培养法检测其中的各种细菌;对培养出的CNS应用ATB Staph试条作进一步分离鉴定。结果1036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中,病原体阳性938例,其中存在细胞性病原体702例,共分离出772株细菌。CNS感染(包括混合感染)有502例,共543株CNS,占总例数的48.5%,占总检出细菌的70.3%。排除与尿道拭子培养检  相似文献   

5.
对103例慢性前列腺炎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其前列腺液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结果表明,患者前列腺液CT检测阳性率为28.4%,UU阳性率为33%,均为非细菌性前列腺为。对照组前列腺液中CT和UU检测均为阴性,结果提示,CT和UU是慢性非细菌怀前列腺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病原体分布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5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支脲原体DNA检测。结果256份前列腺液中,159份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细菌12种203株,革兰阳性球菌166株,革兰阴性杆菌37株,淋球菌阳性18份,沙眼衣原体阳性5份,解支脲原体阳性43份。葡萄球菌中MRS120株,万古霉素是唯一100%敏感率的药物。13株粪肠球菌中检出VRE1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4.4%,亚胺培南是唯一100%敏感率的药物。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复杂,各种细菌感染占主导地位,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不容忽视;分离菌株耐药状况较为严重,适时监测前列腺液病原体及耐药性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62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白细胞介素8(IL-8)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示,对照组全部阴性;慢性前列腺炎组和非前列腺炎组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培养及NO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慢性前列腺炎组IL-8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炎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检出IL-8可作为前列腺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周健 《广东医学》1997,18(7):494-495
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应用前列腺内直接注射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6例,年龄18-55岁,平均31岁,发病前多有不洁性交史,多数患者在院外已治疗2月至5年,平均病程1年半。全部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涂片白细胞(+)-(++++),18例涂片有脓细胞,前列腺液培养61例有细菌生长,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氏杆菌及淋球菌等。29例PCR检查衣原体阳性,16例支原体阳性,20例无细菌生长。我们对有细菌生长的慢性前列腺炎根据培养自种及药敏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IL—8和NO水平测定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2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白细胞介素8(IL-8)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示,对照组全部阴性;慢性前列腺炎组和非前列腺炎组细菌,支原体和衣的体培养及NO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怀;慢性前列腺炎组IL-8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炎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检出IL-8可作为前列腺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病原微生物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647例患者,取前段尿及前列腺液,作微生物镜检、抗原检测和培养,并观察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394份标本检出微生物,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36株,其中细菌194株(30.3%),支原体172株(26.6%),衣原体67株(10.4%)。其中有71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除万古霉素外的其他12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26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6株,阳性率23.1%;11株肠球菌中,链霉素高度耐药7株,庆大霉素高度耐药8株,链霉素+庆大霉素均高度耐药5株,耐万古霉素肠环球菌(VRE)1株。172株支原体对氧氟沙星(65.7%)、环丙沙星球(68.6%)、红霉素(62.8%)、阿奇霉素(54.6%)、卡拉霉素(48.2%)等有较高耐药率。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见。加强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检测,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和PGE2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发病机制、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以Meares-Stamey法对100例前列腺炎病人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将其分为慢性细菌组(Ⅱ型,11例)、慢性非细菌组(Ⅲa型,66例)、前列腺痛组(Ⅲb型,23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和PGE2含量,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Ⅱ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水平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及对照组,Ⅲa型明显高于Ⅲb型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27.001~59.541,q=3.70~4.50,P〈0.01);Ⅲb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水平与TNF-α、PGE2水平呈正相关(r=0.563、0.826,P〈0.01),白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547,P〈0.01),IL-1β、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IL-8、TNF-α、PGE2表达增高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强  刘建栋 《浙江医学》1998,20(10):586-587
为探讨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作奈瑟氏淋病双球菌检测,同时以45例无前列腺炎者作对照,结果实验组淋病双球菌阳性率为18.9%,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检测结果表明淋病双球菌已成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新病原体。PCR检测前列腺液为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方法和使用抗生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Meares检查法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eares检查法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价值。方法 对7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Meares法行细菌定位,并于初段尿(VB1)前取尿道拭子Ⅰ、中段尿(VB2)后取尿道拭子Ⅱ行细菌培养。对其中40例行经会阴前列腺空刺取前列液培养细菌。结果 拭子Ⅰ、Ⅱ细菌的符合率96%,拭子Ⅱ、前列腺液细菌符合率88%。用Meares法不能避免细菌污染前列腺液,该法诊断价值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20-40岁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细菌学培养、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了细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病毒的检测,并调查其性生活状况及主观症状改善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56例中,前列腺液培养检测病原体阳性率53.6%(30/56);对前列腺液培养阴性的患者行PCR检测病原体,阳性率92.3%(24/26),其中衣原体10例(38.4%),支原体8例(30.8%),淋病双球菌6例(23.1%)。对全部患者进行了性生活状况调查,发现12例患者放弃性生活或性生活频率减少(≤1次/月)。结论 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有单纯性病原体感染,还有复合感染。前列腺液病原体检查对指导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性病后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34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前列腺液进行沙眼衣原体DNA重复序列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9.1%(39/134)。非慢性前列腺炎其他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15例作为对照,均未出现阳性反应。用PCR检测沙眼衣原体敏感性高(检测3.85pgDNA,在引物扩增片段517bp仍有可见的扩增信号),特异性强(与数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弓形虫均未出现沙眼衣原体待异性沉淀带),提示本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培养技术,成为监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6.
对103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其前列腺液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结果表明:患者前列腺液CT检测阳性率为28.4%,UU阳性率为33%,均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组前列腺液中CT和UU检测均为阴性。结果提示,CT和UU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首先有赖于它特有的临床症状及前列腺的肿大与压痛。但关键在于前列腺液的检查。本文总结了150例检验的结果,认为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10个或每立方毫米白细胞超过1000个可定为阳性,提示有慢性前列腺炎。而前列腺液及尿液分段培养,菌落计数结果、前列腺液及后段尿细菌数高于5000/ml,初尿及中程尿细菌数低于3000/ml,则可以确诊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3种常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口服药物组(A组)54例、经会阴前列腺药物注射组(B)48例、经尿道前列腺药物灌注组(C组)52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A、B、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3.0%、27.1%、26.9%;总有效率分别为51.0%、79.2%、73.1%。结论:经会阴前列腺药物注射和经尿道前列腺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阳性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该院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168例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17例前列腺液培养阳性的占69.6%,细菌有18种,革兰氏阳性茵占87.2%,以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12.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茵率较高.葡萄球菌属中耐苯唑西林达74.2%,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大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第3代头孢的敏感较高.结论 溶血葡萄球茵、表皮葡萄球菌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开展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性病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本研究对267例性病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了普通细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等检查。结果128例患前列腺炎(47.94%),检得NG7例(5.4%),UU34例(26.56%),CT22例(17.19%),MH10例(7.81%)。阿奇霉素间歇4周疗法,上述病原体清除率分别为100%、73.08%、94.74%、50.00%。本研究结果提示:性病患者中前列腺炎患病率高;UU、CT可能为性病合并NBP的主要病原体;阿奇霉素对治疗前列腺NG、CT、UU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