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1—199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监测结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的死亡情况,以随机抽样方法,对1991~1993年全国81个市县855万5岁以下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监测。结果表明,肺炎仍是我国儿童死亡的最重要疾病。全国及农村不论婴儿、1~4岁,还是0~4岁儿童,肺炎均为第1位死因,占同年龄儿童总死亡的20.0%~25.0%。1991~1993年全国平均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为1319.2/10万,城市为266.4/10万,农村为1562.2/10万(为城市的6倍)。农村儿童因肺炎死亡者63.0%死在家中,50.0%仅接受门诊治疗,未治疗占18.5%。监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城市儿童肺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欲实现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的目标,降低儿童肺炎死亡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幼卫生项目县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调查了我国5个妇幼卫生项目县1990~1991年0~14岁儿童意外死亡水平及806例意外死亡原因,并分析了577例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五县0~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年发生率为67.13/10万,占儿童总死亡的31.30%,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儿童意外死亡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溺水、窒息、车祸,占全部意外死亡原因的80%。男孩意外死亡率高于女孩。1~4岁组是儿童意外死亡的重点人群,占儿童期意外死亡的一半以上。0~4岁儿童意外死亡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及其周围场所,无成人照看是意外发生的根本原因。说明意外是农村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预防儿童溺水、窒息与车祸是减少儿童意外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0~14岁儿童车祸损伤死亡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掌握江苏省0-14岁儿童因车祸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技术,对江苏省4个市9个县,共13个监测点47.41万0~14岁儿童1994~1995年车祸死亡进行监测。结果 江苏省0~14岁儿童车祸损伤死亡率为11.0/10万,在儿童意外死亡中排第三位,但在城市是第一位意外2死因,占意外2死亡的29.9%,农村儿童车祸死亡率是城市的2倍,车祸死亡男童明显高于女童,男女之比为3: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3~2013 年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死因顺位等监测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13 年深圳市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计算不同户籍类型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病种死因顺位。结果 2013 年深圳市婴儿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01‰和3.96‰,较2003 年(7.83‰和10.04‰)分别下降了61.56% 和60.56%。非户籍人口的婴儿死亡率及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的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主要病种死因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败血症和出生窒息。结论 深圳市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高产前诊断与新生儿复苏技术,加强围生期保健和意外伤害预防,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是进一步降低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991~1999年宁波城乡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 1 991~ 1 999年宁波市江东区和鄞县 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以了解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现状和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  1 991年 1月 1日~ 1 999年 1 2月 31日宁波市江东区和鄞县基层上报县、区妇幼保健院有关围生儿和儿童的生命统计资料中的死亡登记卡、死亡调查评审表。为防遗漏 ,与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及公安户籍部门有关资料核对。二、方法 将 9年中一区一县儿童意外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进行死因分类 ,计算出死因顺位和各因素与儿童意外死亡的关系。将区、县…  相似文献   

6.
目的: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衡量儿童生存状态的主要指标。该文对该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997年至2002年6年间死亡的1 953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死因构成比、各期死亡率的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各年龄组死亡率在徘徊中无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18.24‰,婴儿死亡率13.65‰,较1997年有所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原因为意外伤害、肺炎、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早产。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任重道远,降低意外伤害,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抽样调查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中华儿科杂志》1994,32(3):149-152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1年全国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3.07‰、50.19‰、61.03‰;城市分别为12.52‰、17.31‰、20.86‰;农村分别为37.90‰、58.02‰、71.08‰。农村占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93.30%。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0.20%,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80%。提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四位分类死因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事故及先天畸形;前四位疾病是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腹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特点。方法监测2001—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有出生窒息、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结论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以农牧区为重点,应加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0~10岁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武汉市0~10岁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方法利用自编“0~10岁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武汉市青山区10个社区及周边区域适龄儿童720名,了解其个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及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情况,分析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发生规律。结果720名儿童中有211人发生意外伤害,发生率29.31%,男、女童分别为37.44%、19.25%(P〈0.01);随年龄增长,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P〈0.05);玩耍时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66.19%),以摔伤、扭伤、擦伤、挤压伤居首位(40.42%);好动、开朗、暴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喜静、内向及温顺儿童(P均〈0.01);父母文化程度低及无专人看管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及有专人看管家庭儿童(P均〈0.01)。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其发生的内因与外因,为有效降低意外伤害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特别是要引起监护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从1995年以来,建立了二级5岁儿童死亡上报制度,进行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监测,同时利用儿童系统健康体检时,开展了儿童健康安全宣教干预措施。结果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0‰,其中意外死亡发生率0.71‰,通过干预有逐年下降趋势,经统计学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意外死亡原因前三位是:溺水、窒息和车祸。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结论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针对性宣教干预,可以提高家长对儿童安全意识,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区1976年~1995年0~14a儿童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州地区儿童死亡原因的变迁规律,我们对广州,也区1976年~1995年0~14a儿童死亡原因作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儿童的总死亡率、各主要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及其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显示,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新生儿疾病仍是0~1a组死亡的主要疾病,先天异常逐渐成为1~4a组的第1位死因,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不同年龄组均逐渐升高并居于5~14a组死亡原因的第1~2位。  相似文献   

12.
1994~1997年哈尔滨市七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滨  李佳  高晓岩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67-669
目的 探讨7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将1994~1997年间245例7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分布城市和农村2个组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意外死亡前5位主要原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一氧化碳中毒,车祸,烫伤,1岁以内意外死亡多见于意外窒息,死于溺水,车祸者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因气管异物而死亡者为1-3岁儿童为多见,本组9例均发生在该年龄组,儿童意外死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农村0~4岁儿童意外窒息与溺水干预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意外窒息和溺水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家长对意外窒息和溺水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及其死亡率的变化。在江苏省苏北农村6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于2000年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年。每个干预乡在健康教育前后随机抽取婴儿和1~4岁儿童家长各20~3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两组儿童意外窒息和溺水死亡率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认为意外伤害无法避免的为1.8%~2.9%,知道现场抢救知识为41.1%~56.80%,与健康教育前的18.8%~20.5%和11.1%~13.5%相比有显著差异。知道不给婴儿打“蜡烛包”的比例增加了212.7%,没有打“蜡烛包”及不与母亲同床同被的比例增加了75.7%和61.50%,知道设防护及设防护的比例增加了194.3%和61.2%。干预组婴儿意外窒息死亡率从487.8/10万降到71.2/10万,下降了85.4%,对照组从344.1/10万降到276.4/10万,下降了19.7%,干预组婴儿意外窒息干预后有明显下降;干预组1~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从60.0/10万降到36.2/10万,下降了39.7%,而对照组从51.7/10万上升到65.3/10万,上升了26.3%。结论 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意外窒息和溺水的有效干预措施。不给孩子打“蜡烛包”和让孩子单独睡小床或与父母同床不同被,在房屋周围的沟、小河边用鱼网、树枝等搭起防护栏防止意外窒息和小儿溺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7~13岁儿童意外伤害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4所小学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2年内采取一系列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并统计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第1年干预组发生意外伤害262例,发生率8.26%,对照组234例,发生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2年干预组发生伤害211例,发生率6.54%,对照组229例,发生率8.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强化学校、家庭对儿童安全的教育及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湖州市区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和“九十年代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00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1/3的战略总目标,也为掌握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存水平,并填补这一基础资料的空白,我们于1992年至1995年连续4年在湖州市区43个乡(镇),7个街道开展了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现将监测工作作一全面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关于睡眠障碍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但在儿科尤其是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为提高儿科医生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认识,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0~5岁婴幼儿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发病率高,儿科医生对此方面认识较差。睡眠障碍对0~5岁患儿认知行为发育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儿童可避免死亡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明确中国儿童可避免死亡指标,根据Rutstein等提出的可避免死亡指标,采用中国与美国、中国城乡儿童死因死亡率对比,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可避免主要死因为:痢疾、腹泻、败血症、脑膜炎、肺炎、新生儿破伤风、溺水、营养不良、意外窒息、意外中毒及新生儿窒息,以上可避免死因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的67.5%。提示如可避免死亡下降1/2,即可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3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延长县2002~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延长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监测实施方案》对延长县2002~2006年354例5岁以下死亡儿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事故、先天异常。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各年龄组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关键在于做好孕期和儿童保健,防止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4年建立的0—6岁儿童血铅监测模式进行临床效果追踪评价。方法在2004年初筛的1817名0—6岁儿童中随机抽取733名儿童进行检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用SPSS 13.0软件分析比较2年血铅水平状况。结果福田区儿童血铅水平经过监测干预后均值为5.23μg/dl,铅中毒率3.27%。结论0—6岁儿童血铅监测模式对降低儿童铅中毒,最大限度地减低铅对儿童的危害,有着巨大的下预作用,把0~6岁血铅监测模式纳入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具有有效性、町行性、可持续件,适宜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1986年至2010年我国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的临床资料进行Meta分析,描述肥胖发生率历年变化情况.方法 以“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为中文关键词,“child”、“overweight”和“simple obesity”为英文关键词,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上检索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中英文文献,按评分标准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利用Stata 10.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Begg's检验绘制漏斗图,评估各文献的发表偏倚,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适当模型计算患病率和95% CI,比较男童和女童的患病率.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取0~7岁儿童样本总量126 310例,男66 558例,女59 752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为4.30%,95% CI:3.30% ~5.40%,男童肥胖发病率为4.80%,95% CI:3.60%~6.00%,女童肥胖发病率为3.70%,95% CI:2.80% ~4.60%;男女肥胖发病率在1986年至199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96年至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逐渐增大.结论 1986年至2010年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持续上升,男女对比差异也逐渐增大,亟须引起国家重视,出台政策干预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