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IBS 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寻求简单、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IBS 患者症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治疗组根据IgG 检测结果,进行忌食、替代、轮替、重新纳入饮食.比较两组干预后症状改变程度.结果:两组饮食干预后,症状改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gG 检测结果,对不耐受IBS 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直接、有效改善不耐受症状.  相似文献   

2.
黎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0-142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将69例阳性RO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4例,予以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ROU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仅予以ROU常规治疗,观察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口腔溃疡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ROU患者的疗效。结果78例ROU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阳性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15.00%)(P〈0.05),不耐受食物位于前3位依次为蟹、虾、蛋黄蛋白。完成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3个月者26例,有效者24例,占92.31%,与对照组(有效者15例,占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ROU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在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5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治疗。结果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92.9%,50%患者具有三重以上食物不耐受;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整后,症状改善。结论食物不耐受参与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饮食调整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洁明  钟冕 《重庆医学》2015,(20):2835-2837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并在饮食调节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114例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并除外器质性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浓度.将结果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口服药物治疗,当病情得到控制后均停药.与此同时试验组对检测出的不耐受食物进行饮食调节,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114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中,有104例食物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91.2%;在14种食物中对蛋清/蛋黄和牛奶的不耐受率最高,分别为84.6%、59.6%;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8.5%.结论 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密切相关性,通过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找出不耐受的食物,通过饮食调节,使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测定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治疗及预防这些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皮肤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间儿科及皮肤科门诊患有慢性皮肤性疾病的患儿131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继续正常饮食,试验组患儿回避阳性食物饮食.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131例慢性皮肤性疾病患儿检测结果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呈阳性者128例,总阳性率为97.7%;所检测的14种食物中,以虾、蟹、蛋清/蛋黄阳性率为著,患儿对大米、猪肉均耐受;试验组有效率82.8%;对照组有效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合理调整饮食对治疗食物不耐受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对128例IBS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lg G抗体水平并分为0、+1、+2和+3级;根据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采用调查表评分系统对IBS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128例IBS患者中,至少有1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0.05)。IBS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阳性率以蟹(84.4%)和虾(75.0%)较高。128例IBS患者中Ig G抗体阳性+2以上的患者82例,经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6例(68.3%),症状有所改善16例(19.5%),无效10例(12.2%),总有效率为87.8%(72/82)。结论根据IBS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水平,剔除相应食物,能有效地改善IBS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哮喘与饮食能量的循证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饮食能量的干预措施在变应性鼻炎(AR)、哮喘患者的症状和检测等指标中的意义。方法 检索策略:通过CBM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AR、哮喘患者以饮食能量为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收集和分析: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那些不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试验。主要对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进行Meta分析。结果AR饮食能量的干预措施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观察哮喘患者低动物性脂肪摄入的长期效应,检测FEV1、FVC经Meta分析,干预后较前分别提高23%(95%CI,14%-32%,P<0.000 1)、21%(95%CI,13%-29%,P<0.000 1)。结论 通过低能量饮食及有关的干预措施,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和各检测指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有必要开展更广泛和更深层的原因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对食物不耐受情况及食物干预治疗的情况,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敏原IgG;将81例食物不耐受阳性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不耐受食物禁食和轮替治疗。结果检测患儿的血清过敏原IgG阳性率为(81%);经过3个月的干预治疗,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为患儿寻找疾病诱因及有效预防提供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法干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于耳穴贴压干预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提取数据后,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5月,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质量等级均为B级,合计样本量为68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法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干预后有效[RR=1.25,95%CI=(1.15,1.36),P<0.00001]。但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样本量偏少,得到的结论尚不能完全肯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检验和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外科疾病的手术体会及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行经腹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08例。男性48例,女性60例;年龄22~76岁;病变位于右侧40例,左侧63例,双侧5例;切除肿瘤/肾上腺大小0.5~11cm,平均4.5cm;其中18例有下腹部经腹腔手术史。结果除1例因膈肌损伤中转开放外,107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0~200mL,平均20mL,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70min。术后1~2d肛门排气,2d内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7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嗜铬细胞瘤38例,醛固酮腺瘤20例,原醛结节性增生6例,皮质醇增多症5例,无功能腺瘤20例,髓质脂肪瘤10例,肾上腺假性囊肿3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皮质癌2例,转移癌1例。结论经腹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手术空间大、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清楚、便于较早结扎处理肾上腺静脉、符合人体工效学等优点,适合于嗜铬细胞瘤、较大的肾上腺肿瘤及恶性肾上腺肿瘤等的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共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53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3例,肾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35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结果 5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肾上腺肿瘤切除80~160min(平均110min),肾切除术110~190min(平均130min),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0~100min(平均70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0~17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260ml(平均80ml)。术后住院6~12d,平均8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备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泌尿外科开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26例,其中经腹腔途径1例,经腹膜后途径121例,经腹手助腹腔镜4例。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125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72±25.1)min(40~175min);术中出血量(54±32.6)mL(15~420mL);无输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6.3±1.3)d(5~8d),随访(28.5±11.5)月(3~85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功能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大多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刘竞  邱明星 《西部医学》2010,22(9):1660-1661,1663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肾癌患者经病理确诊,均为T1~T2期,左侧18例,右侧14例。肿瘤直径1.5~8.0cm,平均4.64 cm;均采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20 min,平均105 min;出血量70~100 ml,平均80ml。术后住院7~9 d,平均8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术后随访2~26个月,平均12.1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切口或操作孔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1I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3~63岁;左侧4例,右侧7例;术前均经超声、cT和CT增强扫描等检查确诊,均接受后腹腔镜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8±12)min,出血量(65±10)ml,术后住院天数(7±1.5)天;肿瘤最大径4~8.5cm,平均5.6cm;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随访6—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四化  陈孝安  黄丽丽 《吉林医学》2011,(18):3638-364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并对术中出血量情况、手术时间、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直至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经腹腔入路的手术患者,经腹膜后入路的手术时间短,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短,术后进食和下床都快,术后出院时间短(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腔入路,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5例行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和18例行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15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1~8.5cm,平均(4.2±1.8)em;手术时间55~180min,平均(85±35)min;出血量25-105ml,平均(45±25)ml;术中2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1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d,平均(2.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5~8d,平均(6.0±1.5)d。开放手术组18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0~10.5cm,平均(4.5±2.5)cm;手术时间90-250min,平均(140±50)min;出血量95~650ml,平均(350±150)ml;输血6例。术中10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4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7d,平均(5.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12d,平均(10.5±1.5)d。结论:对有较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诊断为肾上腺病变。病变位于左侧46例,右侧41例,双侧2例;瘤体直径1.0~6.5 cm,平均3.2 cm。结果 87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275 min,平均(136.2±62.3)min。术中出血20~200 ml,平均(91.0±48.2)ml。无输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6.2±0.8)d。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肿瘤,嗜铬细胞瘤2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2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髓性脂肪瘤7例,肾上腺囊肿6例,肾上腺结核1例,胃后壁憩室1例,脾脏种植1例。发生腹膜破裂4例,瘤体破裂出血1例,穿刺口脂肪液化3例。随诊3~24个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功能性肿瘤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严格掌握,重视局部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肾上腺肿瘤行腹膜后腹腔镜切除术。腰部3个trocar穿刺入路,气囊法建立后腹膜腔,完整切除肿瘤。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19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2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34例手术成功,未输血。手术平均时间90(4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6(30—700)ml。术后2d拔除引流管,术后3—5d出院。2例(1例瘤体与腔静脉等紧密粘连,1例瘤体约6.0cm)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1例有局部皮下气肿,自行吸收;30例术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6例(含中转手术2例)仍需口服降压药物,无肿瘤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内径≥7.0 cm、左室收缩末内径≥5.0cm)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32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28~10.68 cm,平均(7.18±0.32)c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41~7.53 cm,平均(5.88±1.13)cm;左室射血分数(LVEF)0.32~0.58,平均0.42±0.1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23例、Ⅳ级9例。二尖瓣置换(MVR)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12例,Bentall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18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6.3%。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LVESD、LVEF,与术前对比,术后2周LVEDD、LVESD即较术前缩小;LVEF术后半年明显改善。结论采用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尽可能保留二尖瓣小瓣结构,围术期注意补钾、预防室颤、术中注意处理房颤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